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輕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備工藝,一種高強輕集料混凝土包括水泥、礦物摻和料、細集料、頁巖陶粒、骨架纖維、減水劑和水,其中,骨架纖維包括聚丙烯/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纖維和鋼纖維,其摻入混凝土中能夠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并使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性能更加穩定,不易裂解。本發明中的制備工藝為:包括聚丙烯/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纖維的制備,骨架纖維的制備以及各組分的混料,本發明的制備工藝能夠制備混合均勻、性能穩定的聚丙烯/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纖維,并使聚丙烯/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纖維與鋼纖維均勻的分散于混凝土中,提高混凝土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木塑復合材料建筑模板及其制備方法與用途,屬建筑材料領域。針對現有技術韌性差、強度小、成本高等不足,本發明以PVC樹脂或/和塑料(新料或廢舊料)、木質纖維粉為主料,以鈣粉、PE樹脂、短玻纖為輔料,并加入助劑,通過混合、加熱、攪拌、擠出到模具、冷卻成型、切割等步驟制成模板,還可以在制備過程中通過增加不同形式的筋條結構增大模板的強度,可用作混凝土加工處理的建筑模板。本發明可多次回收利用,環保、節約資源、成本低;模板耐磨,不怕蟲蛀,不吸水分,不易變形,機械性能好,導熱系數低,抗強酸強堿。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用隔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建筑用隔音復合材料包括柔性材料層以及泡沫鋁層;所述柔性材料層與泡沫鋁層之間采用非膠黏劑固接;所述柔性材料層為一側附接有魔術貼毛面的無紡布、土工布、機織物等;所述泡沫鋁層的表面附接有雙面鉤面扣帶。本發明制得的復合材料具有質量輕、隔音、電磁屏蔽等優勢,同時,表面采用柔性材料,能夠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可廣泛用于建筑隔音、房屋裝修、隔音墻板等,大大擴展了泡沫鋁材料的應用范圍和場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納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步驟一、制備納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步驟二、取5~35質量份的納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5~95質量份的聚碳酸酯,混合攪拌均勻,得到共混料,將共混料在170℃~175℃溫度下干燥6~8小時;步驟三、將干燥處理后的共混料加入轉矩流變儀,采用熔融聚合的方法擠出成型,冷卻后切粒,得到圓柱形顆粒復合材料,即納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復合材料。本發明在PC中加入納米PET材料進行改性,綜合了PC和PET的優缺點,通過熔融擠出制備PC/PET復合材料,可以有效提高PC的加工及力學性能。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木塑復合材料建筑模板強度低、韌性差、成本高等不足,公開了一種新型構造的木塑復合材料建筑模板,屬建筑材料領域。本實用新型為木塑復合材料建筑模板的實心加筋板和中空加筋板。實心加筋板的外形結構是在呈扁平狀長方體的木塑復合材料實心板外單表面分布有木塑復合材料筋條,其剖面呈凹凸型。中空加筋板的外形結構是在呈扁平狀長方體的木塑復合材料模板內部具有若干空腔,空腔由模板內部的木塑復合材料筋條之間的間隔形成。本實用新型的構造設計加強了模板強度和韌性,增加了模板支撐受力能力,降低了生產成本,解決了建筑模板普遍存在的熱變形問題,可多次重復使用,可廣泛應用于混凝土建筑。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基納米澆鑄尼龍復合材料及其原位聚合制備方法,其特點是原料己內酰胺加加熱至70~120℃,使之熔化,按碳基納米顆粒與己內酰胺單體的重量比為0.1~5∶100加入碳基納米顆粒。利用超聲波或者研磨方式將碳基納米顆粒氧化石墨或石墨烯均勻分散在己內酰胺熔體中,升溫至110~150℃,在真空度為0.05~0.098MPa脫水5~30分鐘,加入催化劑0.1~1重量份,助催化劑0.1~1重量份,混合均勻后澆鑄到已預熱至150~180℃的模具中,保持30~60分鐘,冷卻,獲得碳基納米澆鑄尼龍復合材料。該碳基納米澆鑄尼龍復合材料與未加碳基納米的澆鑄尼龍材料相比拉伸強度、拉伸模量、彎曲強度、斷裂伸長率等機械性能提高5~20%,并且改善澆鑄尼龍復合材料的耐磨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貯氫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 點是直接以初始態合金為貯氫基料,加入液體聚氨酯 并添加ZnO、MnO2、SiO2、CaCO3粉末,拌混均勻后 用混合氣熱處理,再按配方加入軟金屬粉和軟金屬絲 作為骨架材料,進一步拌混均勻后機械成型。成型后 的產品經1.1萬次吸氫-脫氫循環后未發生粉化,表 觀狀況完好。本發明的貯氫復合材料可應用在氫和 氦的分離、氫的分離回收和精制貯存、氫同位素分離 等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插置型單管施源器,包括單管施源器,單管施源器包括開放端和病灶治療端,開放端連接后裝機施源管,病灶治療端由具有屏蔽功能材料制成的橢圓形內管構成,在內管中心上設置有圓孔;病灶治療端穿過插置模板,插置模板上設有大治療孔和多個插置針孔,插置針孔在插置模板上按照巴黎系統的布源規則分布,插置針孔上插置多個插置針。本實用新型根據人體的構造,巧妙地將放射源放入腫瘤內部,將放射劑量分布均勻地照射在腫瘤內部,有效保護周圍正常組織,避免劑量熱區和劑量冷區,而且插植針在組織中的位置被模板固定,不隨體位移動,有利于提高治療的精度和準確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宮頸癌后裝治療的,能夠通過CT機進行掃描成像的宮頸癌后裝施源器,它包括一中空的施源管道,管道的一端與后裝機施源管連接,另一端為病灶治療端,該治療端是由具有屏蔽功能材料制成的橢圓形內管構成,在內管中心上設置有一圓孔,該圓孔與施源管道相通,在內管外還活動式地套接有一采用CT兼容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圓筒型外管,本發明可以通過CT掃描獲得病變部位的三維圖像,從而準確地確定估計病變范圍和周圍正常組織情況,為個體化精確地進行放射治療提供圖像數據依據。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瀘州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