本發明提供一種過濾PM2.5同時分解甲醛的復合膜,該復合膜特征在于:包括上層催化床層和下層過濾床層,所述的催化床層采用無紡布載催化劑塑膜,所述的過濾床層采用30?50微米厚的塑膜復合無紡布。所述的催化床層和過濾床層通過復合材料復合在一起。本發明通過催化和過濾二重組合在有效的分解甲醛的同時還能過濾掉微生物細菌、PM2.5等有效的凈化空氣,且體較小質量輕便于使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由熱塑性環氧樹脂和納米材料協同改性增韌環氧樹脂體系,該樹脂體系可用于液氧復合材料貯箱的制造。其中熱塑性環氧樹脂的用量為1%?20wt%,納米材料的用量為0.1%?2wt%。所述的環氧樹脂體系為含磷改性的樹脂體系。所述增韌用的熱塑性環氧樹脂,由包含兩個環氧基團的化合物和包含兩個氨基活潑氫的化合物或兩個酚羥基的化合物在DMF中通過逐步聚合的方法得到;增韌用的納米材料為改性納米材料,所用的改性劑與含磷樹脂的改性劑一致或相近。
碳纖維增強復合橡膠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按重量比取橡膠100份,硫磺5份,氧化鋅3份,硬脂酸2份,碳纖維8~10份,作為混合復合原料;(2)將混合復合原料放入混煉機進行混料,混料溫度60~80℃,混料時間180~200min;(3)將混煉均勻的生料在平板硫化機上進行硫化,其硫化溫度為130~150℃、壓力為5~6MPa、硫化時間為50min,即得。本發明制作簡單,工藝條件易于控制,耐磨性能好、磨性能高、使用壽命長,常規生產條件下即可制備橡膠復合材料,易于實現產業化。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硫電池一體化膜電極結構及其制備方法,由二層材料重疊后熱復合而成,一層為碳材料改性的多孔膜,一層為集流體上的硫復合材料層。該一體化電極不僅有效地減小了鋰硫電池的接觸電阻,而且改性的多孔膜材料可以有效的吸附從硫復合物層中溶解的多硫化物,使發生溶解流失的多硫化物再利用,提高鋰硫電池的庫倫效率及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制備鋁基中間合金的坩堝,特別涉及一種復合材料坩堝。本發明提供的用于制備鋁基中間合金的坩堝,所述坩堝材料由下述原料組分制得:按質量百分比:Al2O3:30~50%,Si3N4:12~20%,SiC:8~12%,金剛石:2~10%,ZrO2:8~15%,Y2O3:3~7%,BN:3~6%,燒結助劑3~5%,上述各個組分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00%,其中,上述所有原料粉末的平均粒徑為100~500nm。該坩堝為耐高溫耐腐蝕、且反應惰性的復合陶瓷材料,該復合陶瓷材料由多種成分燒結而成,具有良好的耐高溫性質,并不與活潑金屬反應。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領域,涉及一種二氮雜萘酮聯苯結構聚芳醚增韌改性雙馬來酰亞胺共混樹脂及其制備方法。該共混樹脂的原料包括以下組分,按重量分數計為:雙馬來酰亞胺:100份;烯丙基化合物:5~85份;二氮雜萘酮聯苯結構聚芳醚樹脂:1~30份。該二氮雜萘酮聯苯結構聚芳醚增韌改性雙馬來酰亞胺共混樹脂的制備方法:首先采用溶液法或熔融法制備共混樹脂預混物;其次是共混樹脂的固化成型。該類增韌BMI共混樹脂具有良好的沖擊韌性,可作為樹脂基體,通過層壓、模壓、RTM工藝,用于制備耐高溫、高性能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
一種石墨烯復合氣凝膠制備方法及氧化脫除廢水有機物的應用,其屬于納米復合材料的技術領域。該方法將氧化石墨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亞鐵鹽混合均勻,通過氣泡模板、Fe2+原位還原、水熱自組裝技術制備石墨烯復合水凝膠;再經過洗滌、冷凍干燥后得到石墨烯復合氣凝膠。該石墨烯復合氣凝膠具有孔隙均勻、機械性能優異、電催化活性高、易回收利用等特點,適用于三維電極構建和水中有機物的氧化消除。該制備方法簡單,原料簡單易得,環境友好,適用性廣。
本發明提供一種碲化鉍基合金薄膜?鈣鈦礦型氧化物異質結復合熱電材料及其制備與應用,該方法包括以下過程:第一步通過高溫還原過程處理鈣鈦礦型氧化物襯底,使襯底由絕緣體變為表面導電狀態;第二步通過磁控濺射的方法在襯底表面生長碲化鉍基合金薄膜,制備成異質結。該方法可以結合鈣鈦礦型氧化物襯底大的塞貝克系數和碲化鉍基合金薄膜優良的導電性能,制備出高塞貝克系數和低內阻的復合材料。本發明為改善薄膜熱電材料性能、提高薄膜熱電器件的性能提供了一種高效便捷的工藝思路。
一種利用Fe0/TiO2光催化降解水中氯代酚的方法,屬于水深度處理和光催化 材料技術領域,目的是去除水中氯代酚過程中,避免傳統物化法、化學法和生 化法降解效率低下的問題,以及單純利用零價鐵或者二氧化鈦降解速率慢及降 解不徹底的問題。其特征是利用化學還原制備納米零價鐵摻雜二氧化鈦,光催 化反應高效降解氯代苯酚,避免形成其他有毒有害中間產物,最終得到幾乎不 含氯代苯酚甚至不含酚類物質的終產物。本發明的效果和益處是:提供了一種 新型光催化劑、制備方法及其高效光催化降解水中氯代苯酚污染物并脫毒的方 法,催化劑低廉而高效??蓮V泛用于光催化復合材料和水的凈化,去除氯代苯 酚類的污染物。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復合板材的熱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板材放入具有分段加溫功能的數控加熱爐內,使板材按長度方向分為550-650℃、650-750℃、750-850℃及900-100℃四個溫度區域進行加熱并保溫3分鐘;隨后將板材放入具有不同冷卻管路分布的模具中進行熱成形,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的冷卻管路分布越密的部位對應板材溫度越高的部位。本發明通過控制熱成形過程中的加熱溫度及模具冷卻管路布局,得到了材料性質沿長度方向呈連續梯度分布的特殊金屬復合板材。這種金屬復合材料特別適合于耐碰撞沖擊材料的選材。
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造的一種用于部隊臨時過河的舟橋器材,其多層經紡織成網狀高級碳纖維與柔性環氧乙烯基酯樹脂等原料、進行改性層層模制復合、焙燒、加壓力均勻壓實、打磨修復表面、舟與舟間用橋板器材互相搭接并進行固定性鑲嵌連接而成,舟橋器材和舟間搭接橋板均為經紡織成網狀高級碳纖維、柔性環氧乙烯基酯樹脂等原料復合制造而成、并采用傳統臨時固定水中舟及舟間橋板拼接方式固定性鑲嵌。具有高強度、高模量(200-700G),高剛性、可加工性,易于復合;各向異性,設計自由度大;密度小,質量輕、耐疲勞,使用壽命長;自潤滑,耐磨損;吸能減振,對振動有優異的衰減功能;熱膨脹系數小,尺寸穩定易搬運、安裝、拆卸等優點。
本發明屬于連續碳纖維復合材料增材制造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連續碳纖維3D打印絲材外包裹方法及制備系統。首先將連續碳纖維絲線固定在連續纖維輥筒架上,將連續碳纖維絲依次穿過制備系統各構件中,并將纖維絲線纏繞在纖維絲材收卷輥上固定;其次向預浸箱中加入預浸纖維所用的樹脂預浸溶液,連續碳纖維絲線經過預浸箱預浸一層所需的預浸樹脂溶液,經過烘干筒烘干硬化;最后在傳動導輪的引導下經過纖維外包裹構件對纖維預浸絲進行樹脂外包裹,在繞線電機的牽引下經過纖維絲徑休整單元對所制備的連續碳纖維絲材的絲徑進行休整,修整后的連續碳纖維絲材被纖維絲材收卷輥收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鎂鋁系合金熔體真空熔煉的熔體凈化劑及其制備方法。該凈化劑為質量分數為1.0%~3.0%的溴酸銣、質量分數為0~0.5%的酚醛樹脂與純鋁組成。制備該鋁基復合材料凈化劑的方法包括配料?研磨?烘干?球磨?造粒,制成顆粒狀,粒徑1mm?10mm。該熔體凈化劑結合真空凈化技術的凈化效果遠優于單獨使用真空凈化技術的效果。該凈化劑的使用可大幅縮減熔體凈化時間,減少熔體的熱損失并降低真空設備的密封要求,擴展了真空凈化技術的應用范圍。
本發明涉及催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乙醇催化的電極及其應用。該電極由AgNWs/Pd納米復合材料作為工作電極,Ag/AgCl作為參比電極,鉑絲作為輔助電極組成。本發明提供的電極具有高效、簡易等特點,該電極在堿性條件下提高乙醇反應速率,催化效率為1.7×104,該電極對乙醇具有良好電化學催化性能并且在燃料電池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物炭聚乳酸復合3D打印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生物塑料制備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將生物質加入熱解爐,在無氧環境條件下熱解制備生物炭;冷卻后,將生物炭放入球磨機中進行粉碎,之后過200?300目篩網,收集生物炭過篩物;再將聚乳酸原料、馬來酸酐接枝聚乳酸接枝劑與生物炭過篩物混合,并置于震蕩機上均勻震動;之后將混合均勻后的原料加入擠出機料筒中擠出,擠出后的線材經過自然冷卻。利用生物質熱解產生的生物炭制作綠色環??山到獾纳锼芰?,提高了復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同時實現了生物質的資源化利用。解決了聚乳酸材料機械性能差,脆性大,易斷裂等缺點,同時大大節省了聚乳酸3D打印材料的成本。
本發明是一種全回轉串聯涵道式船用螺旋槳,其涉及一種船用螺旋槳,主要由定子部件、主動傳動部件、從動傳動部件組成。在進行推進運行時,船舶推進驅動裝置帶動主動軸沿著主動軸旋轉方向旋轉,通過錐齒輪一與錐齒輪二嚙合,從動軸帶動螺旋槳部件沿著螺旋槳旋轉方向旋轉,其前面水流經過兩級液體泵輸送作用,從螺旋槳部件外側端噴出,推動船舶向前行駛。在進行船舶轉向運行時,船舶轉向驅動裝置帶動回轉軸沿著回轉軸旋轉方向旋轉,回轉軸通過定子部件帶動螺旋槳部件進行全方向水平回轉,通過改變水流噴射方向使船舶改變航行方向。全回轉串聯涵道式船用螺旋槳的槳葉葉梢與涵道內表面連接在一起,確保其結構強度和剛性大,適合采用塑料或復合材料。
本發明一種基于光圈時控的高清圖像獲取方法屬于計算機視覺測量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攝像機光圈實時調整方法以及基于此的高清特征圖像獲取方法。該方法針對大型復合材料構件表面在線激光掃描測量過程中的強光反射問題,建立滿足光條信息提取要求的光條圖像質量判定準則;保留高質量光條圖像,通過極亮和極暗的兩個極限圖像確定光圈時控閾值,結合空間幾何特性,確定光圈控制準則;對低質量圖像通過光圈實時控制的方式調節光圈大小、控制進光量進行圖像采集,在整體圖像采集過程中獲取亮度基本一致,且高質量的光條圖像,提取光條特征并進行圖像融合,得到高清且完整的光條圖像。該方法能高效、高精度地獲取圖像,得到的圖像特征清晰、質量好。
一種金屬-陶瓷層狀復合鑄坯的連續鑄造裝置與方法,屬于金屬材料制備領域。其特征是使用常規連續鑄造方法制備金屬-陶瓷層狀復合鑄坯,在水冷結晶器上方加裝開設了復式澆注口的澆注系統,在水冷結晶器內放置金屬和石墨組合熱交換裝置,熱交換裝置一側面具有冷卻金屬熔體的作用,另一側和底面具有保溫作用。鑄造過程中芯層金屬-陶瓷粉料和表層金屬熔體通過各自的澆注口澆注到水冷結晶器內,由熱交換裝置隔開。生產出界面無氣孔和氧化夾雜的金屬-陶瓷層狀復合材料,在汽車、艦船、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石油化工以及核工業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種碳纖維復合材料制造的具有特殊保護作用的新型服裝材料,材料是選用化纖纖維進行高溫處理后得出的碳纖維、再經過碳纖維拉斷機牽斷的碳纖維與羊毛或經過阻燃處理后的面紗、化纖混合紡織后,再經過特殊工藝軟化處理后進行著色編制而成,再采用傳統的服裝粘合劑在表面粘貼軟質金屬箔并進行表面處理,即可生產出適合各種行業要求的具有特殊保護作用的新型服裝材料,然后根據需要裁剪縫紉制造出各種規格的、對人體具有特殊保護作用的新型服裝;具有防火、阻燃、耐溫、隔熱、導電、屏蔽、柔軟、舒適、耐磨等優點,而更加凸顯的是阻燃、隔熱、防水,防火等優越效果;在易燃易爆環境中穿著使用,不會產生靜電引起火災。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的蛋白質吸附材料的合成及應用,以氧化石墨烯為載體,通過氫鍵與靜電相互作用,在其表面修飾聚乙烯亞胺,聚乙烯亞胺作為還原劑和穩定劑,通過在高溫下與氯金酸的氧化還原反應實現納米金顆粒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固定。最后,加入聚合物微球,通過在室溫下攪拌,便可利用非共價鍵合方式實現氧化石墨烯納米金復合材料在聚合物微球表面上的修飾,最終實現蛋白質吸附材料的制備。該材料可利用納米金與蛋白質的物理吸附,非共價吸附,化學共價結合作用,實現蛋白質的選擇性吸附。具有材料合成簡單,處理過程中操作容易,蛋白質回收率高,適用范圍廣,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
本發明屬于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采用插銷固定式陶瓷鎧甲的渦輪葉片。本發明的結構方案針對渦輪葉片的前緣區域,可實現陶瓷基復合材料構件與葉片金屬基體快捷穩固相連,并且在不破壞葉片原有氣動外型的前提下,有效的保護渦輪葉片前緣區域和減少對冷卻氣體的使用,以提高葉片的耐高溫能力,以及發動機的推力性能。同時,該陶瓷鎧甲在受損后,可在維修中方便更換,并使高價值的葉片金屬基體重復利用延長壽命,從而使發動機的使用維護經濟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種高效復合吸波材料ZIF?67@CNTs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首先合成ZIF?67,將其充分烘干之后,加入一定量的三聚氰胺,通過研磨,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粉末。再經過高溫碳化處理,ZIF?67中的Co高溫下被還原進一步催化在十二面體骨架表面生長碳納米管,制備刺猬狀的鈷碳復合吸波材料(ZIF?67@CNTs)。本發明利用兩步法制得ZIF?67@CNTs,具有優異的吸波性能,有效吸收帶寬覆蓋整個X波段。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領域,涉及一種高韌性、低粘度的苯并噁嗪/二烯丙基二酚/雙馬來酰亞胺共混樹脂及其制備方法。將雙馬來酰亞胺100份、二烯丙基二酚60~95份和苯并噁嗪10~500份,以極性有機溶劑溶解進行溶液共混或者通過熔融共混,溫度為105~125℃,并進行真空脫泡的方法,制備共混樹脂澆鑄體,然后在溫度120~200℃下加熱固化1~20小時,得到苯并噁嗪和二烯丙基二酚增韌改性雙馬來酰亞胺共混樹脂固化物。該雙馬來酰亞胺共混樹脂具有優異的耐熱性、韌性和良好的加工性,可作為基體樹脂,用于制備耐高溫、高性能樹脂基纖維增強復合材料。
本發明一種單束纖維切削實驗方法屬于微觀切削領域,涉及一種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工中單束纖維切削細觀破壞的實驗方法。實驗方法利用超景深顯微鏡觀察其切削過程,并測量其毫牛級切削力,利用特定的制作工藝制作單束纖維切削實驗樣件;采用單向測力儀對細觀切削過程進行實時測量和記錄;通過微位移執行器的進給運動完成微米級切削運動,調節位移執行器來調節切深,在不同切深下對單束纖維進行細觀切削實驗。本實驗方法將力的測量與切削過程的在線觀察集中在一起,功能齊全,效率高;采用的實驗裝置結構簡單,安裝和定位方便。
本發明一種螺旋銑孔裝置涉及一種銑孔加工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孔徑可精密調節和三個運動獨立可調的螺旋銑孔裝置,可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中鋁合金、鈦合金等材料的高質量制孔以及復合材料/合金疊層結構的一體化高效制孔。本發明的螺旋銑孔裝置由進給裝置、公轉裝置、孔徑調整裝置和自轉裝置組成,進給裝置中,進給電機與絲杠連接并驅動絲杠旋轉進給。公轉裝置中,轉子驅動套筒繞公轉中心軸線公轉。自轉裝置中,刀具在電機的驅動下繞自轉中心軸線高速旋轉;孔徑調整裝置中的滑塊沿燕尾槽的方向移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公轉、自轉和軸向進給三個運動速度獨立可調,偏心距調整精度高,且結構簡單、緊湊的螺旋銑孔裝置。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領域,公開了雜多酸型聚離子液體自愈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以雜多酸和含有磺酸化的季胺鹽基團的高分子為原料,通過靜電復合形成雜多酸型離子液體基團交聯的高分子復合材料,其通式為?[?CH2CH(COOCH2CH2N(CH3)2CH2CH2CH2SO3H?]n?r?[CH2CH(COOCH3)?]m?@(XM12O4)n/l,此材料的離子液體部分具有微波響應性,可在微波輻射中液化而實現材料的重新結合,恢復室溫后液化部分可再次形成固態區域而交聯材料。因此,利用微波的致熱效應,雜多酸型聚離子液體自愈合材料可自行在斷裂處愈合,形成自修復。該自愈合材料在中高火條件下,微波輻射30s即可愈合。
本發明涉及一種Au/CeO2殺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通過還原的方法將Au納米粒子分散到CeO2上,制備得到Au/CeO2復合殺菌劑。本發明使用的CeO2材料是一種化學性質穩定的氧化物,具有高比表面積,對Au納米粒子具有很好的穩定和分散作用,兩組分的協同作用使得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模擬酶活性。所述Au/CeO2殺菌劑中提供的Au/CeO2納米殺菌劑顆粒小,粒徑為50?100nm空心球體結構,作為一種氧化酶能夠將O2轉化為活性氧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現出較好的殺菌效果;本發明中所述Au/CeO2殺菌劑的制備工藝方法簡單,經濟可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銅鐵基摩擦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制動摩擦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在銅包鐵粉基體中添加強化組元Ni 1wt%?3wt%,合金組元Mn和Cr 0.5wt%?1wt%,摩擦組元WC 2wt%?6wt%,潤滑組元銅包石墨4wt%?10wt%,利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備出了制動低磨損銅鐵基摩擦材料。本發明以銅包石墨代替石墨粉末作為潤滑組元,在燒結過程中有效改善了銅與石墨潤濕性較差的缺點,使得石墨能均勻分布在整個摩擦材料中,并通過組分優化設計和工藝探索,所得粉末冶金銅鐵摩擦材料孔隙率低且分布均勻,使得摩擦材料具有高強度、低磨損率、穩定摩擦系數的特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輕質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領域。本發明提供輕質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首先制備合金粉末,再將合金粉末與ABS復合,方法簡單、節能、適用于工業化生產。所得輕質合金材料比重低、強度高且原料價格低廉。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遼寧大連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