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SiO2/蛋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制備的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無定型SiO2塊體的制備;(2)SiO2/蛋白復合材料的制備:將步驟(1)所得的預制塊體作為珠核植入褶紋冠蚌的外套膜和殼體之間,再將褶紋冠蚌置于淡水中養殖,經30-90天后取出該褶紋冠蚌,得到包覆有珍珠層的珠核,除去該珠核外表面的珍珠層,得到SiO2/蛋白復合材料。由于采用純生物系統環境,該SiO2/蛋白復合材料的合成過程均在常溫常壓下進行,經生物礦化后得到了類陶瓷致密化結構,SiO2顆粒和蛋白質在納米尺度上分布均勻,使其力學性能得到提高,且結晶穩定性良好。
本申請提供一種高導熱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石墨?鋁金屬復合材料,其包括:S1,在鋁箔上均勻散布鋁粉,形成鋁箔?鋁粉復合層;鋁箔?鋁粉復合層的厚度為0.1mm~1mm;S2,將鍍銅石墨粉平鋪在鋁箔?鋁粉復合層的鋁粉的表面上,形成鋁?石墨復合層;鋁?石墨復合層的厚度為0.5mm~2mm;S3,將多層鋁?石墨復合層結構進行層層堆疊并熱壓燒結,形成石墨?鋁金屬復合材料。該方法通過優化界面結合改善石墨和鋁的界面結合問題,同時嚴格控制各組分的質量和體積分數比例,將石墨?鋁復合材料的可加工性能大大提升。
本申請涉及一種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及其設計方法,先根據最緊密堆積模型確定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不同配合比時各固體組分的級配分布狀態,形成多組不同組成的基體;改變各組基體中細長纖維的摻量,在滿足抗壓強度的條件下選擇細長纖維摻量最低的一組基體作為優選組,采用細短纖維部分取代優選組中的細長纖維,測定不同取代率時的抗折強度,根據優選組對應的細長纖維摻量、滿足抗折強度的取代率確定細長纖維和細短纖維的優選摻量,按確定的優選組配合比、細長纖維和細短纖維的優選摻量制備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本申請為確定纖維的合理摻量提供了科學簡單的方法,以避免過量使用纖維造成浪費以及纖維摻量過少導致復合材料強度不足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醫用口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1)按重量份分別稱取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30~50份、聚乳酸20~30份和聚丙烯30~40份進行充分混合,得混合物A;(2)將步驟(1)中的混合物與1?4份的抗靜電劑、0.5?2份的抗菌劑進行共混,然后通過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得到共混物;(3)將步驟(2)中共混物進行真空干燥,干燥后的共混物通過螺桿擠壓機加熱、熔融、擠出、拉伸、冷卻、自粘合形成無紡布;(4)對步驟(3)得到的無紡布的一側噴涂防輻射層,最后放入干燥箱內干燥定型;本發明制備的醫用無紡布復合材料既有抗菌性,又能防輻射、抗靜電性能,主要應用于醫用口罩的制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丙烯復合材料,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聚丙烯100份;脂肪酸鋅1?5份;其中,脂肪酸鋅的分子量為900?1500。通過在聚丙烯復合材料中加入分子量為900?1500的脂肪酸鋅,其在樹脂基體中和小分子氣體、易揮發有機物發送螯合作用,即使受熱也不易揮發出來,起到降低聚丙烯復合材料VOC的作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低黏度柔性復合材料分散劑的制備方法以及由方法制得的低黏度柔性復合材料分散劑。該低黏度柔性復合材料分散劑的制備方法的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將下述各組分混合;以原料總量為1000質量份計,各組分的用量為:交聯型聚合物165?280質量份、降粘型聚合物215?305質量份、其余為水。
本發明涉及一種Fe2O3層狀納米陣列、具有層狀結構的Fe2O3/PPy柔性復合材料及其二者的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材料領域。該Fe2O3層狀納米陣列利用特定規格的ZnO納米棒模板作為原料制備,該Fe2O3/PPy柔性復合材料采用氣相原位化學聚合法復合Fe2O3層狀納米陣列和PPy得到。氣相原位聚合方法更為簡單、易實現,可控性較好。Fe2O3層狀納米陣列具有特殊的層狀結構,具有比表面高和離子擴散路徑短的優點。相應制備得到的Fe2O3/PPy柔性復合材料具有高比電容和優異的循環性能,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在能源領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MnO2/Ni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產品,屬于MnO2薄膜技術領域。方法包括:S1制備濃度為9×10?4mol/L~3.6×10?3mol/L的高錳酸鉀溶液;S2向所述高錳酸鉀溶液中加入硫酸,獲得同時包括高錳酸鉀和硫酸的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硫酸的濃度為1.35×10?4mol/L~9×10?4mol/L;S3在常溫常壓下,將潔凈的金屬Ni浸漬在所述混合溶液中靜止2h~48h,獲得金屬Ni表面具有致密MnO2薄膜的復合材料。本發明方法原料廉價易得,制備工藝簡單,容易工業化生產。本發明產品具有較高比電容,良好的電化學穩定性,可在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材料等方面應用。
本發明公開一種負載氫氧化鎳納米片和鈷酸鎳納米晶的碳納米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復合材料中,碳納米纖維同時均勻負載有鈷酸鎳納米晶和氫氧化鎳納米片,其中鈷酸鎳納米晶均勻鑲嵌在碳納米纖維內部,共同構成碳納米纖維骨架,氫氧化鎳納米片垂直交錯布設在碳納米纖維骨架表面。其制備為:(1)得到含有有機碳源、鈷源和鎳源的碳納米纖維前驅體;(2)將步驟(1)產品在惰性氣體氛圍下煅燒;(3)煅燒產物表面生長氫氧化鎳即得最終產品。該復合材料比表面積大,結構穩定,電化學性能優良,其中在2A?g?1電流密度下,比容可高達1926F?g?1,可用于超級電容器陽極材料。
本發明屬于非晶合金復合材料增材制造技術和熱塑性成形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非晶合金復合材料制備成形一體化裝置及方法。其通過借鑒3D激光打印技術和滾筒送料裝置原理,利用箔材堆焊技術的優勢,針對性地對非晶合金粉末或非晶合金箔材的成形方法進行重新設計,相應地獲得了一種大尺寸、復雜零件的一種非晶合金——金屬網多層三明治結構的非晶合金復合材料一體化成形裝置及方法,由此解決現有技術中塊體非晶合金復合材料成形裝置及方法中存在的尺寸限制、形狀限制以及致密程度較差等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屬于陶瓷組合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火材料的生產方法。其技術方案由剛玉為骨料、金屬鋁粉、鈦白粉、氧化鎂細粉和氧化鋁微組成。其中0~3mm的剛玉30~55%、金屬鋁粉10~20%、鈦白粉8~16%、氧化鎂細粉4~10%、氧化鋁微粉5~12%,加入2~6%的甘油或酚醛樹脂作為結合劑,烘干,成型,然后放入爐內氮化處理或埋炭處理。采用上述方案,可制造出的復合材料具有熱震穩定性高和抗侵蝕性性能好的新型復合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CO2吸附的聚丙烯酸酯復合材料,將多孔聚丙烯酸酯進行胺化接枝,然后進行環氧樹脂表面封端處理,得到所述用于CO2吸附的聚丙烯酸酯復合材料。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合成工藝簡單、價格低廉;三級互聯互通孔結構,滿足CO2的快速吸附/解吸需要且不會造成煙氣中水氣對孔道的堵塞,粒徑分布均勻且球的大小可控,能夠更好地滿足流化床的需求。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醫用無紡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1)按重量份分別稱取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30~50份、聚乳酸20~30份和聚丙烯30~40份進行充分混合,得混合物A;(2)將步驟(1)中的混合物與1-4份的抗靜電劑、0.5-2份的抗菌劑進行共混,然后通過雙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得到共混物;(3)將步驟(2)中共混物進行真空干燥,干燥后的共混物通過螺桿擠壓機加熱、熔融、擠出、拉伸、冷卻、自粘合形成無紡布;(4)對步驟(3)得到的無紡布的一側噴涂防輻射層,最后放入干燥箱內干燥定型;本發明制備的醫用無紡布復合材料既有抗菌性,又能防輻射、抗靜電性能,主要應用于醫用口罩的制備。
本發明涉及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MIL?53(Fe)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驟:S1稱取對苯二甲酸和FeCl3·6H2O、S2制備混合溶液、S3進行溶劑熱反應、S4得到樣品、S5清理樣品和S6收集樣品。根據上述方法制得的所述MIL?53(Fe)復合材料應用于降解四環素時,具有降解效果好的優點。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領域,并公開了一種C/C?SiC復合材料零件的制備方法及其產品,包括以下步驟:(a)利用溶劑蒸發法制備碳纖維/酚醛樹脂復合粉末;(b)依據零件的三維模型,將碳纖維復合粉末采用3D打印工藝成形出該零件的初始形坯;(c)對初始形坯進行第一次增密處理得到C/C多孔體;(d)對上述C/C多孔體進行熔融滲硅反應、高溫除硅工藝和第二次增密處理,得到最終的C/C?SiC零件。通過本發明,能夠近凈成形具有復雜結構的C/C?SiC復合材料零件,同時該方法生產周期短、成本低,并且所獲得的C/C?SiC復合材料零件殘硅含量低,具有優異的性能。
本發明公開一種可降解的衍生于L?氨基酸的聚酰胺酰亞胺/二氧化硅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納米復合材料的結構通式如式(I)所示;其中,n為大于等于1且小于100的整數。其制備方法為:1)以L?氨基酸和BPDA為原料,冰醋酸為溶劑,制備基于L?氨基酸的酰亞胺二酸單體;2)以基于L?氨基酸的酰亞胺二酸單體和ODA為共單體,TBAB為介質,TPP為增塑劑,APTES為封端劑,制備主鏈含L?氨基酸、分子鏈兩端含三乙氧基硅的聚酰胺酰亞胺;3)將主鏈含L?氨基酸、分子鏈兩端含三乙氧基硅的聚酰胺酰亞胺溶于極性非質子溶劑中形成溶液,后加入TEOS/無水乙醇,攪拌得最終產物。所述納米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親水性,且可實現二氧化硅的均勻和穩定分散。
一種具有磁電性能的聚偏氟乙烯/鋯鈦酸鉛/鋱鏑鐵薄片復合材料及制備。該復合材料成份體積比是PVDF20~30%,Terfenol-D2~12%,其余為PZT,成分百分數總和100%。其制備步驟是按配比量稱取聚偏氟乙烯、鋯鈦酸鉛、鋱鏑鐵采用壓片、層壓或懸涂的方法制成薄片,然后鍍金或銀電極,最后于4000~5000V電壓下極化得產品。本磁電復合材料易成型,可制備成薄片,應用方便。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Co/CoSe/MoSe2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過程為:將乙酸鈷和鉬酸銨按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通過共沉淀法形成鉬酸鈷。將鉬酸鈷加入到混有聚丙烯腈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二甲基甲酰胺(簡稱DMF)溶液中。隨后加入適量的硒粉,溶液分散均勻后通過靜電紡絲制備得到纖維狀的混合物。干燥后高溫硒化得到Co/CoSe/MoSe2復合材料。作為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相較于MoSe2和Co/MoSe2,雙金屬硒化物表現出較好的電化學性能,在鈉離子電池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電磁屏蔽的有槽層狀氮雜碳/納米金屬線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生物質直接熱解碳化后作為基底與納米金屬線的前驅液通過溶劑熱方法制備得到,屬于雜原子碳、金屬復合材料生產技術領域。本發明直接熱解碳化的含雜原子的碳材料作為基底,以預先制備的納米金屬線的分散液作為晶種液,滴加在碳材料上烘干后再次投入到金屬線制備的前驅液中經過二次溶劑熱生長,獲得一種用于電磁屏蔽的納米金屬線纏繞的氮雜碳/納米金屬線復合材料。
本發明提供一種碳摻雜氮包覆氧化錫/氧化鐵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鋰電池材料,涉及鋰電池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包括:將二元鋰鹽溶于無水醇溶液;將鐵鹽和錫鹽加入上述溶液中;10-60min后將氮源和碳源加入所述溶液中;將上述溶液烘干得到固體;將所述固體焙燒得到粉體;將所述粉體水洗并離心處理;將離心得到的固體烘干得到紅色固體粉末;將所述紅色粉末在保護氣體中焙燒得到碳摻雜氮包覆氧化錫/氧化鐵復合材料。以沸點較低的二元鋰作為熔鹽試劑,反應過程中低沸點熔鹽可以作為高強溶劑提高離子擴散速率,加速SnO2和Fe2O3的形成,并能控制產物晶粒的生長。經過焙燒后氮原子引入碳層中,形成結構缺陷,有助于鋰離子快速脫嵌提高材料的充放電速率和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輸電線路桿塔新型復合材料絕緣橫擔,包括橫擔水平桿和連接板,所述橫擔水平桿的頂部與連接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橫擔水平桿頂部的兩側固定連接有豎直穩定盒,所述豎直穩定盒內部的兩側均開設有固定卡槽,本發明涉及橫擔技術領域。該輸電線路桿塔新型復合材料絕緣橫擔,工作人員可以在絕緣橫擔完全安裝完畢后,根據輸電線纜所在具體的水平高度,通過拉動提拉塊,使得延伸卡桿與固定卡槽脫離,進而通過調節豎直支撐桿的高度來改變放置托盤的高度,解決了橫擔水平桿不在同一水平線纜不能被穩定調固定的問題,并且通過連接板表面開設的孔,可以通過螺栓將絕緣橫擔與桿塔進行連接,進一步提高了連接的穩定性。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一種用于吸附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尼龍6/殼聚糖-Fe納米纖維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該材料采用以下步驟制得:1)將尼龍6溶于甲酸中,配置成26-27wt%尼龍6電紡溶液;將殼聚糖溶于甲酸中配制為4wt%殼聚糖電紡溶液;2)將上述尼龍6電紡溶液和殼聚糖電紡溶液用同軸針頭進行靜電紡絲,將尼龍6電紡溶液作為芯層,殼聚糖電紡溶液作為外層,芯層推進泵的速度為0.15ml/h,外層推進泵的速度為0.15-0.25ml/h,得到核殼結構的納米纖維;烘干;3)加入到0.2mol/L?FeCl3·6H2O異丙醇溶液中,震蕩,水洗,烘干;得到用于吸附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尼龍6/殼聚糖-Fe納米纖維復合材料。本發明具有高吸附性能,制備簡單, 易回收。
本發明是一種鎢銅銀碳體系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是:采用低溫燒結致密化和多次化學包覆的方法,將有機碳源裂解在W粉顆粒表面納米界面修飾WC潤濕層得到Ag@Cu@WC@W復合包覆粉末,將Cu粉顆粒表面定區域的微量包覆添加Ag燒結助劑層得到Ag@Cu復合包覆粉末,然后將這兩種粉末進行球磨混合均勻,再將混合均勻粉末在100?500MPa下進行冷壓獲得坯體,最后對坯體進行真空或氣氛燒結,得到高性能、高鎢含量的W?Cu?Ag?C體系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方法簡易可控、成本低廉,組成成分可控精準,可以獲得致密度高的W?Cu?Ag?C體系復合材料,復合材料具有成本低、電學、熱學、力學等綜合性能優良的特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Ni基復合材料發熱體及其制備方法,該發熱體由NiO粉末、鋁粉和Si粉制成,其中各組分所占的質量分數分別為:NiO粉末10?38%、鋁粉8?20%、Si粉42?80%,三者總和為100%;所述制備方法包括按照各組分的所述質量分數將NiO粉末、鋁粉和Si粉進行混合,然后壓制成坯料,并在高溫下進行燃燒合成?熔鑄反應。本發明的Ni基復合材料發熱體及其制備方法不僅能夠滿足小型發熱體的電學及結構特性的要求,更能較大程度地簡化產品的制備工藝,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結構及具有該復合材料結構的OLED面板。所述復合材料結構包括:復合材料本體;石墨層,設置于所述復合材料本體上,其中所述石墨層的四周邊緣相對于所述復合材料本體的四周邊緣內縮,以形成包圍所述石墨層的內縮區域,并且所述石墨層設有沿所述石墨層的厚度方向貫穿所述石墨層的多個開孔;以及填充材料層,設置于所述復合材料本體上,所述填充材料層覆蓋所述內縮區域并填充多個所述開孔。由此能夠防止在復合材料結構在由于貼附而受到壓力時,造成模組狀態下有可視印痕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旨在解決塑料及其塑料基復合材料的泡孔大小和氣泡密度難以控制的問題。為此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超臨界微發泡高光塑料及塑料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塑料或塑料基復合材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熱熔膠的制備:將塑料或塑料基復合材料加熱到熔融,在螺桿剪切作用下形成熱熔膠;(2)單相熔體的制備:在螺桿的盡頭處,注入超臨界發泡氣體,使其溶入步驟(1)得到的熱熔膠中,形成單相熔體;(3)注塑成型:采用高溫蒸氣將步驟(2)得到的單相熔體迅速注射至注射模型中;(4)冷卻成型:采用冷凝劑將步驟(3)中的注射模型的溫度極速降低,即得內部具有高密度微孔的高光塑料或塑料基復合材料。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規模制備納米Ni3S2?C復合材料的方法及其應用,包括以下步驟:S01:制備前驅體Ni3(BTC)2·DMF;S02:在保護氣體氣氛下對所述步驟S01得到的所述前驅體Ni3(BTC)2·DMF進行預碳化1h至6h,得到預碳化的前驅體Ni3(BTC)2·DMF;S03:在保護氣體氣氛下對所述預碳化的前驅體Ni3(BTC)2·DMF與硫粉混合后進行高溫硫化1h至10h,冷卻后即可得到Ni3S2?C復合材料。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前驅體的制備方法簡單,產率高,可用于大規模制備生產;Ni3S2?C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倍率性能,比表面積巨大,電極材料利用率高,具有優異的比容量。
利用紙質蜂窩板和木塑復合材料制備輕質高強復合材料的方法,它涉及制備輕質高強復合材料的方法。它解決了現有木塑復合材料存在使用不方便,制備成本較高,現有的紙質蜂窩板存在強度極低,容易吸水變形的問題。方法:一、將紙質蜂窩板放在盛有酚醛樹脂膠的容器內浸漬,取出后撐開、加熱、砂光,得紙芯板;二、木塑薄板一面進行打毛;三、在紙芯板的上下表面和木塑薄板的打毛面上滾涂一層異氰酸酯膠或環氧樹脂膠;四、取兩塊木塑薄板分別覆蓋在紙芯板的上下表面上,且打毛面與紙芯板接觸,得組合板坯,粘接后即完成。本發明所得輕質高強復合材料,生產和使用過程低碳、環保,使用方便,具有耐水性高、不易變形、質量輕、強度高、成本低的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復合材料及超級電容器,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所述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備二氧化鈦納米棒陣列;將苯胺溶于第一鹽酸溶液中形成第一溶液,將過硫酸銨溶于第二鹽酸溶液中形成第二溶液,將所述第一溶液與所述第二溶液混合,劇烈震蕩20?40s,得到混合溶液;將所述二氧化鈦納米棒陣列放入所述混合溶液中,反應1?3h,洗滌后得到二氧化鈦和聚苯胺的納米復合材料。本發明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制備工藝簡單,造價低,重復性好。
本發明涉及一種方鎂石-碳化硅-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技術方案是:按重量百分含量將60~90%的電熔或燒結鎂砂、5~35%的碳化硅、2~15%的石墨、0.5~5%的碳黑、0.5~6%的添加劑混合,外加上述混合物重量3~9%的結合劑和0~1%的六次甲基四胺為固化劑,經攪拌混合后壓制成型,然后在150~350℃下烘烤2~24小時。本發明所制備的復合材料既具有高熔點又具有較高的導熱率,采用碳化硅、石墨和碳黑相結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抗氧化性和抗冶金熔渣、金屬熔體的滲透性和侵蝕性,同時可以降低碳復合耐火材料對鋼水碳含量的影響,因而可廣泛用作冶金爐及容器的內襯。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