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一種用于復合材料參數識別的多功能剪切試驗夾具,包括上夾具體和下夾具體;上夾具體與試驗機加載部分連接,下夾具體與試驗機云臺連接;上、下夾具體結構相同且成中心對稱;上、下夾具體均包括連接件(1)、夾持件(5)、夾緊機構;連接件(1)連接試驗機和夾持件(5);夾持件(5)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與連接件(1)連接,且設置有限定角度機構,下部分和夾緊機構共同用于夾持試件;夾緊機構包括調節件和壓緊件(6),壓緊件(6)通過調節機構連接夾持件(5),夾持件(5)上設置有限定機構,用于限定壓緊件的位置,使其沿設定軌跡運動。具有重量輕、操作簡單、易于拆卸的優點,且能實現純剪切、拉-剪、壓-剪組合加載。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鋪絲頭的多絲束等距出絲補償裝置,該裝置包括:導向合束器、等距補償刀座、多套導向切壓刀頭、纖維絲束和鋪壓輥,其中:等距補償刀座上裝有多套切壓刀頭,用于補償導向合束器絲束通道路徑的差異;導向合束器與等距補償刀座固定連接,用于將經過路徑補償的來自不同方向的纖維絲束匯集成均勻排布的纖維布匹,并送入鋪壓輥中進行纖維絲束的雙向鋪放;鋪壓輥與導向合束器相對放置且位置關系固定,將從導向合束器中送出的已排成布匹的纖維絲束鋪放壓實在模具表面,形成緊密的纖維鋪層。本發明可實現等距出絲鋪放,按照需求提供鋪放所需纖維絲長,提高了纖維絲束鋪放的產品質量,減少絲束浪費;同時降低控制系統的復雜程度。
本發明涉及一種耐450℃石英/聚酰亞胺復合材料天線罩及制備方法,通過罩體成型模具制造、石英/聚酰亞胺預浸料制備、罩體鋪層、吸膠、固化、脫模、機加、粘接天線基板隔熱墊塊、涂覆耐高溫防潮漆和導電涂層等步驟實現。本發明采用透波工作區和天線基板連接框一體鋪覆的方式,利用熱壓罐成型工藝一次整體成型,使天線罩耐受450℃的同時又使透波工作區和天線基板連接框之間熱匹配且承受氣動沖刷造成的外壓,配合防松動的天線基板隔熱墊塊,解決了天線與罩體正常工作距離不能固定的難題;采用耐高溫防潮和導電涂層耦合技術,解決了450℃時因防潮漆碳化影響透波的難題,克服了表面電流對天線信號不良影響。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納米管與金屬納米粒子的復合材料,以重量計,采用以下方法制備而成:將表面官能化的碳納米管與0.05~40%金屬化合物水溶液混合后與0.1~40%催化劑溶液和還原劑混合,紫外燈下照射或將0.1~40%的催化劑溶液和還原劑混合,紫外燈下照射后再加入已混合好的表面官能化的碳納米管與0.05~40%金屬化合物水溶液制得,本發明操作簡單,制備條件溫和、在室溫下反應、具有環境友好等特點。
一種纖維增強金屬玻璃復合材料絲的連續制備設備與工藝,屬于非晶合金(金屬玻璃)領域。本發明由真空系統、放線輪組,加熱系統、冷卻裝置和牽引機構組成。加熱載體置于高真空系統中,可獲得結合完好、無夾雜完全清潔的復合界面,本方法放線后,采用上下雙導輪裝置,兩導輪豎直方向相切,且下部導輪與電機相連,可以將制備的絲直接纏繞起來,實現連續大規模生產,達到短流程、節能降耗的目的。適合于用作制備穿甲材料等用途。
本發明涉及交聯聚乙烯領域,公開了可交聯聚乙烯組合物、可交聯聚乙烯共混物和復合材料制品??山宦摼垡蚁┙M合物包括:(a)100重量份的聚乙烯基體樹脂;(b)0.5?12重量份的極性分子;(c)0.01?1重量份的過氧化物交聯劑;(d)1?10重量份的防腐填料;其中,所述極性分子選自環氧樹脂、聚酯樹脂、異氰酸酯、異氰酸酯低聚物、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低聚物中的一種或多種。提供金屬部件更好的防腐性能,且形成的高聚物層能夠具有粘結力高、耐陰極剝離性能好的特點。
一種熱塑性復合材料機翼油箱盒段及機翼,涉及飛機油箱盒段設計技術領域,包括:壁板單元,所述壁板單元之間相對設置,包括蒙皮和長桁,所述長桁設在所述蒙皮內側;所述壁板單元外側還設有銅網;梁單元,所述梁單元設置在所述壁板單元之間,包括梁緣條和梁腹板,所述梁緣條分別垂直設置在所述梁腹板的上下兩端;肋單元,包括肋腹板和肋緣條,所述肋腹板沿所述長桁和所述梁腹板的內側輪廓設置;所述肋緣條垂直設置在所述肋腹板邊緣處。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不使用緊固件對零件進行連接,不用鉆孔,提高裝配效率,減少零件缺陷風險;不使用加強銅網,減輕結構重量,同時滿足閃電防護要求。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復合材料成型的PMI泡沫模具,該PMI泡沫模具包括PMI泡沫主模體、零件復雜結構部、可粘脫模布和鋼性模具,所述PMI泡沫主模體以聚甲基丙烯酰亞胺泡沫作為材料;所述鋼性模具位于最底部,在所述鋼性模具上設置所述PMI泡沫主模體,所述PMI泡沫主模體上設置一個或數個所述零件復雜結構部,所述鋼性模具和零件復雜結構部表面均粘貼有所述可粘脫模布。該PMI泡沫模具熱變形小、耐高溫、且成本低可快速成型,適于中溫和高溫零件成型工藝。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熱地暖采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石墨烯復合材料遠紅外負離子暖芯電熱地板。在保溫層頂部通過膠層與背面平衡層連接,背面平衡層頂部通過膠層與實木復合板或高密度板連接,實木復合板或高密度板頂部通過膠層與石墨烯納米遠紅外負離子復合纖維導電發熱膜連接,石墨烯納米遠紅外負離子復合纖維導電發熱膜頂部通過膠層與實木復合板或高密度板連接,實木復合板或高密度板頂部通過膠層與裝飾面連接。為了更好的節能和發揮電熱地板要擴展功能的需求,本實用新型采用當今先進的石墨烯原材料,作為發熱體因為石墨烯材料是公認的導電率、導熱率最好的材料,高于碳纖維和碳納米管等電熱材料,其電熱轉換率更高、遠紅外輻射更強。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FRP復合材料與珊瑚混凝土基礎結構體系,包括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包括FRP網格以及設置于FRP網格之間的第一珊瑚混凝土構件,該平臺底部設有若干支撐樁,所述支撐樁包括支撐底座、支撐桿以及固定頭,所述支撐桿包括FRP管,該FRP管內填充有第二珊瑚混凝土構件;所述第一珊瑚混凝土構件和第二珊瑚混凝土構件內均設有珊瑚石和珊瑚砂,所述珊瑚石和珊瑚砂通過水泥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強度高,耐久性好,防腐蝕性強,綜合成本低等優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有機骨架團簇體、復合材料團簇體及制備方法,所述金屬?有機骨架團簇體,是由金屬?有機骨架顆粒組成,所述金屬?有機骨架團簇體的粒徑為1?10μm,整體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所述金屬?有機骨架團簇體的顆粒間孔尺寸為2?80nm,總孔體積為0.5?5.0cm3/g。本發明通過噴霧干燥預先合成的具有不同粒徑分布范圍的金屬?有機骨架顆粒,不受限于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合成所需要的溫度、濃度、反應時間的限制,可以得到大部分金屬?有機骨架團簇體,且顆粒排布緊密,形貌較為均一,適合大規模制備、生產。
本發明提供一種大尺寸復合材料機身壁板裝配定位夾持布局優化方法,其步驟如下:1:選擇壁板上剛度好的區域作為潛在的夾持點;2:對潛在夾持點所在桁位和框位使用二進制整數型變量進行編碼;3:建立有限元模型;4:使用超立方體隨機采樣和有限元分析生成訓練和測試數據集;5:建立壁板最大重力變形和最大Mises應力的BPNN預測模型;6:綜合考慮大型復材機身壁板在裝配夾持定位過程中的變形、應力及工裝成本,以復材機身壁板的許用變形量為約束條件,以應力最小和夾持點數目最少作為優化目標,采用NSGA?II方法尋找夾持布局的最優解集;實現大型復材機身壁板高精度、高性能、低成本裝配夾持定位,在飛機裝配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聚丙烯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聚丙烯樹脂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組合物含有丙烯無規共聚物、抗氧劑、吸酸劑以及任選的爽滑劑;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無規共聚物,所述抗氧劑為0.01?0.2重量份,所述吸酸劑為0.01?0.1重量份,所述爽滑劑為0?0.2重量份。本發明提供的聚丙烯樹脂組合物耐高溫、可高速加工,與紙基材的粘結強度較高,且能夠進行微波加熱,滿足食品包裝需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升混凝土抗裂性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由60?70%碳酸鈣晶種和30?40%碳酸鈣晶須在粉體混合設備內以20?60r/min轉速混合均化制成。本發明將石粉進行化學結晶誘導和物理粒度優化,設計成具有纖維結構和超細結構的復合功能材料,依據不同種類混凝土的技術要求進行合理比例摻配,以此充分發揮本發明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正效應,從塑性階段和硬化服役階段提升混凝土全生命抗裂性能。
低溫復合材料氣瓶設計方法,一、設計鋪層參數;二、利用網格理論計算氣瓶的常溫強度和低溫強度,判斷常溫強度和低溫強度是否滿足要求,若不滿足要求,返回一,若滿足要求,則進入三;三、對氣瓶建立有限元模型,計算氣瓶常溫和低溫工作壓力下內襯的應力狀態、常溫和低溫零壓力下內襯的穩定性,以及低溫工作壓力下纏繞層最外層纖維方向的應力,判斷常溫和低溫工作壓力下內襯Mises應力是否不超過材料的屈服極限;常溫和低溫零壓力下內襯結構是否完整穩定;低溫工作壓力下纏繞層最外層纖維方向的應力是否不大于σd1/n;若是,則氣瓶設計滿足要求;否則,氣瓶設計不滿足要求,需要重新設計。本發明設計全面,能夠保證氣瓶性能滿足要求。
本發明涉及功能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高溫蓄熱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復合材料及其應用以及高溫蓄熱裝置。其中,該方法包括:(1)將碳質粘結劑、碳質導熱組分和無機添加劑進行混合;(2)將步驟(1)得到的混合物料進行模壓;(3)將步驟(2)得到的模壓塊體進行高溫熱處理。該高溫蓄熱材料同時具有高熱導率、高密度和高比熱以及優良的高溫穩定性,能夠適應于更高的使用溫度,以及具有更快的升溫速度。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芴核彎曲型化合物的藍相液晶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芴核彎曲型化合物具有大共軛效應,兼具優異的液晶性和溶解性,化合物的向列相液晶溫域最高可達141℃,化合物的溶解度最高可達40wt%;所述制備方法是將彎曲型的芴類液晶分子按一定比例摻雜到小分子膽甾相母體混晶中,以誘導藍相并拓寬其溫域,藍相溫域最高可達16.7℃;所述芴核彎曲型化合物對藍相體系電光特性的提升有所貢獻。此發明為首例將芴核化合物應用于彎曲型分子穩定藍相液晶,該化合物的合成快速高效,簡單實用,不僅有利于穩定藍相溫域、還可以改善材料的電光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基復合材料榫連接結構高溫強度測試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步驟:(1)特制試驗件加工,確定特制試驗件的尺寸大小,設計試驗件中榫頭尺寸的形狀(2)確定專用夾具結構,通過確定特制試驗件的結構,獲得專用夾具結構形狀的要求。(3)測試結構安裝,在確定的試驗件與專用夾具的基礎上,對測試裝置進行安裝。
一種電介質復合材料電荷注入抑制方法,包括鍍膜步驟、固定步驟,所述鍍膜步驟、固定步驟依次進行,其特征在于,所述鍍膜步驟中,在高壓設備載流體、絕緣材料其中至少一個表面進行鍍膜,所述固定步驟中,將所述高壓設備載流體與絕緣材料進行固定。其有益效果是:在電力傳輸及供配電設備中,涉及到導體同絕緣密切接觸的電力配件,能夠應用該方法作為電荷注入抑制方法,起到延長提高絕緣壽命,達到設備安全運行的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MXene@CS@PDMS三維多孔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并用該材料構筑高靈敏度、高可靠性壓阻式傳感器。方糖微觀孔隙粒度大小合適并且結構較為疏松,利用其為模板,制備得到的PDMS具有三維海綿狀的多孔結構,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形變性。引入MXene@CS@PDMS體系,成功附載MXene后,MXene納米片緊緊粘附在PDMS表面,形成一個可靠的三維導電材料。并且,本發明還通過對制備傳感器過程中的反應參數進行優化,最終獲得了具有良好應力應變的MXene@CS@PDMS復合三維結構。
本發明公開一種用拉擠工藝制造的車用復合材料板簧結構,包括截面固定的板簧本體,中部加載盒,端部連接卷耳,板簧本體由玻璃纖維粗紗機織物和樹脂基并采用拉擠工藝制成,玻璃纖維粗紗機織物和樹脂基添加的質量比為7:2?4,其中拉擠工藝具體是將玻璃纖維粗紗機織物從內抽紗紗架上抽出,經過導紗裝置將紗束牽引至膠槽內進行浸膠,將浸膠完成的玻璃纖維粗紗機織物穿過預固化裝置,然后將預固化完成的產品送入模具口處,經過模具中的預熱區、凝膠區和固化區后,再進行牽引切割后制得成品,本發明提供的板簧本體可以實現批量生產,單件成本比模壓、纏繞和RTM成型的板簧低。
本發明涉及一種硒化錫@碳納米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其解決了現有材料制備方法復雜、成本較高的技術問題,原位生成的硒化錫均勻地分散在碳納米纖維中,所述碳納米纖維直徑在300~400納米。本發明同時提供了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可廣泛應用于電極材料的制備領域。
本發明的優點包括:1)使得各項性能指標靠近約束邊界,提高了結構材料利用效率;2)以屈曲臨界載荷因子最大為目標,同時滿足多種約束條件,并得到層合板鋪層優化順序,為實際工程應用提供初步參考。本發明的復合材料機翼壁板鋪層確定方法,包括:A)建立結構模型和氣動模型;B)明確優化設計的對象;C)確定機翼結構中的目標函數;D)在所述步驟C)之后,施加約束條件(步驟103);E)進行約束調節的分析(步驟104);F)以步驟D)和E)這兩個步驟的結果作為輸入,執行混合優化處理(步驟105)。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包覆的核殼型正極材料、其制備方法及在鋰離子電池的用途。所述的核殼型正極材料包括復合氧化物包覆正極材料形成的內核,以及包覆在內核表面的三維納米網絡復合物外殼。所述方法包括:先將正極材料前驅體與復合氧化物的前驅體溶膠混合分散,并加入一定量聚乙二醇,噴霧干燥后與鋰源混合并高溫反應,得到復合氧化物包覆正極材料形成的內核;然后在所述內核表面包覆三維納米網絡復合物外殼,得到目標材料。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能耗低,制備得到的核殼型正極材料具有優異的性能,采用該核殼型正極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活性材料所制備的鋰離子電池,具有更高的導電性和循環穩定性,綜合電化學性能更優異。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孔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OF)與碳納米纖維(CNFs)材料組成的復合材料,用于金屬鋰負極保護,可以有效解決金屬鋰負極表面鋰枝晶生長的問題,提高鋰負極的循環穩定性,提高采用金屬鋰材料的二次電池的電池性能和安全性。
本發明屬于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硼摻雜有序介孔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活化過硫酸鹽降解有機物的方法。本發明采用蒸發誘導自組裝的方法制備了非金屬硼摻雜有序介孔碳復合催化劑(B?OMC),將其用于活化過硫酸鹽。催化劑投加量為0.1?0.3g/L,過硫酸鹽濃度為0.5–2.0mM,室溫條件下,處理時間為90min,此方法可實現多種有機污染物的高效降解。經檢測,單線態氧(1O2)自由基在該過程中起主要氧化作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CT成像指導下光熱與藥物協同作用的多功能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通過雙親性高分子在自組裝過程中通過疏水?疏水作用將疏水的Cu1.94S與Bi2S3納米晶體包封在其中形成納米復合球,并進一步修飾上抗癌藥物阿霉素得到多功能納米復合球材料,其具有合適的尺寸、高的CT成像效率、優異的光熱轉換效能和充足的藥物負載能力,體外和活體測試實驗均表明該發明對癌細胞有優異的光熱和化學的協同殺傷能力。
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變截面燕尾盲槽加工方法,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所述方法包括:制作粗加工刀具、半精加工刀具和嵌塊;使用所述粗加工刀具去除大余量,形成矩形截面凹槽;使用所述半精加工刀具從所述矩形截面凹槽的截面外側橫向進刀,使刀具最大回轉圓的切線位于所述變截面燕尾盲槽的槽底面輪廓線上,去除所述矩形截面凹槽盲端面及兩側面余量,形成盲端夾角處具有余量的變截面燕尾盲槽毛坯;將所述嵌塊嵌入變截面燕尾盲槽毛坯內,去除所述變截面燕尾盲槽盲端夾角處余量,得到具有變截面燕尾盲槽的工件。本發明提供的加工方法,避免了對盲端的過切;有效地提高了刀具耐用度,降低了生產成本;防止了工件燕尾槽加工過程的崩角。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Ti-Al金屬間化合物層狀復合材料管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鈦合金管材作為內管坯和外管坯,中間填充中間夾層,將內管坯和外管坯兩端部焊合,使內管坯和外管坯之間的環形腔體為密閉的;然后對內管坯和外管坯之間的環形腔體抽真空,將內管坯、外管坯與中間夾層放入模具內,將內管坯內部填滿顆粒介質,并將內管坯、外管坯、金屬中間夾層、模具以及顆粒介質升高到設定溫度,保證金屬中間夾層為固態;通過壓頭向下移動擠壓顆粒介質,使外管坯貼住模具的內壁,然后保壓一段時間S,使內管坯、外管坯與金屬中間夾層接觸界面發生Ti和Al的擴散和反應,生成Ti-Al金屬間化合物。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