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一種磷酸鐵鋰/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制漿分散步驟、研磨步驟、干燥造粒步驟及燒結步驟。制漿分散步驟包括將鐵源、鋰源、磷源、碳源及多羧酸加入到溶劑中混合成漿料并分散,分散時間為30分鐘?6小時,碳源的加入量以使磷酸鐵鋰/碳復合材料中碳的質量百分數1%?7%計;研磨步驟包括研磨分散的漿料至設定粒度,若分散的漿料的粒度已小于等于設定粒度,則直接進入下一步驟;干燥造粒步驟包括將漿料通過噴霧干燥的方法進行干燥、造粒得到粉料;及燒結步驟包括將粉料在惰性氣體中燒結,得到磷酸鐵鋰/碳復合材料。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六氟磷酸鋰的混合物晶體及其應用,所述含有六氟磷酸鋰的混合物晶體的長徑比為1?1.5,晶體的平均粒徑為0.15?0.4mm,90%以上的所述晶體中,晶面族{110}占20?80%、晶面族{111}占20?80%,所述混合物晶體還包含不溶物、游離酸。采用基于微通道反應器的連續氟氫酸溶劑法制備含有六氟磷酸鋰的混合物晶體,制備得到晶體六氟磷酸鋰含量高、雜質含量少、達到行業標準要求;且晶體粒徑小、粒徑分布均勻,晶型結構均一,晶體的流動性好,有利于晶體在電解液中的溶解,溶解放熱小且均勻。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電池回收領域。鋰電池的回收方法,步驟依次包括破碎拆解、材料分選和金屬分離,破碎拆解是先電池分離再電池芯拆解,電池分離包括下述步驟:(1)通過上料組件將鋰電池搬運到分離組件中,使電池芯與絕緣包覆層分離;(2)取皮組件將分離組件中的絕緣包覆層夾取??;(3)皮回收組件用于承接取皮組件夾取的絕緣包覆層并進行收集;(4)廢渣吸取組件將熱切產生的廢渣進行回收;(5)出料組件將與絕緣包覆層分離的電池芯運出。該鋰電池的回收方法的優點是提高了鋰電池回收的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WS2-納米瓦/石墨烯電化學貯鋰復合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其電化學貯鋰活性物質為WS2-納米瓦/石墨烯的復合納米材料,復合納米材料中WS2納米瓦和石墨烯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 : 2,WS2納米瓦為少層數,平均層數4層,復合電極的組分及其質量百分比含量為:WS2納米瓦/石墨烯復合納米材料80-85%,乙炔黑5-10%,聚偏氟乙烯10%。制備步驟:首先制備得到WS2納米瓦/石墨烯復合納本材料,將所制備的WS2-納米瓦/石墨烯復合納米材料與乙炔黑及聚偏氟乙烯調成糊狀物,涂到銅箔上滾壓得到電極。本發明制備的電化學貯鋰復合電極具有高的電化學貯鋰容量,優異的循環性能和增強的倍率特性。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池正極片,特別涉及一種高安全性能的鋰離子電池正極片及其制作方法。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片,包括集流體、均勻涂覆于集流體上的正極材料層以及均勻涂覆在正極材料層上的氧化物陶瓷層。其中所述的集流體為鋁箔,正極材料層為LiFePO4、LiCoO2、LiMn2O4、LiNiO2、LiMnO2、LiNixCoyMn1-x-yO2(0≤x< 1,0≤y< 1)和xLi(Li1/3Mn2/3)O2·(1-x)LiNiyCozMn1-y-zO2(0< x< 1,0≤y< 1,0≤z< 1)中的一種或幾種與導電劑、粘結劑的混合物,氧化物陶瓷層為氧化物陶瓷粉體與分散劑、粘結劑的混合物。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散開放式鋰離子電池,其包括安裝架以及若干橫向安裝于安裝架上的鋰離子電池單體;其中,各鋰離子電池單體的正負極柱上粘接有絕緣導熱片;所述絕緣導熱片的外側連接有散熱板;所述散熱板分別位于安裝架的兩側;所述兩塊散熱板之間連接有一連接片;所述散熱板和連接片均為鋁合金材質。本發明的發散開放式鋰離子電池通過設置絕緣導熱片、散熱板和連接片,通過絕緣導熱片能夠快速將電池上的熱量導出,并通過散熱板散和連接片散發掉,避免電池過熱,使電池使用安全可靠,且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芯結構和鋰離子電池,涉及電池技術領域,其中,一種電芯結構,包括依次交替疊加的負極片、第一正極片和第二正極片,所述負極片、第一正極片和第二正極片之間均設有隔膜;其中,所述第一正極片包括復合基箔材和第一正極活性材料層,所述第一正極活性材料層設于所述復合基箔材表面上,所述復合基箔材包括延展性絕緣層和導電層,所述導電層設于所述延展性絕緣層的上下表面。本申請可以防止鋰離子電池在針刺過程中正極片與負極片活性物質接觸而短路,避免引發熱失控,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能,且可以提高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粘結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的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粘結劑是通過海藻酸鈉和聚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得到的一種超支化聚合物,聚丙烯酰胺賦予海藻酸鈉彈性,海藻酸鈉授予聚丙烯酰胺超分支骨架。該粘結劑制備工藝簡單,價格低廉,具有高粘彈性和機械強度,能夠有效抵抗硅負極材料在嵌鋰/脫鋰的過程中大體積膨脹,維持電極結構的完整性,提升電池的循環性能。因此,所述的粘結劑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和較好的市場潛力。
本發明公開一種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的制備工藝及其產品,該制備工藝以金屬鋰片為原料,具體包括:S1:將SiOx與金屬鋰片在惰性氣體中進行球磨,得到球磨產物A;S2:將步驟S1制備的球磨產物A在CO2氣體氛圍下進行球磨,得到球磨產物B;S3:將步驟S2制備得到的球磨產物B在惰性氣氛或真空氣氛下進行熱處理,得到所述的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本發明公開的制備工藝原料易得,生產過程安全,通過兩次球磨和一次熱處理工藝,在硅基主體材料表面原位包覆了由Li2SiO3、Li2CO3和C組成的混合相,制備方法簡單、高效、可控性好;制備得到的硅基負極材料兼具高的容量和優良的循環穩定性及倍率性能。
本發明屬于金屬鋰材料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激發超臨界流體等離子體表面改性金屬鋰的方法。本發明是為了解決金屬鋰空氣穩定性差、界面穩定性差的問題,提供一種金屬鋰表面改性方法。通過將反應器內氣氛置換為超臨界流體,并通過超臨界流體兩側金屬電極之間形成的等離子體,為金屬鋰和超臨界流體之間的反應提供能量,促進反應快速發生,在金屬鋰表面形成一層均勻致密的保護層,提高金屬鋰的空氣穩定性,同時通過超臨界流體種類的選擇,還能進一步提高金屬鋰的電化學性能。同時,本發明所提供的金屬鋰表面改性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等優勢,有利于工業化生產。
可支持并聯的鋰電池組管理系統,是由主控電路、放電口狀態監測電路、電池電壓檢測電路、充電控制電路、放電控制電路、充電口狀態檢測電路、允許充電禁止放電控制單元、允許放電禁止充電控制單元及鋰電池組所組成,該系統實現多組鋰電池組可以無技術障礙的直接并聯,電路簡單穩定而功能完善,成本低、功耗小,解決了非專業用戶不能直接并聯鋰電池組的技術難點,同時也改善了單組鋰電池組的工作環境,有利于鋰電池這種清潔環保新能源的產品標準化生產和大規模推廣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鋰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在骨軟骨缺損修復中的應用,所述含鋰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是以生物活性玻璃或絲素蛋白為載體,以鋰離子為活性組分;本發明提供一種含鋰自然材料生物活性支架在骨軟骨缺損修復中的應用,其在骨軟骨缺損的修復過程中具有促進骨和軟骨再生的作用,現有的材料只能滿足骨或軟骨再生的其中一種需要,而骨軟骨缺損是需要材料同時滿足軟骨和軟骨下骨再生的要求;本發明明確了含鋰支架的制作方法和緩釋特征,并實現了體內的功能檢驗,為含鋰支架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基礎。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電池不同工況下放電曲線快速獲取方法。鋰電池不同充放電曲線獲取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驟:(1)獲取鉛酸電池數據,建立鋰電池不同區間下給定不同恒流倍率間的電壓間線性關系以及不同溫度間的電壓間的線性關系表fm();(2)獲取恒流條件下完整充電電壓與SOC曲線Chavolni(sock)和放電電壓與SOC曲線Disvolni(sock)。該鋰電池不同充放電曲線獲取方法的優點是無需采用對每種電池進行多次不同恒流充放電試驗獲取充放電電壓與SOC對應曲線,并可以根據環境溫度修正在不同溫度下的充放電電壓與SOC對應曲線,以便鋰電池的SOC計算更加準確。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旨在提供一種具有疊層電池結構的大功率鋰離子電池系統。該電池系統包括至少兩個所述的單電池結構,相鄰的單電池結構之間以隔板隔開,重復排列組成疊層電池結構;兩端的隔板上分設電解液正、負極出口和入口通道,位于中間的隔板的兩側均刻有電解液流路,且兩側的流路不互通;電解液負極出口與正極進口通道之間、電解液正極出口與負極進口通道之間,分別設置壓電泵與散熱片,或者壓電泵與散熱片的位置互換。本發明能有效抑制鋰離子電池在大電流充放電時電池的溫升,避免電解液的汽化,有效防止鋰離子電池因內壓升高而發生的爆炸,提高了鋰離子電池使用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折疊的鋰電池移動電源,包括第一鋰電池本體和第二鋰電池本體,所述第一鋰電池本體和所述第二鋰電池本體之間連接有銷軸,所述第一鋰電池本體的右端面設置有第一串口,所述第二鋰電池本體的左端面設置有第二串口,所述第一串口和第二串口之間連接有導電用的排線,所述第一鋰電池本體的前端面上設置有USB供電接口和充電插孔,所述第二鋰電池本體的前端面上設置有照明燈,以及連接在所述照明燈和第二鋰電池本體之間的開關按鈕;該裝置可以根據包包的形狀進行折疊或展開,便于收納,攜帶方便,同時儲電量較高,滿足使用需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FIG?ABC?SVR的鋰離子電池剩余使用壽命預測方法,鋰離子電池剩余使用壽命預測是電池健康管理的核心。該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首先,使用模糊信息?;椒?,將鋰電池容量退化數據的時間序列劃分為若干個子序列,作為操作窗口,將每一個產生的窗口進行模糊化,生成容量模糊粒子;然后,利用ABC?SVR模型預測模糊粒子的兩個參數。最后,對預測的模糊粒子進行整合,對缺失的容量數據采用插值法補全,得到完整的容量時間序列值,通過與容量閾值比較,進一步得到鋰電池的剩余使用壽命。本發明方法解決了SVR長期預測效果精度差的問題,同時,模糊信息?;瘻p少了SVR的訓練樣本數量,提高了計算效率,所提出的方法預測效果更精確,可廣泛應用于鋰電池剩余使用壽命預測。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復合負極片及包含該負極片的鋰離子電池;本發明公開的復合負極片,外層使用倍率好的負極材料,能夠保證鋰離子電池的倍率性能,內層使用高能量密度的負極材料,能夠保證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由于外層的緩沖和保護作用,循環性能也能有所提升;使用本發明的復合負極極片組裝的鋰離子電池能在保證高能量密度的同時,能夠明顯提升倍率和循環性能。
一種用于鋰金屬負極保護的復合多孔集流體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一定比例的銅粉、造孔劑、親鋰活性物質粉末均勻混合,得到混合粉末;(2)取混合粉末,用模具進行壓片,得到薄層圓片,然后在保護氣氛下升溫至1100?1500℃保溫煅燒處理1?4h,得到預復合多孔集流體;(3)將預復合多孔集流體浸泡于5?15%的稀鹽酸中以去除造孔劑,然后再用去離子水清除殘留的鹽酸,干燥處理得到復合多孔集流體。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原材料資源豐富而且結構成分可控,得到的復合多孔集流體一方面為鋰沉積提供巨大的容納體積,另一方面能夠誘導鋰離子均勻形核,防止枝晶的滋生,從而實現鋰離子電池更高的庫倫效率和更長的循環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首次庫侖效率高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LiH和SiO混合,得到混合物;(2)將混合物置于真空或惰性氣氛中加熱至預定溫度進行保溫放氫,得到放氫產物;(3)將放氫產物進行高能球磨,得到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中通過部分化學預嵌鋰,形成Li-Si-O復合物,使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首次庫侖效率提高到90%以上,簡單有效,經濟實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快速標定鋰電池剩余電量的電路及方法,電路包括主控芯片及供電切換電路、第一電壓采樣電路和第二電壓采樣電路,方法包括:從鋰電池恒流放電特性曲線中獲取鋰電池電量剩余10%對應的電壓閾值Vcap10%;供電電壓采樣周期到達時判斷是否處于大功率工作模式;不同工作模式下通過不同的電壓采樣電路采樣實際電壓值Vsmpl;將實際電壓值Vsmpl與電壓閾值Vcap10%進行比對,若Vsmpl<Vcap10%則判定鋰電池剩余電量低于10%。本發明在大功率工作模式下保持鋰電池和超級電容組合供電采樣組合電壓,非大功率工作模式下切換到鋰電池單獨供電采樣鋰電池電壓,通過與電壓閾值比對可快速標定鋰電池的剩余電量,進而決定是否啟用降功耗處理機制,保證電池的使用年限。
本發明涉及鋰硫電池領域,旨在提供以硫化亞錫為錨定中心的鋰硫電池及其正極的制備方法。該以硫化亞錫為錨定中心的鋰硫電池的制備,具體包括下述步驟:制備內壁含有彌散分布納米硫化亞錫大孔碳材料、已擔載硫的大孔碳材料,再利用已擔載硫的大孔碳材料制備鋰硫電池的正極材料,最后利用正極材料制備得到正極,再將正極、隔膜、負極和電解液組裝成鋰硫電池。本發明制備的高容量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具有導電性好、很低的內阻、很好的電極反應可逆性、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與熱穩定性,廉價且易于制備,無污染,從而提高了鋰硫電池正極的電化學動力學性能,減小電極極化,提高鋰電池的速度容量。
本發明提供一種抑制金屬鋰枝晶生長的方法,通過使用含有主鋰鹽和助鋰鹽的電解液實現,其中助鋰鹽選自二氟磷酸鋰和雙氟磺酰亞胺鋰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提供的方法能夠抑制金屬鋰枝晶生長,提高金屬鋰負極SEI膜的穩定性,從而提高金屬鋰電池的安全性。
為解決現有鋰電負極SEI膜電子隔絕性差,電池充放電過程中不斷地增厚和/或脫落,導致電池容量、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產生快速且明顯下降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脈沖化成鋰電池SEI膜的方法,在鋰電池進行化成時,施加脈沖電流對鋰電池進行充電;所述脈沖電流設置占空比≥20%,頻率≤5 Hz,并控制化成電流倍率為0.05~0.15 C。本發明的方法1)通過使用脈沖電流進行電池化成,促進Li和O2在Li2O2表面的擴散頻率增加,從而促進了均勻的傳質;2)通過加速電極表面的均勻傳質,可加速鋰電池鋰負極表面SEI膜的形成和致密化;3)鋰電池鋰負極表面SEI膜致密性提高,可有效提高鋰電池的循環穩定性以及倍率性能。
本發明涉及涉及固體鋰電池技術領域,公開一種循環壽命長的改性聚丙烯酸PAA負極片、固體鋰電池。一種循環壽命長的聚丙烯酸PAA負極片,負極片是由PAA、負極粉末、導電劑勻漿混合,并經涂布輥壓制成;所述PAA部分或全部聚輪烷改性的PAA和/或所述負極粉末為π?π化的負極粉末。改性后的PAA有利于鋰離子傳輸且能防止制備的負極片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負極粘結劑可以與硅系負極的嵌鋰脫鋰過程保持一致,從而提高了固體鋰電池的循環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放電及其連接件產熱驗證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鋰離子電池至于恒溫,自然對流環境中;對鋰離子電池進行不同溫度條件下充放電測試;采集鋰離子電池表面平均溫度點位置溫度上升及冷卻過程數據;對電池化學產熱量及電阻內部電阻產熱進行模擬及分離;將溫升數據轉換成電芯本體產熱率;對鋰離子電池極耳及連接件進行接觸電阻測試,獲得鋰離子電池接觸電阻產熱率。上述技術方案實現對電池及電池連接件在工況條件下產熱量測量,將熱量數據進行模擬,推算不同使用條件下得溫度分布及產熱,實現電池熱管理并保障電池壽命的一致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軟磁粉體表面原位包覆鋰鋁氧化物絕緣層的方法,通過水熱法在金屬軟磁磁粉表面原位形成鋰鋁氫氧化物前驅體,然后經過高溫煅燒使得軟磁粉體表面形成電阻率高、均勻致密、與基體結合力緊密的鋰鋁氧化物絕緣層,使包覆鋰鋁氧化物絕緣層后所制備的金屬軟磁復合材料在0~300kHz頻率區間內都具有穩定的高有效磁導率和低損耗。本方法操作簡單,適用性強,能耗相對較低;加入表面活性劑可使鋰鋁氫氧化物發生定向沉積,使包覆層包覆均勻、結合力強;鋰鋁氧化物包覆磁粉相較于氧化鋁包覆的磁粉有更高的有效磁導率,更低的磁損耗,有更優異的綜合磁學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高截留率的雙極膜的制備方法。該鋰離子高截留率的雙極膜的制備方法包括雙極膜的基膜制備、基膜的陽面合成、基膜的陰面合成、后處理。將聚醚醚酮膜進行表面活化,苯丁稀反應、聚合反應形成基膜,再將制得的基膜先后浸泡于硫酸與氯丁醚中,形成含陽面與陰面的基膜,再將含陽面與陰面的基膜插入帶有間笨二胺的氯化鈉溶液的電解槽中,通電后形成雙極膜,最后將所得雙極膜先后浸泡于氫氧化鈉溶液雙氧化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取出,完成制作。本發明操作簡單,制備的雙極膜鋰離子截留率高,具有節能環保、效率高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聚吡咯骨架的聚氧氮自由基衍生物,其結構如式(I)所示,式(I)中,m=1或2。本發明還公開了所述聚氧氮自由基衍生物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的應用。另外,本發明也公開了由所述聚氧氮自由基衍生物作為正極材料制得的鋰離子電池,該鋰電池具有優越的循環穩定性、顯著的充放電電壓平臺、較高的充放電比容量。。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金屬導電劑的碳包覆磷酸亞 鐵鋰(LiFePO4/M/C)復合正極材 料的制備方法。其Li-Fe-PO4 -M前驅物是以鋰鹽、鐵化合物、磷酸鹽、銀鹽(或銅鹽)及有 機酸為原料,采用溶膠-凝膠法合成;然后將混入一定量高分 子聚合物的前驅物在惰性氣氛中熱解,得到同時含有碳和金屬 單質導電劑的磷酸亞鐵鋰 (LiFePO4/M/C)復合正極材料。本 發明實現了Li、Fe、 PO4 3- 及摻雜元素M在原子級水平的均勻混合,所得 產物LiFePO4/M/C粉體化學成 份和物相成分均勻、顆粒細小、均勻。高分子聚合物高溫熱解 的碳和氫作為還原劑將Ag+或 Cu2+還原為Ag或Cu單質,同時 得到碳包覆的LiFePO4/M(M= Ag或 Cu)粉體,故不需要進行后期的碳或金屬單質包覆或摻雜的后 處理即可改善材料的電子導電性能。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屬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