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合材料支護托板的制造方法,涉及礦山井巷支護用托板。本發明解決現有技術工藝復雜、產品強度低、壽命短、不安全的問題。本發明的工藝步驟為:將質量百分比為40~55%的短玻璃纖維,配以30~45%的樹脂、2~3%的中溫復合引發劑、1~3%的組合促進劑、4~8%的消泡劑、5~15%的填料,用攪拌機充分攪拌;將攪拌好的物料裝入壓模;合模,加壓保溫;開模,頂出復合材料支護托板。本發明適用于礦山井巷、隧道支護用,具有制作工藝簡單、產品強度高、支護安全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纖維復合材料筋錨固方法,該錨固方法具體操作為:(1)在碳纖維復合材料筋錨固端涂抹膠粘劑后套上保護套管,使用壓接儀器進行第一次壓接;(2)在保護套管外側涂抹膠粘劑后,套上壓接套管,進行第二次壓接;(3)在25℃下養護120h,即可達到錨固效果。該錨固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廉,錨固效果好。經該錨固方法錨固后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筋可以使用現有鋼絞線錨固系統進行錨固,對于碳纖維復合材料筋的推廣應用有積極作用。
本發明為脈沖電場和超聲場輔助的金屬基復合材料燒結同步連接方法及裝置,公開一種含高體積分數增強相的鎂(或銅)基復合材料燒結的同時與不銹鋼連接的方法。此方法涉及的裝置包括:密閉加熱爐、脈沖電流加載系統、超聲波載荷施加系統、壓力和升降系統以及密封絕緣管等輔助裝置。采用本發明的顯著優勢在于,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燒結和異材連接同時進行;脈沖電流流經實驗材料,引發界面電阻熱、等離子放電熱,燒結和連接界面升溫及冷卻速度快,降低外界輻射熱,減少接頭殘余應力;利用脈沖電場?超聲場?壓力場的耦合作用,破除增強相表面氧化膜,實現大氣條件下燒結,降低原子擴散激活能,促進界面冶金反應,控制顆粒形貌及尺度,細化界面晶粒,提高接頭質量穩定性,有利于制備高綜合性能的金屬基復合材料/合金連接件。
一種相變復合材料顆粒表面處理的方法是對膨脹石墨/石蠟相變復合材料取粒度40?100目的相變復合材料粗組分,粒度為300?800目的相變復合材料細組分將300?800目的細組分加入粘結劑的乙醇溶液后混勻,得到液態混合物;將步40?100目的粗組分置于多功能包衣干燥機中,使其處于流化態,將液態混合物噴涂至流化態的顆粒表面,噴涂的同時物料干燥,將絕緣樹脂在乙醇中溶解,噴涂處于流化態的整形后的顆粒表面,噴涂的同時物料得到干燥,最后得到產品。本發明具有穩定性好、導熱系數高、球形度好、表面絕緣的優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磁性、導電復合材料領域,具體是一種稀土共摻雜鋇鐵氧體/聚苯胺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如下:(1)疏松狀稀土共摻雜鋇鐵氧體的制備;(2)復合材料的制備;其中稀土共摻雜鋇鐵氧體的化學式為Ba0.7(LaxNdy)0.3Fe12O19,化學式中0≦x≦1,0≦y≦1,且x+y=1。本發明所述的稀土共摻雜鋇鐵氧體/聚苯胺復合材料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鑭、釹元素進入了鋇鐵氧體的晶格中,擴大了鋇鐵氧體的晶格尺寸,改善了鋇鐵氧體的磁性能;(2)通過調整鑭、釹元素的摻雜比例可調整鋇鐵氧體的磁性能;(3)鋇鐵氧體的摻雜調整了聚苯胺基體的電性能、磁性能和微波吸收性能;制備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實驗周期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電磁液固成形的雙金屬復合材料制備方法,是在采用固液復合鑄造技術制備雙金屬復合材料時,將澆注有覆層金屬熔液的基體金屬或者浸沒有基體金屬的覆層金屬熔液置于一個由行波磁場線圈和旋轉磁場線圈組成的金屬線圈內部,在產生的旋轉磁場和行波磁場的多維剪切作用下,使覆層金屬熔液在基體金屬上固化形成雙金屬復合材料。本發明方法通過電磁多維剪切方式減少固液復合鑄造制備雙金屬復合材料時的氣孔和裂紋,增強雙金屬界面結合性能,提高雙金屬復合材料質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木質素環氧樹脂/碳纖維增強的抗老化復合材料,其通過木質素環氧樹脂和碳纖維材料交聯固化得到,在碳纖維用量減少約15%的情況下,所得復合材料的強度仍能高于普通雙酚A類環氧樹脂/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水平。在木質素環氧樹脂的制備中加入一定量的帶有縮水甘油醚基團的聚丙烯酸酯高分子,增強了木質素環氧樹脂和碳纖維的親和力,進而增強了所得復合材料的耐候性,其在高濕高熱環境下,30天的力學性能強度保留率很高,能夠滿足對高濕高熱環境下工作的特殊要求。本發明提供的木質素環氧樹脂/碳纖維增強的抗老化復合材料不僅降低了成本,原料更環保,而且具有優異的耐候性,非常適合工業生產和商業推廣。
本發明涉及疊層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TC4/Ni/Al疊層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的疊層復合材料存在內部裂紋傳播敏感的問題,故提供了一種新的TC4/Ni/Al疊層復合材料,由TC4層以下設置多個重復的疊層單元后采用包套封裝;每個疊層單元自上而下依次為Ti2Ni層、NiTi層、Ni3Ti層、Ni3Al層、NiAl層、Ni3Al層、Ni3Ti層、NiTi層、Ti2Ni層、TC4層,其中部分Ti2Ni層彌散分布在TC4層中,使得TC4層與Ti2Ni層交界處呈網狀聚集分布。本發明設計合理,兼具低密度、高強度、高硬度和較高的整體斷裂韌性的優點,提高了疊層復合裝甲的整體承載能力。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孔鋅鎂合金/羥基磷灰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針對多孔單質鋅力學性能差、體內降解過程中生物活性低的弊端,采用羥基磷灰石、鎂和鋅為原料,以氯化鈉晶體為造孔劑,通過配粉、球磨混粉,放電等離子燒結、去除造孔劑,制成多孔鋅鎂合金/羥基磷灰石復合材料塊體,此制備方法工藝先進,數據精確翔實,制備的多孔鋅鎂合金/羥基磷灰石復合材料塊體,其密度為2.94g/cm3,孔隙率達到53%,孔徑≤450μm,屈服強度為60MPa,彈性模量為4GPa,符合人體骨骼性能參數,可滿足臨床醫學的骨科植入材料使用,是先進的多孔ZnMg/HA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準晶增強型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是針對鎂基材料存在硬度低、抗拉強度低的情況,以鎂合金為基體、鎂鋅釔準晶為增強劑,經在真空熔煉爐熔煉、半固態鑄造、擠壓成型,制成準晶增強型鎂基復合材料,此制備方法工藝先進,工序嚴密,數據精確翔實,制備的準晶增強型鎂基復合材料硬度達88.9HV,抗拉強度達235MPa,延伸率為10.5%,是先進的準晶增強型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固化改性木質素環氧樹脂/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固化改性木質素環氧樹脂/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是通過木質素環氧樹脂和碳纖維材料交聯固化得到,所述酸酐固化劑包含硅氧烷鏈段連接的酸酐。由該固化劑固化的木質素環氧樹脂/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綜合力學性能,在不影響復合材料其它力學性能的同時,材料的韌性極大增強,沖擊強度得到了明顯改善,適用范圍和使用壽命得到了提升,非常適合工業生產和商業推廣。
本發明涉及聚合物復合材料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選擇性電磁屏蔽功能的尼龍6/碳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制備工藝使得碳纖維在尼龍6基體中形成隔離網絡結構,這一特殊結構使得所述復合材料在11GHz~12.4GHz頻段表現出選擇性電磁屏蔽特性。本發明的尼龍6/碳纖維復合材料具有一定的電性能和選擇性電磁屏蔽特性,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在電子電器封裝、特殊建筑裝飾(如屏蔽暗室、醫院CT室)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墨烯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是針對石墨烯與金屬的界面潤濕性較差,在金屬熔體中極易產生漂浮且石墨烯易產生團聚的情況,以鎂合金為基體、石墨稀為增強體,經在真空熔煉攪拌氣氛爐熔煉、電磁攪拌、澆鑄、固溶、時效,制成石墨烯增強鎂基復合材料,此制備方法工藝先進,數據精確翔實,工序嚴密,制備的石墨烯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硬度達到82.2HV,抗拉強度達到235Mpa,延伸率達到7.22%,石墨烯在鎂合金基體中分散均勻,與鎂基體有良好的界面結合,是先進的石墨烯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涉及核輻射防護材料的制備,具體為核反應堆慢化中子用復合材料筒形件的制備方法。解決現有的核反應堆慢化中子用復合材料筒形件的制備方法,工藝流程相對復雜,同時筒形件的成型采用焊接工藝,因而制得的筒形件性能欠佳的問題。本發明采用放電等離子燒結技術制備鋁基石墨復合材料坯料,對燒結制備的鋁基石墨復合材料坯料進行機械加工,采用強力旋壓的方法對機械加工后的鋁基石墨復合材料坯料進行多道次的旋壓成形,最終旋壓成薄壁筒形件;旋壓有利于提高復合材料致密度,強度、硬度等力學性能,同時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所制備的成品可用于乏燃料儲存及核電站中筒形屏蔽體,是先進的制備復合材料筒形件的方法。
一種鈦酸鋇?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解決傷口修復各個階段加速愈合的技術問題,包括以下步驟:S1、制備石墨烯分散液;S2、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溶液和N?羥基琥珀酰亞胺;S3、離心取沉淀物,清洗后分散到超純水中;S4、逐滴加入氨基化納米鈦酸鋇,室溫攪拌、清洗后烘干,制得鈦酸鋇?石墨烯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得的鈦酸鋇?石墨烯復合材料用于抗菌和促進細胞增殖以及遷移的藥物中,尤其用于傷口愈合的藥物中,可以提高復合材料的抗菌作用,加快炎癥期;在傷口處給與一定的擠壓后,即可產生微電流從而促進增殖期和成熟期從而加快整個傷口修復過程。
本發明涉及改性天然橡膠復合材料,具體涉及一種低滾阻抗濕滑改性天然橡膠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使用硅烷偶聯劑KH792改性二氧化硅制得氨基化二氧化硅;然后使用巰基?烯點擊化學法將半胱氨酸接枝在溶聚丁苯橡膠上,制得羧基功能化的丁苯橡膠;將氨基化的二氧化硅與羧基化的丁苯橡膠通過酰胺化反應形成共價鍵連接,然后將制得的改性粒子分散到蒸餾水中再與天然橡膠共混后硫化,制得改性天然橡膠復合材料;本發明采用快速有效的混合方式,改性后的二氧化硅在天然橡膠基體中能夠較好地分散并且能夠與基體形成共價鍵連接,得到的天然橡膠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濕滑性能和較低的滾動阻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納米籠耦合碳化鉬量子點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質量比為100:(14~25)的酸和鉬酸銨溶于去離子水中,形成26~45g/L的鉬酸銨溶液后,攪拌3~4h,得到含鉬水凝膠,然后置于80~120℃的烘箱中干燥0.5~5h得到鉬干凝膠前驅體;(2)、將前驅體置于管式爐中,以5℃/min速率升溫,在850~950℃的惰性氣氛下恒溫處理2小時,得到碳納米籠分散碳化鉬量子點的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獲得的碳納米籠分散碳化鉬量子點的復合材料,制備過程簡單,操作方便,工藝參數易于控制,得到新型碳化物復合材料,可應用于制氫催化領域。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抗菌不銹鋼復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屬于金屬復合板制造工藝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制坯原料選擇、制坯、軋制和抗菌熱處理四大步驟,該方法生產的抗菌層壓雙金屬復合材料,實現了牢固的冶金結合,界面結合強度大于210MPa,抗菌復層厚度比例為10%?50%;同時,采用本方法生產的抗菌層壓雙金屬復合材料經抗菌退火后,抗菌率在90%以上,其復層具有良好抗菌性能,基層具有較強的韌性、加工性和焊接性??咕鷮訅弘p金屬復合材料制坯軋制時,處于真空狀態下的復層,表面的氧化程度低及富銅相的表面析出少,并且其邊部的溫降小,可明顯減輕復層的邊裂。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原位插層制備石墨/銅復合材料的方法,屬于金屬?石墨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解決石墨在銅溶體中易偏析、石墨與銅燒結體的強度和穩定性差的技術問題。解決方案為:首先,在天然鱗片石墨中加入氧化劑和插層劑制備可膨脹石墨;其次,將可膨脹石墨和銅粉在v型混料機中充分混勻;再次,將混勻后的物料放入真空熱壓爐中原位插層膨脹;最后將原位插層后的物料放入真空熱壓爐中熱壓燒結制得高性能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石墨/銅復合材料具有結合強度高,分散均勻性好,綜合性能優異等優點。
一種提高連續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層間剪切強度的方法是將1-5質量份的聚醚砜溶解到30-60質量份的N,N二甲基乙酰胺與丙酮的混合溶劑中充分溶解,得到聚醚砜溶液,其中N,N二甲基乙酰胺與丙酮的質量比為1-3∶1;將聚醚砜溶液在18-22℃下浸漬連續碳纖維制得預浸料;將浸漬料經熱壓成型得到產品。本發明具有工藝簡單,成本低,可提高連續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層間剪切強度的優點。
一種增強相分布可控的鋁基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屬于鋁合金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解決鋁基復合材料中增強相難以控制的技術問題,解決方案為:1.將鋁合金表面自生成的氧化鋁膜作為增強相;2.利用層狀結構改善增強相的分布,使用不同層數控制增強相的層狀分布;3.利用熱壓焊合以及波紋軋制破壞層狀結構材料中氧化鋁膜的完整性,使用不同的壓縮量或者軋制速度及狀態,使層與層間的氧化膜破裂,漏出新鮮金屬液促進層狀金屬的結合;4.多向壓縮改變層狀碎裂氧化膜的分布狀態,得到可控增強相分布的高性能鋁基復合材料。本發明實質上是一種超細晶和粗晶相結合的多層非均勻層狀復合結構,超越了傳統方式對強塑性的改善,有利于材料安全性的提高。
本發明涉及石墨烯功能復合材料,具體為導電?導熱雙網絡結構的氧化石墨烯氣凝膠基電磁屏蔽聚合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背景技術中的技術問題,其包括高導電三維石墨烯氣凝膠,高導電三維石墨烯氣凝膠中通過共混澆筑工藝填充有液體硅橡膠/氮化硼填料。制備方法為將氧化石墨烯溶液快通過冷凍干燥與高溫熱處理后得到高導電三維石墨烯氣凝膠;將氮化硼與硅橡膠共混均勻后填充到高導電三維石墨烯氣凝膠中,得到氧化石墨烯氣凝膠基電磁屏蔽聚合物復合材料。本發明將高導電石墨烯與高導熱但絕緣的氮化硼成功復合,有效發揮兩組份填料各自的優勢,能夠在保證材料本身電磁屏蔽效能不降低的情況下,實現復合材料高導熱、高屏蔽性能的應用目標。
一種納米鈦粒子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它涉及一種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是要解決現有的納米鈦粒子在鎂基體中分布不均勻,綜合力學性能不佳的技術問題。本發明:一、基體合金的熔煉與增強體納米鈦粒子的預熱;二、半固態攪拌;三、超聲處理;四、壓鑄成型。本發明包含以下優點:本發明采用差速正反向攪拌和慢速轉動坩堝超聲處理制備了納米鈦粒子增強的高強鎂基復合材料,將鎂基體合金先升溫后降溫形成半固態,然后將預熱好的納米鈦粒子加入到半固態熔體中通過差速正反向攪拌,攪拌完成后把混合熔體升溫到液態進行慢速轉動坩堝超聲處理,最后壓鑄成型制備出鑄態的鎂基復合材料。
一種碳/陶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是將石油焦或瀝青焦、摻雜粒子、粘結劑首先在高速混合機中混合10-15分鐘,制成預混合粉,然后將預混合粉放入球磨機中,加入溶劑和分散劑,研磨5~100小時,研磨后的混合物減壓蒸餾、破碎至60-100目,最后熱壓成型。本發明工藝操作簡單,制備成本低,有利于廣泛應用,碳/陶復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熱導率、低電阻率的特性。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硅鋁復合材料制成的仿陶瓷墻體,包括硅鋁復合材料基層、仿陶瓷層和抗紫外線層,所述的硅鋁復合材料基層、仿陶瓷層和抗紫外線層由內而外依次設置;所述硅鋁復合材料基層是由煤矸石纖維構成的骨架層和設置在骨架層內的填充物組成,所述填充物由高分子共混防火改性材料、硅鋁熟料、硬脂酸與仿陶瓷顏料組成。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仿陶瓷墻體在生產線上一次成型,受環境溫度變化影響小、防水性能好,由于采用專業設備噴涂抗紫外線材料,抵御紫外線輻射的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結構穩定,強度高,抗震效果好,同時成本低,便于操作。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射成型制備石墨烯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方法,是針對石墨烯在鎂合金基體中分散不均勻、難以與基體形成牢固界面結合的情況,采用半固態注射成型方法,以鎂合金為基體、石墨烯為增強體,經混粉、加料、定量輸送、加熱、螺桿剪切、制備半固態漿液、高速注射成型,制成石墨烯增強鎂基復合材料,此設備方法工藝先進、數據精確翔實、工序嚴密、制備的石墨烯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硬度達82.2HV、抗拉強度達235MPa、延伸率達7.22%,是先進的石墨烯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涉及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尼龍11/石墨烯/空心玻璃微珠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提供的尼龍11/石墨烯/空心玻璃微珠復合材料,包括尼龍11、石墨烯和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所述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為硅烷偶聯劑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本發明提供的尼龍11/石墨烯/空心玻璃微珠復合材料中石墨烯和改性空心玻璃微珠能夠提高尼龍11的沖擊強度、彎曲強度和彎曲模量,同時,石墨烯和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的添加均起到的是異相成核的作用,提高尼龍11的結晶速率。同時,經過硅烷偶聯劑改性后的空心玻璃微珠可大大增加與尼龍11基體材料化學鍵發生反應的幾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貝殼結構的Fe?Cu?HEA高強韌仿生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以貝殼結構為模板,設計了Fe?Cu?HEA高強韌仿生復合材料。具體實施步驟如下:先采用攪拌摩擦焊的方法實現銅鋼復合板的制備,再通過等離子噴焊工藝實現銅鋼復合板銅一側高熵合金層的制備,所用等原子比的AlCoCrFeNi五主元高熵合金是真空氣霧化法制備的粉末,最后通過淬火處理完成制備。本發明的仿生復合材料具有傳統材料無法比擬的高耐磨、抗沖擊、耐高溫、耐腐蝕等優異性能,焊接接頭性能優異,且制備方法具有安全可靠,生產成本低,焊接性能優異,結構簡單,節約資源等特點,為復合材料的結構設計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具有極大的促進意義。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合顆粒增強型鋁基復合材料的擠壓鑄造方法,是針對鋁基復合材料存在抗拉強度及硬度低的問題,以鋁合金為基體材料,以鋁銅鐵鈹準晶、碳酸鋯為增強劑,以鋁鈧中間合金為變質劑,經在真空熔煉爐熔煉、機械攪拌、氬氣底吹保護、擠壓和熱處理,制成混合顆粒增強型鋁基復合材料,此制備方法工藝先進、工序嚴密、數據精確翔實,大幅度提高了鋁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抗拉強度達409MPa,硬度達150.2HV,伸長率達4.7%,是先進的混合顆粒增強型鋁基復合材料的擠壓鑄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纖維增強樹脂基功能復合材料領域,具體是一種鍍鎳玻璃纖維織物以及將其作為功能材料制備環氧樹脂電磁屏蔽復合材料的方法。首先對玻璃纖維織物進行表面預處理,以使其表面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具體的預處理工藝包括除油、粗化、敏化和活化步驟;然后采用化學鍍方法在玻璃纖維織物表面鍍金屬鎳。將制備的鍍鎳玻璃纖維織物浸入到環氧樹脂基體中,通過層壓成型方法制備電磁屏蔽復合材料;或者將所制備的鍍鎳玻璃纖維織物鋪入模具中,然后采用RTM成型工藝制備環氧樹脂電磁屏蔽復合材料。所制備得到的電磁屏蔽復合材料的體積電阻率為10?3Ω·cm,2?18?GHz頻率范圍內的屏蔽效能可達60?dB以上,且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山西太原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