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基于碳化鎢碳化鈦碳化鉭固溶體制備硬質合金的方法,所述硬質合金組分按照重量比,包括:碳化鎢碳化鈦碳化鉭固溶體76?85%;鎳粉10?12%;碳化鉬10?12%。本發明經過燒結后,(Ti,W,Ta)Cx?Ni陶瓷具有較高的韌性,所述陶瓷的HV達到12.7?13.9GPa,KIC達到10.5?11.2MPam1/2。
本發明公開一種用于燒結釹鐵硼材料的防氧化處理方法及抗氧化劑。防氧化處理方法為:在氣流磨階段以噴霧的方式將抗氧化劑射入釹鐵硼粉料中,抗氧化劑在氣流磨時即均勻包覆磁粉,然后在空氣條件下密封混粉,空氣氣氛下壓制成型,低真空條件下燒結成坯。所用抗氧化助劑是苯并三氮唑、石油醚;苯并三氮唑、石油醚的體積比例分別為0.05-5%,99.95-95%。通過本發明可以降低對制備環境要求,使得制備簡單易行,達到節能降耗效果,成品磁體具有與非空氣氣氛所制備材料類似的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溫氣冷堆核控制棒用碳化硼多孔陶瓷的制備方法,配比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組分:75~90wt%中位粒徑為0.1~3.0微米的超細碳化硼微粉、5~20wt%直徑1~20微米的碳化硼晶須、0.1~2.0wt%中位粒徑0.1~3.0微米的氮化硼微粉、1~5wt%中位粒徑<3μm的高活性碳粉、水溶性粘接劑0.1?3wt%、脫模劑0?1.0wt%、適量去離子水;以上各組分之和為100%,通過制漿、造粒、燒結、機加工等工藝,從而得到強度得到大幅度提高、能提高高溫氣冷堆核控制棒的可靠性,延長控制棒服役壽命,提高核反應堆安全系數,延長反應堆停堆周期的高溫氣冷堆核控制棒用碳化硼多孔陶瓷。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電機的釹鐵硼磁性材料,其由主相合金與輔相合金混合配置而成;所述主相合金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置而成:鐵64.5~68.5%、硼1.0~1.2%、釹30.2~34.3%、銻0.05~0.4%、鎵0.1~0.4%;輔相合金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備而成:鐵50.8~54.2%、硼0.8~1.2%、釹18.9~21.1%、鈦12.8~16.3%、鑭8.9~11.1%、鈰0.8~1.2%;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制成的釹鐵硼磁性材料,其具有適用于電機的力學性能,并適于電機用磁材易損耗的特點。
一種粉末冶金支座的制造方法,步驟:將鐵、鉻、鉬、錳、鎳、碳及銅按質量百分比混合成混合粉;將上述混合粉在壓機上壓制成密度為6.2~7.2g/cm3的支座生坯;在溫度1000℃~1350℃中進行燒結,燒結的時間為5~180分鐘,在非氧化性氣氛中進行退火;通過擠壓成型機或精整壓機改裝的壓機上進行擠壓,擠壓變形量在直徑方向上大于等于2%;根據尺寸要求選擇性加工,蒸汽處理。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制作工藝簡單,精度高、表面光潔度好,有效消除了鍛造過程中由于在高溫下進行而使模具易產生龜裂的難題,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與傳統粉末冶金工藝相比,產品的密度更高,基本實現表面致密化。
本發明屬于稀土永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該材料主要由主相和晶界相合金按1∶0.005-0.2的重量比混合燒結而成,所述的主相是由R1-Fe-M-B合金、R2-Fe-M-B合金、R3-Fe-M-B合金、R4-Fe-M-B合金、R5-Fe-M-B合金中的任意兩種或兩種以上組成的混合物,其中R1是鐠、R2是釹、R3是鑭、R4是鈰、R5是釔,M選自Co、Nb、V、Mo、W、Cr、Al、Ti、Zr、Cu、Ga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晶界相合金為一種富稀土合金。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壓燒結碳化硼陶瓷防彈片的批量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各種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放入混料制漿設備,各種原料由固態A料和液態B料組成,所述固態A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組分:碳化硼粉75~97wt%,燒結助劑0~15.0wt%,碳源1.0~12.0wt%,粘接劑0.5-6.0wt%,分散劑0.5-6.0wt%,以上各組分重量之和為100%;所述B料為去離子水,所述A料和B料混合球磨或高速攪拌制成漿料,所述漿料的固含量為30~70wt%;所述燒結助劑采用納米級到微米級ZrC、TiC、SiC、AlN、TiB2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該方法具有單爐產能高、自動化程度高、產品無需磨加工、成本低、適宜批量生產等特點,實現了低成本化批量穩定生產。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面心結構復合陶瓷,包括熒光材料和氧化鋁材料,所述熒光材料由第一底面、第二底面和側面組成,所述氧化鋁材料復合于所述熒光材料的第一底面的表面和側面的表面。本申請還提供了面心結構復合陶瓷的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申請提供的面心結構復合陶瓷避免了傳統彌散結構中激光光斑輻照范圍內因不發光的氧化鋁占據大部分面積造成的發光效率下降問題,同時利用高熱導率的氧化鋁陶瓷為熒光陶瓷進行散熱,有利于提升復合陶瓷的發光性能。
本發明屬于電子元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低功耗、高直流偏置磁芯,包括非磁性絕緣基體和分散于非磁性絕緣基體中的磁性納米顆粒。本發明的超低功耗、高直流偏置磁芯,由磁性納米顆粒分散在非磁性絕緣基體中形成;非磁性絕緣基體能有效阻止電子傳導,顯著降低渦流損耗;同時超順磁性納米粒顆具有線性磁化曲線,具有優異的抗直流偏置特性。
本申請涉及釹鐵硼磁材生產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防腐蝕的燒結釹鐵硼磁材及其制備工藝,一種防腐蝕的燒結釹鐵硼磁材包括磁體,磁體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成分:Nd:28~33份、Zr:0.1份~0.3份、Cu:0.1份~0.2份、Co:0.5份~1.3份、B:0.3~0.5份、Ce:0.5~0.7份、Al:0.2~0.8份、Gd:0.2份~0.4份、Fe:55~57份、硅酸鈉:10.2~12.1份,所述硅酸鈉填充于燒結釹鐵硼的孔隙中,增加燒結釹鐵硼磁材的耐腐蝕性,同時還公開了其制備方法,以獲得本申請的防腐蝕的燒結釹鐵硼磁材。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光全波段光催化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材料為納米TiO2/VS4復合材料。本發明方法為一步水熱合成直接得到產物的制備方法,具有操作簡單、環境友好、耗能低等優點;本發明的復合材料是VS4包覆TiO2核殼結構的光催化劑,可以抑制光生電子?空穴的快速復合,提高光催化效率;同時綜合TiO2具有優異的紫外光催化效果和VS4具有優異的可見與近紅外光催化效果,使復合材料最大限度的利用從紫外光到近紅外光的太陽光全波段進行光催化,對于促進自然太陽光光催化技術應用,緩解能源危機以及加強環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用可降解吸收Mg-Sr-Ca系鎂合金植入體及其制備方法。該醫用植入體是有Mg-Sr-Ca系合金制成;按重量百分比計,Mg-Sr-Ca系合金中鍶含量為0-5%,但不包括0,鈣含量為0-2%,但不包括0,可能含有少量的微量元素錳、鋯、錫、稀土和釔中的一種或幾種,按重量百分比計總含量不超過2%,余量為鎂。體內和體外試驗證明,本發明Mg-Sr-Ca系合金植入體無毒,具備良好的組織相容性,是一種可靠的生物醫用植入材料。
一種釹鐵硼磁體的制作方法,其步驟依次為配料、熔鑄、制粉、成型和燒結,其特征在于配料中用GDFE合金替代或部分替換DY,其中GDFE合金為釓鐵合金,DY為金屬鏑。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采用加入GDFE(釓鐵)合金的方式取代現有直接加入金屬GD的方法,其優點在于:首先是由于GDFE合金其熔點低于直接加入GD的熔點,這樣可降低真空感應熔煉時的溫度,從而降低能量消耗,節約了生產成本;再次是,由于GDFE合金是通過電解技術制備的,這個過程是個精密合金的過程,其原材料純度要高于GD,因此在真空感應熔煉時冶煉造渣很少,既給生產工藝簡單化,也為生產高質量的釹鐵硼磁體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一種壓縮機連桿的制備方法,步驟:將鐵粉、0~1%石墨、0~3%銅粉、0.2~1%潤滑劑、0~0.5%粘接劑或/和生坯增強劑混合均勻;成形,成形密度大于6.5g/cm3;在加工設備上進行生坯加工;在燒結爐中進行燒結;根據成品的最終要求進行模壓精整;精加工內孔;在磷化液中進行磷化。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有效解決了壓縮機連桿制造過程中長孔加工效率低的問題,可實現鉆孔后大小頭內孔無毛刺,并可通過精整滿足尺寸要求,提升生產效率。此外,減少了加工液滲入連桿孔隙的風險,避免連桿與軸卡死的情況出現;還大大降低了降低加工成本。
本發明涉及具有周期性孔道結構的氧化鋯陶瓷種植體及制備方法。該氧化鋯陶瓷種植體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的原料包括氧化鋯、氧化鋁、三氧化二釔、二氧化硅、二氧化鈦、聚乙基丙烯酰、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二羥甲基丙酸、環氧樹脂;下半部分的原料包括氧化鋯、氧化鋁、二氧化硅、二氧化鈦、羥基磷灰石、硅酸鈉、聚乙基丙烯酰、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二羥甲基丙酸、環氧樹脂。制備方法包括陶瓷基體粉體的混合、助劑預混、上半部原料配制、下半部原料配制、種植體下半部打印、種植體上半部打印和陶瓷種植體燒結。該氧化鋯陶瓷種植體為上半部分實心、下半部分中空伴有周期性網孔結構,與骨結合強度高,咬合端強度高,抗剪切能力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銅基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的質量百分組成為:石墨烯:0.01~0.5wt%,余量為銅和不可避免的雜質。該復合材料中石墨烯呈片狀分散在銅基體中,每片石墨烯的層數為1~5,石墨烯的拉曼光譜特征峰中包括D峰和G峰,ID/IG的比值為0.01~0.2。本發明制備方法采用二維片狀銅片誘導石墨烯有序分布,并結合高溫還原和碳摻雜修復的手段,控制銅基體中石墨烯的分布和修復石墨烯晶體結構,獲得了導電率≥102%IACS,屈服強度≥250MPa,抗拉強度≥300MPa以及延伸率:20~30%,滿足技術領域對高導電、高強度的性能要求。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用于制造柔輪的高熵合金及柔輪的加工方法,屬于諧波減速器的制造技術領域。所述高熵合金為具有FCC型單相固溶體結構的FeCoCrNiMo0.2C0.1高熵合金。所述柔輪的加工方法為:熔煉FeCoCrNiMo0.2C0.1高熵合金、制備高熵合金粉末、壓制成形、燒結、熱鍛、高溫退火、深冷處理、機加工成形和噴丸強化。本申請制備的柔輪平均晶粒尺寸為3~4μm,抗拉強度超過1200MPa,屈服強度超過900MPa,伸長率超過30%,強塑積超過36000MPa%,具有更高的力學性能和傳動性能,從而提高諧波減速器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磁偏角圓片磁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壓制方向與磁場取向方向平行的成型壓機壓制,毛坯料規格取向方向按一出一設計,一次近終成型。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由于坯料磁化取向方向短,磁場均勻性高,可以降低成型磁場和加工工藝對磁鋼磁偏角的影響,磁偏角合格率高;同時由于粉料填充高度小,粉料填充均勻性好,生坯壓制應力小,可以省卻等靜壓二次壓制過程直接進爐燒結;燒結后毛坯料變形小,外徑尺寸控制精度高,無須套孔、外圓磨和切片工序,加工損耗少,加工效率高,材料利用率可達到90%,2°磁偏角合格率達到99.99%以上,可實現磁偏角免檢,對縮短產品生產周期,降低綜合生產成本有重要作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碳化硼?鋁合金復合板的制備方法,先制備出大厚度碳化硼陶瓷板,之后將陶瓷板與鋁合金直接澆注,使鋁合金在三維空間上對碳化硼陶瓷進行約束和固結,形成鋁包裹碳化硼的一體結構材料。陶瓷板上均勻分布的止裂孔也有利于澆筑過程中液態鋁的流動和貫通,使鋁合金與碳化硼陶瓷的結合更加牢固。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纖維增強的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驟:步驟一、稱取配料進行球磨混合,混合時間為3小時;得到混合料;所述碳纖維表面包覆有鎳層;所述石墨粉粒徑為50um,并且所述的石墨粉經過化學鍍技術處理表面鍍有銅層;步驟二、將所述步驟一制備的混合料在700Mpa的壓力下壓制;得到毛坯;步驟三、將所述步驟二制備的毛坯進行二期燒結,得到燒結后的合金塊;步驟四、將所述步驟三處理后的合金塊進行熱處理;得到本發明所述的碳纖維增強的銅基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銅基復合材料不僅具有優良的自潤滑性能,而且耐磨性能和力學性能特別優秀。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寬禁帶半導體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屬于半導體制備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寬禁帶半導體器件中易受熱膨脹影響的問題。本寬禁帶半導體器件包括使用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為襯底的芯片和使用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底座,并在所述的底座上設有放置芯片的凹槽結構。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作本寬禁帶半導體器件的方法。本發明的寬禁帶半導體器件的芯片襯底和底座均采用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制成,能夠達到快速散熱的目的;同時由于熱膨脹系數和散熱系數基本相同,因此不需要在底部或者附屬配件上增加調整熱膨脹系數的各種材料,極大的簡化了寬禁帶半導體器件結構,減小了熱膨脹的影響,提高了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高矯頑力燒結釹鐵硼磁體及其制備方法,它包括主相和晶界添加相,所述的主相包括低HA主合金和高HA主合金。本發明采用高磁晶各向異性場HA和低HA兩種主合金作為主相在燒結及熱處理過程中使重稀土元素從高HA相向低HA相擴散實現矯頑力的初步提高;同時可控制合金成分及制備工藝,提高磁體中Nd2Fe14B相的含量,保證磁體具有高的磁能積。而晶界添加相能夠進一步實現晶粒表面磁硬化提高矯頑力,并優化顯微結構,進一步提高矯頑力。本方法兼具傳統雙合金法及單合金晶界添加法的優點,提供一種操作簡單,適用于大批量生產超高矯頑力高剩磁燒結釹鐵硼磁體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溫度穩定性良好的釹鐵硼磁性材料,其由主相合金與輔相合金混合配置而成;所述主相合金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置而成:鐵64.5~68.5%、硼1.0~1.2%、釹30.2~34.3%、釓0.05~0.4%、鋁0.1~0.4%;輔相合金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備而成:鐵50.8~54.2%、硼0.8~1.2%、釹18.9~21.1%、鋯12.8~16.3%、釤8.9~11.1%、銅0.8~1.2%;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制成的釹鐵硼磁性材料,其可具有較好的溫度穩定性。
一種金屬螺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螺桿以含鉻鉬的合金鋼棒作為螺桿芯棒(1),在螺桿芯棒(1)的外周通過燒結法包覆有一層多元硼化物基金屬陶瓷層(2):所述多元硼化物基金屬陶瓷層(2)為Mo2FeB2-Fe基金屬陶瓷層或Mo2NiB2-Ni基金屬陶瓷層或WCoB-Co基金屬陶瓷層。其制作方法為:將螺桿芯棒放入包套中,并在螺桿芯棒和包套的間隙內部填充配比好的原料粉末;將包套整體放入密封容器中并抽真空;在密封容器燒結,再對多元硼化物基金屬陶瓷層經精加工制得金屬螺桿。本發明中多元硼化物基超硬雙金屬螺桿或金屬螺桿具有綜合成本較低、制作工藝簡單、使用壽命長和適于產業化等優點,可替代目前廣泛使用的經過滲氮、噴焊、澆鑄等處理的螺桿。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加工邊角料再生稀土永磁的制備方法,將預處理好的加工邊角料,和一定比例的釹鐵硼新料合金鑄片,加入氫碎爐中進行混合除潮預加熱,預加熱會加速初始吸氫反應速率,混入的新料合金鑄片會優先吸氫,其吸氫反應過程放熱,會加速加工邊角料吸氫反應,完成氫碎后低溫快速脫氫,使得混合粗粉氫含量達到1000?10000ppm,這利于氣流磨磨粉效率的提升,以及獲得更優異的粒度分布。氣流磨后的細粉中,殘留有較高的氫含量,會在后續的燒結過程中,會形成一個氫還原氣氛,奪走加工邊角料中帶入的高氧,使得不需要過量添加稀土元素,來稀釋加工邊角料帶入的高氧,可使得再生磁體可以獲得更高的磁性能。
一種提高燒結釹鐵硼磁體矯頑力的制造方法,在不改變燒結釹鐵硼磁體原有組成配比基礎上,通過改變磁體澆鑄的速凝工藝的參數,進行二次氣流磨,使磁體顆粒平均粒度≤2.5um,采用低溫燒結控制在1020-1035℃燒結3.5-5.0小時后,在450-600℃進行4-6小時的時效處理,速凝澆鑄和二次氣流磨技術后磁體粉末粒度下降,表面活性增加,容易燒結致密,結合低溫燒結既能保證磁體致密性,又能防止晶??焖匍L大,提高磁體磁性能,矯頑力平均提高2-3kOe,使磁體性能價格比顯著提高。
本發明屬于陶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3D打印高強度ZTA陶瓷基片材料與制備工藝。該3D打印高強度ZTA陶瓷基片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數計算的組分:ZTA粉體100份、氧化鋯粉體4?35份、光固化樹脂40?60份、光引發劑0.05?1.0份、分散劑10—20份、燒結助劑0.5?5.0份、支撐材料0.1?3份;所述ZTA粉體粒徑為100nm?5000nm,所述氧化鋯粉體粒徑為100nm?1000nm;相應的制備工藝,包括陶瓷基體粉體混合、樹脂混合液制備、ZTA陶瓷漿料預混、ZTA陶瓷漿料配置、ZTA陶瓷漿料打印和ZTA陶瓷坯體燒結。該組分的配置的陶瓷材料結構均勻,強度高;操作簡單,打印后ZTA陶瓷致密性高,不易開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低剩磁溫度系數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稀土永磁材料的組份為LR,HR,Co,M,B和Fe;各組份重量百分比為:LR和HR總重量為:29~33%,Co:10~22%,M:0.75~2.5%,B:0.85~1.05%,余量為Fe;其中,LR選自Pr和Nd中的一種或兩種,HR選自Dy,Tb和Ho中的任意兩種,M選自Al,Cu,Ga,Zr,Nb,Ti,Si,Ge,Sn和Gd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本發明制得超低剩磁溫度系數的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降低剩磁溫度系數至?0.06%/℃左右,同時又保持高的內稟矯頑力,尤其是在溫度穩定性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可以拓展燒結釹鐵硼材料的應用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復合材料制備方法、電池正極、電池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材料制備方法、電池正極、電池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富鋰材料與鎳鈷錳酸鋰材料混合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富鋰材料質量占比50%?80%,所述鎳鈷錳酸鋰材料質量占比20%?50%;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硝酸,加熱并保溫;加入檸檬酸,靜置;干燥;分段燒結,得到所述富鋰?鎳鈷錳酸鋰復合材料。本發明采用富鋰材料與鎳鈷錳酸鋰材料復合的技術,使用兩種材料復合后,結合了兩種材料的優點,制造的動力電池比能量高,循環壽命好;本發明所采用的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制備環境無須十分苛刻,生產制造更簡單。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