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提高燃燒效果的無煙無臭回轉窯焚燒爐,涉及焚燒爐技術領域,具體包括爐體和二次燃燒室,所述爐體包括傾斜底座、與傾斜底座頂部活動連接的外殼和與外殼內腔活動連接的內網殼,所述傾斜底座一端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進料斗,所述進料斗的另一端與內網殼一端的內腔活動連接。該提高燃燒效果的無煙無臭回轉窯焚燒爐,通過外殼和內網殼的設置,爐體在轉動過程中,物料燃燒時產生的灰渣能夠通過內網殼上的網孔掉落在外殼的內腔內,把灰渣與物料分離,物料能夠充分的與空氣接觸,便于物料的燃燒,且灰渣中的熱能能夠對物料進行烘烤,便于物料的燃燒,降低該焚燒爐的產煙量。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逆推式翻料爐排結構及垃圾焚燒爐,翻料爐排結構包括若干縱向交錯設置的固定爐排片和滑動爐排片;其中,所述滑動爐排片的頂端與所述固定爐排片的中后端交錯重疊且所述滑動爐排片位于所述固定爐排片的上方,所述滑動爐排片固定在滑動架上,爐排縱向上分為前后兩個滑動架,前后兩個滑動架分別通過驅動系統控制,從而帶動滑動架運動,還包括設置在爐排片底部的滾動支撐單元,每個滑動爐排片底部單獨設置有一個所述滾動支撐單元。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逆推式翻料爐排結構能夠減緩因托輥磨損而導致爐排片整體下沉以及驅動桿下沉導致密封失效等因此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余熱發電垃圾焚燒爐的電氣控制柜,涉及電氣控制柜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柜體和降溫裝置,柜體內固定有隔熱板,隔熱板將柜體分隔為電氣腔和安裝腔,降溫裝置包括出風殼、進風殼、水箱、鼓風機和降溫管組件。本實用新型通過進風殼、第三管道能夠將電氣腔內的氣體轉移至銅管內,通過銅管能夠將氣體內的熱量轉移至水箱內的水或冷卻液中,冷卻后的氣體通過鼓風機、第一管道和出風殼能夠將氣體循環至電氣腔內,通過在水箱底部設置半導體制冷片,能夠對水箱內的水或冷卻液進行冷卻處理,能夠高效的對電氣腔進行散熱降溫處理,避免柜體溫度較高造成電子元件和線束容易損壞和使用壽命過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五塔式RTO蓄熱焚燒爐組合余熱回收裝置,涉及五室RTO廢氣焚燒領域,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第一噴淋塔,所述第一噴淋塔連接有廢氣加溫箱,所述廢氣加溫箱一側通過第一離心式風機連接有五塔式RTO,所述五塔式RTO的出氣管連接有冷卻廢氣箱,所述冷卻廢氣箱通過第二離心式風機連接有第二噴淋塔,所述第二噴淋塔連接有煙筒,所述冷卻廢氣箱上設有冷氣管,將RTO排出的高溫氣體降溫,保護噴淋塔,延長噴淋塔使用壽命。(ESM)同樣的發明創造已同日申請發明專利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含氟焚燒爐爐內溫度變送器安裝結構,包括焚燒爐主體、外套管、感溫金屬套管、溫度變送器和第二法蘭,所述外套管固定密封安裝在焚燒爐主體上,所述外套管外部具有第一法蘭,所述溫度變送器置于感溫金屬套管內,所述感溫金屬套管外端具有第三法蘭,所述第三法蘭螺接固定安裝在溫度變送器上,所述第三法蘭左側面上固定安裝有密封圈。能夠避免溫度變送器與焚燒爐內的含氟煙氣接觸,延長溫度變送器的使用壽命,按計劃更換感溫金屬套管,能達到計劃更換感溫金屬套管而非更換溫度變送器的目的,避免緊急停車造成經濟損失。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耐火澆注料的可拆卸焚燒爐爐頂結構,該爐頂鋼結構包括由上到下依次連接的燃燒器、爐膛以及排渣口,且爐膛與集箱連接,所述爐膛的四周分布有輔助噴槍孔,且輔助噴槍孔和燃燒器內部的主燃燒器均通過法蘭連接口連接在可拆卸的爐頂鋼結構上,可拆卸的爐頂鋼結構下部襯有多層耐火材料和耐火澆注料。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帶耐火澆注料的可拆卸焚燒爐爐頂結構,通過采用的可拆卸式爐頂結構,使得大面積的爐頂耐火材料的施工得以便捷,更使得爐頂部分可以實現備件預制,當在用的爐頂需要維修耐火澆注料時,可以很快的拆掉舊的,更換上預先制作好的爐頂,大大縮短停爐時間,顯著提高焚燒爐的利用率。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焚燒爐尾部除塵脫硫脫硝余熱利用裝置,包括: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包括捕集和回收煙氣中的物料粒子、塵土粒子的除塵組件、用于除去煙氣中酸性物質的脫酸組件、用于除去煙氣中氮氧化物的脫硝組件和用于排出煙氣的煙囪;將煙氣中熱量循環利用的調溫裝置。本申請的一種焚燒爐尾部除塵脫硫脫硝余熱利用裝置,利用間接換熱原理,將自身煙氣中的余熱循環利用,將煙氣本身的溫度從53℃左右提高到180℃左右,提高了鍋爐系統的整體熱效率,能夠滿足脫硝組件的操作溫度需要,從而減少采用外來熱源加熱煙氣,同時減少了脫硫前降溫產生的廢水處理量,設備緊湊,并減少了系統的復雜性,帶來更好的使用前景。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垃圾焚燒爐排的新型矩陣式流量監測,屬于垃圾焚燒排放技術領域。一種用于垃圾焚燒爐排的新型矩陣式流量監測,包括煙道,所述煙道底部設有吸風口,所述煙道位于吸風口上方的內壁設有吸風組件,且吸風組件上方設有矩陣式監測組件,所述矩陣式監測組件頂部連接有控制電路,且控制電路遠離矩陣式監測組件的一端連接有電動轉動軸,所述電動轉動軸同軸連接有擋板;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垃圾焚燒排放后煙塵的測量以及分類排放的問題,避免了因煙塵過多而導致排放效果不佳以及垃圾焚燒時產生有害物質的情況發生,針對不同的垃圾進行不同的排放標準,有利于后期對煙塵的處理以及對環境的保護,有效提高資源可利用回收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塔除垢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焚燒爐煙氣反應冷卻塔底部形變除垢裝置,包括塔體,所述塔體的內壁固定安裝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內部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外壁的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電推桿,所述電推桿的右端固定連接有擋板,所述擋板遠離電推桿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塊。本實用新型通過電推桿、集水池、轉軸、連接組件和刮板之間的配合,利用連接組件的設置,實現了固定塊與卡合塊的連接作用,達到了刮板的安裝效果,有效地解決了刮板的更換問題,采用改變連接組件與卡合塊的連接方式,簡化了刮板的拆裝步驟,及時對損壞刮板的更換,保證刮板對集水池內壁污垢刮下的作用,從而提高了冷卻塔底部的清洗效果。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垃圾焚燒爐產生的飛灰螯合固化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中開設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設置有第一擠壓球、第二擠壓球、固定柱和往復絲杠,所述殼體的頂端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設置有攪拌電機,所述往復絲杠上轉動連接有滑塊,所述往復絲杠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限位塊,所述滑塊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多個固定桿。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往復絲杠、第二攪拌架和滑塊,啟動攪拌電機,使往復絲杠轉動,往復絲杠對熔鹽和飛灰轉動攪拌,同時,往復絲杠帶動滑塊上下往復運動,從而使第二攪拌架上下往復運動,第二攪拌架對熔鹽和飛灰上下往復式擠壓攪拌,攪拌更加充分。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處理吸附有機廢氣的活性炭的焚燒爐,包括爐體,爐體的內部轉動連接有主轉桿,主轉桿的兩端外側固定安裝有轉動環,兩個轉動環之間固定安裝有四根副轉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設置的焚燒框內部篩板的作用,使得焚燒框能夠對不同大小的活性炭進行分篩處理,且由于焚燒框的轉動,使得爐體能夠進一步對活性炭進行充分的焚燒操作,還通過分篩孔的作用,使得焚燒框內不同位置的活性炭均能夠得到煤油管的輔助燃燒操作,從而使得整體的活性炭焚燒更加的充分,還通過設置的焚燒格柵能夠對分篩孔過濾后的小顆?;钚蕴拷德渲练贌駯胚M行進一步的充分焚燒,繼而提高了整體焚燒爐對活性炭焚燒的完全性和焚燒效率。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業垃圾焚燒爐排煙管尾氣除塵凈化裝置,具體涉及環保技術領域,所述排煙管內部設置有用于凈化焚燒爐煙氣的凈化組件,所述排煙管內壁開設有多個用于穩定凈化組件的導向槽,所述限位板設置在導向槽頂部,濾芯表面開設有多個便于煙氣附著在活性炭上的連通孔,多個連通孔繞濾芯軸線均勻分布,濾芯底部開設有兩個用于固定塞柱的限位孔,塞柱與濾芯內壁滑動連接,塞柱靠近限位孔的兩側開設有與之匹配的安裝槽,安裝槽槽底固定連接有用于驅動固定塊運動的復位彈簧,復位彈簧遠離安裝槽的一端與固定塊固定連接,塞柱得以離開濾芯,對濾芯內的活性炭進行更換,可以有效凈化工業垃圾焚燒產生的煙氣,且可以快捷更換組件,節省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垃圾焚燒爐用具有垃圾壓縮功能的進料系統,包括架體、壓縮裝置、推料裝置,所述推料裝置設置于所述壓縮裝置的下方,所述壓縮裝置包括前側板、后側板、壓板、側板,所述壓縮裝置處于初始狀態時,所述前側板、后側板,壓板、側板圍成上部開口的腔體;所述推料裝置包括底座、推桿、滑動塊,所述底座呈槽狀,所述推桿與所述滑動塊相連接,所述滑動塊沿所述底座滑動,所述壓縮裝置處于壓縮狀態時,所述壓板與所述底座形成垃圾輸送空腔。本實用新型中,利用壓板、前后側板和側板形成的壓縮裝置將醫療廢物壓縮均勻,再利用推送裝置將壓縮均勻的醫療廢物送入焚燒爐,達到進料均勻且通暢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爐排式垃圾焚燒爐耐火磚側墻防內塌陷結構。所說的爐排式垃圾焚燒爐耐火磚側墻防內塌陷結構是通過采用耐火磚砌墻,并砌筑成為球拱內凹結構,球拱相對于爐膛為內凹,相對于爐壁為外凸,所采用的耐火磚為楔形磚,由于磚為楔形磚,高溫時受到空氣抽吸而“拔出”時受到磚的大端的相互擠壓而無法拔出,從而避免“鼓包”,防止內塌陷,大幅度提高了側墻的服役穩定性,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本實用新型專利涉及一種旋風火焰和廢物翻滾的回轉焚燒爐成套裝置,其在回轉窯內部設置耐火材料內襯徑向螺旋臺階結構,臺階磚型長度比普通的磚型長度長1.1?1.5倍,單環耐火磚錯縫排列,每個臺階型錯開位置,多環臺階結構錯位后形成螺旋形狀。沿回轉窯圓周周圍切向均勻設置4?8個火焰噴嘴,斜向窯內噴射火焰和氣流。這種結構能夠防止廢物團聚、滑移,提高回轉窯內的熱能交換效率,且多束切向氣流能形成旋轉的渦流氣體流場,使得火焰和物料獲得充分的攪拌,提高火焰和物料的熱交換效率,回轉式焚燒窯爐節能20~40%。
本發明公開了垃圾焚燒發電系統和方法,系統包括:垃圾坑具有垃圾入口、干垃圾出口和垃圾滲濾液出口;厭氧罐具有垃圾滲濾液入口和沼氣出口,垃圾滲濾液入口與垃圾滲濾液出口相連;焚燒爐具有干垃圾入口、煙氣出口和灰渣出口,干垃圾入口與干垃圾出口相連;余熱鍋爐具有煙氣入口、給水口和第一過熱蒸汽出口,煙氣入口與煙氣出口相連;沼氣過熱器具有沼氣入口、第一過熱蒸汽入口和第二過熱蒸汽出口,第一過熱蒸汽入口與第一過熱蒸汽出口相連,沼氣入口與沼氣出口相連,沼氣在沼氣過熱器中燃燒對第一過熱蒸汽進行加熱,從而得到第二過熱蒸汽;高速汽輪機具有與第二過熱蒸汽出口相連的主汽入口;發電機與高速汽輪機相連。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氰酸酯生產中揮發性有機廢氣的處理裝置,屬于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包括除塵機構、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脫水塔、焚燒爐、主風機和煙囪,除塵機構主要包括倉體、袋籠和噴吹機構,噴吹機構包括氣包和噴嘴,有機廢氣內的粉塵等大顆雜質經布袋的阻擋而停留在布袋的表面,通過噴吹機構噴吹高壓氣體,引起袋籠外側附著的粉塵等大顆粒雜質的脫落,脫落的粉塵等大顆粒雜質由倉體底部收集;第一吸收塔內部的吸收液為鹽酸,第一吸收塔用于吸收三乙胺;第二吸收塔內部的吸收液為去離子水,第二吸收塔用于吸收異丙醇;脫水塔用于輔助后續的焚燒爐;焚燒爐用于處理廢氣中的剩余有機物質,最終經煙囪排出。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垃圾焚燒供電技術領域的一種基于垃圾焚燒的供電設備,包括有垃圾焚燒爐,所述垃圾焚燒爐頂部為開口,所述垃圾焚燒爐的頂部開口上安裝有受熱爐,所述受熱爐的底面為弧面,所述受熱爐的頂部連接有排汽管,所述排汽管上連接有蒸汽發電裝置,所述排汽管的另一端連接有冷卻水箱,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受熱爐,能夠高效接收垃圾焚燒產生的明火熱量,產生大量的水蒸氣用以發電,設置的金屬銅棒,能夠提升換熱效率,通過設置的換熱管、預熱水箱等結構,能夠利用煙氣中的熱量對補充水進行預熱處理,減少了熱量浪費,通過設置的冷卻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再熱器的爐排垃圾焚燒Π型鍋爐,包括焚燒爐排、Π型煙道、三級過熱器裝置、兩級再熱器裝置、省煤器和鍋筒;在Π型煙道的一端連通設有焚燒爐排,且在Π型煙道的正上方設有鍋筒;在Π型煙道的內部水平位置處交錯串聯設有三級過熱器裝置和兩級再熱器裝置,鍋筒的輸出端與三級過熱器裝置的輸入端連通,且三級過熱器裝置的輸出端通過汽輪機高壓缸與兩級再熱器裝置的輸入端連通,兩級再熱器裝置的輸出端與汽輪機低壓缸密封連通;在Π型煙道的內部豎直位置處設有省煤器,且省煤器設于遠離焚燒爐排一側。本實用新型摒棄傳統而復雜的煙氣擋板,鍋爐整體結構布置合理,性能簡單、可靠穩定,有效提高了垃圾焚燒電廠的運行效率。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垃圾焚燒發電用的熱力發電裝置,包括底板、減速箱、電機、擠壓機構和垃圾焚燒爐,所述底板的頂端左側固接有減速箱,所述減速箱的左側固接有電機,所述底板的頂端安裝有擠壓機構,所述擠壓機構的頂端安裝有垃圾焚燒爐,所述擠壓機構的頂端左側安裝有噴水機構,所述擠壓機構的頂端右側安裝有調節機構。該垃圾焚燒發電用的熱力發電裝置通過擠壓機構和調節機構的配合工作,可以對從垃圾焚燒爐排出的爐渣進行擠壓,使爐渣板結成塊,便于后續對爐渣進行運輸,通過噴水機構中水箱、注水口、水泵、輸水管、托塊和噴頭的配合工作,可以向爐渣噴射水流,增強爐渣的粘合性,便于對爐渣進行塑形,并且可以減少揚塵。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垃圾焚燒一次風系統,包括垃圾倉進氣裝置、鍋爐房抽氣旁路裝置、垃圾焚燒爐和供氣三通管道。供風三通管道設置有N個,其中,N≥5;每個供風三通管道均包括垃圾倉進氣管道、鍋爐房抽氣管道和供氣總管。垃圾倉進氣管道均連接設置在垃圾倉進氣裝置上,鍋爐房抽氣管道均連接設置在鍋爐房抽氣旁路裝置上。垃圾焚燒爐設置有N個爐排段;每個爐排段上均連接設置有一個供氣總管。本垃圾焚燒一次風系統能夠在現有供氣管路的基礎上增設抽氣旁路系統,能夠通過抽氣旁路的冷卻風和垃圾倉熱風混合來調節一次風溫度,同時保證垃圾焚燒爐中各單元均能夠單獨進行溫度控制,使得一次風溫度調節更加方便快捷。
本實用新型屬于焚燒爐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垃圾焚燒行業翻動拉桿桿端組件。本一種垃圾焚燒行業翻動拉桿桿端組件包括:翻動拉桿桿端本體;所述翻動拉桿桿端本體開設有通孔;關節軸承,嵌設在通孔內,以通過銷軸與翻動軸連接。本一種垃圾焚燒行業翻動拉桿桿端組件,通過在翻動拉桿桿端本體開設通孔,在通孔內設置關節軸承,以通過銷軸與翻動軸連接,從而實現翻動拉桿桿端組件與翻動軸的可靠連接。本翻動拉桿桿端組件的新結構設計縮小了尺寸,避免了與翻動軸干涉,不易造成相關部件的磨損以免影響焚燒爐排的運行。減少檢修翻動拉桿的工時。使得翻動爐排片成為現實,使得焚燒爐排適應中國具有高水分、低熱值特點的垃圾處理要求。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焚燒裝置及焚燒系統。該焚燒裝置包括焚燒爐和燃燒器,焚燒爐具有進料口,燃燒器具有出料端,出料端連通于進料口設置;出料端設置有第一廢氣噴口、壓縮空氣噴口和第二廢氣噴口,壓縮空氣噴口和第二廢氣噴口均為環形,第一廢氣噴口位于第二廢氣噴口內側,壓縮空氣噴口位于第二廢氣噴口外側,壓縮空氣噴口內部均勻排列設置有霧化噴槍。通過該燃燒器,使得從第一廢氣噴口進入焚燒爐的高熱值廢氣能夠混合含氧廢氣以及壓縮空氣,形成中心剛性火焰,且廢液霧化后形成足夠分散的細小液滴,能夠加速焦油中重組分的分解,有利于焦油中有機鹽向無機鹽有點轉化,提高了焦油的焚毀效率和去除率,避免爐膛結焦和燃燒波動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移動式垃圾焚燒處理設備的進料翻轉裝置,包括移動底板、焚燒爐、保溫蓋、鏟斗和轉動桿,所述移動底板頂端左側固定安裝有焚燒爐,所述焚燒爐頂端安裝有保溫蓋,所述移動底板頂端中間位置轉動安裝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頂端安裝有鏟斗,所述移動底板頂端開設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內部對稱開設兩個滑槽,所述液壓推桿環形側面上對稱固定安裝兩個滑塊,且滑塊滑動安裝在滑槽內部。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通過液壓推動工作推動轉動桿轉動,進而帶動鏟斗翻轉進行上料,同時能夠通過轉動桿擠壓條形桿,條形桿移動通過推桿帶動封板一移動,還能夠通過電動推桿工作推動封板二移動,進而便于鏟斗內部的垃圾倒出。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降低熱量散失的含硫尾氣燃燒爐,包括支柱、冷卻塔、焚燒爐和轉化組件;還包括:冷卻塔,其設置于所述支柱上方;所述冷卻塔包括:外殼,其垂直設置于所述支柱上端,所述外殼下端設置有出酸口,所述出酸口下方設置有閥門,所述出酸口上方設置有焚燒爐;所述焚燒爐包括:爐體,其設置于所述出酸口上方,且爐體與外殼構成一體化結構,所述爐體右側設置有進氣管,且進氣管貫穿外殼和爐體,所述進氣管外圍設置有防護層,所述爐體上端設置有出氣口。本實用新型通過各部分零件之間配合,使得設備在對含硫尾氣進行處理時,降低了燃燒尾氣時的熱量散失,也可以對燃燒后的廢氣進行進一步處理,避免了廢氣污染。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污泥干化焚燒設備余熱利用系統,包括焚燒爐、空氣預熱器、余熱鍋爐、汽輪機、濕泥倉、污泥干化機和加熱器;焚燒爐的煙氣出口與空氣預熱器的煙氣入口連接,空氣預熱器的煙氣出口與余熱鍋爐的入口煙道連接,余熱鍋爐的蒸汽出口與汽輪機的蒸汽入口連接;汽輪機的排汽口連接管路通入濕泥倉,使乏汽進入濕泥倉并加熱濕污泥;汽輪機的抽汽出口與污泥干化機的氣體入口連接;濕泥倉的濕泥出口與污泥干化機的濕泥入口連接,污泥干化機的干污泥出口與焚燒爐的焚燒料入口連接;加熱器的進水口與污泥干化機的冷凝水出口和濕泥倉的冷凝水出口同時連接,加熱器的熱水出口與余熱鍋爐的進水口連接。熱量多次回收利用,節約能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二次循環處理的VOC廢氣處理裝置,包括第一氣泵,所述第一氣泵的外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防腐連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防腐連接管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焚燒爐,所述焚燒爐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點火器,所述焚燒爐的右側開設有第一排氣口,所述第一排氣口固定連接有第二防腐連接管的一端。該可二次循環處理的VOC廢氣處理裝置,通過空氣質量檢測儀檢測是否達標,空氣質量檢測儀將數值傳至單片機,單片機控制驅動電機工作,驅動電機帶動螺紋管轉動,螺紋管帶動螺紋桿左右滑動,螺紋桿帶動擋板左右移動,當氣體指標合格時,驅動電機帶動擋板插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通氣管道中的氣體從第三排氣口中排放。
一種垃圾焚燒發電的預處理裝置,屬于垃圾回收處理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破碎裝置和瀝水裝置,破碎裝置底部與瀝水裝置連通,垃圾處理焚燒爐的煙道出風口與瀝水裝置連通,待預處理垃圾從破碎裝置進行破碎處理后,進入瀝水裝置,經垃圾處理焚燒爐初步處理后的高溫煙氣通過煙道出風口吹入瀝水裝置內部,對破碎處理后的待預處理垃圾進行吹水烘干。本實用新型研發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垃圾粉碎裝置粉碎后的垃圾沒有經過麗水和烘干,帶有大量的液體,導致不利于焚燒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熱風為焚燒爐產生的煙氣,尾氣處理后的煙氣還是具有一定的高溫,本實用新型充分的利用了煙氣的剩余的溫度和泵抽出煙氣時產生的吹力,使整個裝置更加綠色可循環。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急垃圾焚燒裝置,包括集成于移動設備上的進料裝置、焚燒爐、SNCR裝置、急冷箱、噴射裝置、袋式除塵器和引風機,所述進料裝置與焚燒爐的進料口相連,所述焚燒爐的高溫煙氣出口通過高溫煙道與急冷箱的煙氣進口連接,所述急冷箱的急冷出口通過低溫煙道與袋式除塵器的進氣口連接,所述袋式除塵器的出氣口與引風機連接,所述SNCR裝置的尿素噴射口與高溫煙道相連,所述噴射裝置的出口與低溫煙道相連。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設備布局合理,響應快速,無需現場安裝和調試即可立刻開展焚燒工作,焚燒過程中只需提供水源、柴油和尾氣處理所需廢棄即可正常使用,對基建要求低,投入成本低。另外,在急冷箱內設置污水循環噴槍來利用急冷箱內未霧化的水,使得設備運行過程中無污水產生,適用于配套設施不完備的應急現場。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有色金屬固/危廢處置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