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地聚物復合材料、使用其的混凝土表面應變計及制備方法,地聚物復合材料,包括粉料和鈉基堿激發劑,且按照質量比,所述粉料和所述鈉基堿激發劑的混合比例為(4~5):(2~3);按照質量份數,所述粉料包括?;郀t礦渣40~50份、粉煤灰30~40份和玻璃纖維3~5份。本技術方案提出的一種地聚物復合材料,利用地聚物作為應變計的基底、覆蓋層、粘結劑和電阻,測量過程中不易失效,有利于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長期的觀測。進而提出的一種使用上述地聚物復合材料的混凝土表面應變計,結構簡單,性能可靠,其精度可達到亞微米級。另外還提出了一種上述混凝土表面應變計的制備方法,步驟簡單,操作性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TIG堆焊的金屬復合材料生產裝置,TIG堆焊領域,金屬復合材料生產裝置包括用于生成固氣混合物的固氣混合器及用于進行TIG堆焊的TIG焊嘴,所述TIG焊嘴包括氣保殼體及電極,所述電極位于所述氣保殼體內;所述氣保殼體與所述電極之間具有環形流體腔,所述固氣混合器與所述環形流體腔相連通,所述TIG焊嘴的末端的形狀配置為中空圓臺狀,所述電極與所述TIG焊嘴的末端之間的間隙配置為噴口。本發明提供的利用TIG堆焊的金屬復合材料生產裝置,不僅能在流體腔內形成紊流且充分混合,而且能夠靈活調整添加金屬粉末的比例生成高品質金屬復合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紫外聚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這種抗紫外聚丙烯復合材料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聚丙烯50~70%;無機粉體10~30%;增韌劑10~30%;抗氧劑0.1~2%;光穩定劑0.1~2%;成核劑母粒0.5~10%;潤滑劑0.1~2%;色母0.5~5%。同時也公開了這種抗紫外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還公開了這種抗紫外聚丙烯復合材料在制備汽車格柵中的應用。本發明采用反應型紫外吸收劑及能量轉移劑復配作為光穩定劑,并加入自制成核劑母粒,所制備得到的聚丙烯復合材料老化4000h后,在滿足滑石粉增強聚丙烯體系灰度≥4級的同時,光澤度保持率達80%以上,遠高于主機廠1500~2000h的要求,可以很好地應用在汽車格柵強光和高熱環境中。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炭/氫氧化鋰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低溫化學蓄熱材料的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堿活化的生物炭與一水合氫氧化鋰進行復合得到生物炭/氫氧化鋰復合材料,將兩者的優勢相結合,提升了一水合氫氧化鋰的蓄熱密度,同時提高了體系的穩定性。本發明制備的生物炭/氫氧化鋰復合材料相比于相同水合時間下的氫氧化鋰單體,具有更高的蓄熱密度;由于生物炭良好的吸附性,載體內的氫氧化鋰與水分子結合的速率也大于氫氧化鋰單體與水分子的結合速率。該生物炭/氫氧化鋰復合材料水合僅10min后,其蓄熱密度達到3089.6kJ/kg,比當前報道復合材料的蓄熱密度顯著提高。
本發公開了一種鋰電池正極復合材料,通過優化鋰電池正極復合材料的組分、用量及鋰電池正極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等,有效提高了鋰電池正極復合材料提高了電池的循環性能,使電池壽命增加20%以上。本發明的正極材料應用于鋰電池后,可廣泛應用于手機、電腦、可移動電源、不可間斷電源等供電設備及新能源汽車、潛艇、航天器、飛行器等在特殊環境下工作的設備。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鋰電池正極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可大批量、高效率的生產,市場應用前景廣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增強橡塑和纖維復合材料一體成型的鞋底,包括以下組成部分:橡塑膠材料的重量份為80?90份;石墨烯增強/橡塑/纖維復合材料共聚物的重量份為10?20份;硫化劑的重量份為0.2?0.3份;促進劑的重量份0.2?0.3份;橡膠助劑的重量份為0.4?0.6份;活性劑的重量份為0.6?1份。通過利用偶聯劑+活性天然酶的混合溶劑對石墨烯的表面改性,制得懸浮的單層石墨烯,使其能最大程度地分散在聚合物基體中,提升了石墨烯在橡塑/纖維復合材料中的分散性能,當硅烷偶聯劑介于無機和有機界面之間,可形成有機基體?硅烷偶聯劑?無機基體的結合層,可以參與到橡塑/纖維復合材料的固化網絡中提升石墨烯與橡塑/纖維復合材料的界面結合作用,最終提升產品性能。
本發明公開一種聚苯胺/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將過硫酸銨分散溶解于水中,得到硫酸銨溶液;在硫酸銨溶液中加入苯胺并攪拌反應6-12小時,反應完成后得到聚苯胺溶液;將聚苯胺溶液進行抽濾,然后用經無水乙醇和四氯化碳混合溶液溶解的硬脂酸加入聚苯胺溶液進行摻雜處理;將摻雜處理完成后的聚苯胺進行抽濾,烘干研磨成面粉狀的聚苯胺;將聚苯胺與聚丙烯混合均勻,采用開放式煉膠機塑化處理為聚苯胺/聚丙烯復合材料,其中,聚苯胺在聚苯胺/聚丙烯復合材料中的質量百分含量為2%~10%。本發明聚苯胺/聚丙烯復合材料的性能符合不同條件下的使用要求,且具有工藝簡單和產物聚合度高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參皂苷Rg1/含鍶硫酸鈣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的原料包括人參皂苷Rg1和含鍶α?半水硫酸鈣,人參皂苷Rg1和含鍶α?半水硫酸鈣的質量比為(1?100)×10?4:300。相應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復合材料以人參皂苷Rg1和含鍶硫酸鈣進行復合形成一種可生物降解的具有生物活性摻鍶硫酸鈣材料。在含鍶硫酸鈣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定含量的人參皂苷Rg1,通過細胞及動物實驗均證實了人參皂苷Rg1/含鍶硫酸鈣復合材料有促進血管化的作用,較單純的含鍶硫酸鈣骨修復能力更強。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鍋具和烹飪器具。所述鍋具包括:基體;至少一層準晶層,其中,準晶層含有準晶顆粒,至少一層準晶層依次層疊設置在基體的外表面上,且與外表面相接觸的準晶層中的所述準晶顆粒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到基體中。將準晶顆粒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到基體中,能夠增加準晶顆粒與基體的結合力,準晶顆粒能夠首先承受來自外界的刮擦,且由于準晶顆粒能夠與基體牢固結合,防止準晶層被刮擦掉,進一步保護基體不受到破壞,進而大幅度提高鍋具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延長鍋具的使用壽命,又由于準晶顆粒本身表面能低,同時準晶顆粒之間還能形成很薄的空氣層,如此會進一步的提高鍋具的不粘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制備高儲能密度電容器的GR?TiO2?PVDF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納米石墨烯與納米TiO2彌散共摻入有機聚合物基體PVDF中,制得的GR?TiO2?PVDF納米復合材料的介電常數大大提升。同時,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利用上述制備方法制得的GR?TiO2?PVDF納米復合材料,該材料可用于制備高儲能密度電容器,所制得的高儲能密度電容器的介電常數提高至37、損耗降低、擊穿場強提升至356.0MV/m、儲能密度提升至20.5J/m3。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操作簡單,效率高,適合大規模生產,制得的GR?TiO2?PVDF納米復合材料介電性能優異,可有效地降低耗能,提升節能性能;電介質膜厚度可控,可微型化、輕型化并應用于集成電路;儲能密度更高,電能存儲能力提升,均勻電場的能力增強,適合應用在制備高儲能密度電容器中。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Si/CNTs負極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涉及電池材料制備領域,尤其涉入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領域,其特征是:采用硅粉、氯化鈷、六水合氯化鎳和適量的溶劑在高溫的環境得到配制成得到?Si/CNTs?復合材料,所述的Si/CNTs?復合材料呈海膽狀,內部為納米硅,外部的棘為CNTs?CNTs和Si之間連結強度高,提高該復合材料的結構穩定性,CNTs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以在充放電過程中緩沖?Si?的體積效應,從而提高?Si?負極的循環性能;本發明具有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和導電性,從而提高其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功率密度和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仿紙包裝箱板用的復合材料、仿紙包裝箱板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50?70%的樹脂材料,20?30%的硅藻土,10?20%的無機粉體;所述無機粉體包括65%?80%的SiO2、12%?22.5%的Al2O3、1?7.5%的Fe2O3、1?5%的K2O。本發明的復合材料可提高產品的油墨吸附性、質輕、抗氧化性強、適合生產薄的包裝箱板,仿紙包裝箱板韌性好、強度高、抗氧化性強,無毒、無味、放水、防潮、耐低溫,產品比重輕,吸附性好,水印、油墨印刷速度快,圖案清晰不褪色,質量輕巧。本發明的復合材料是替代傳統紙箱包裝的綠色環保材料,產品附加值高,產品可回收再加工利用。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導電織物/聚苯胺復合材料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先將導電織物浸泡于聚苯胺溶液中,然后采用真空滲透法在導電織物表面生成均勻分散的聚苯胺納米顆粒,該方法有效避免了傳統化學法合成聚苯胺過程中的形貌不可控以及容易生成聚苯胺纖維等團聚問題,可通過改變浸泡時間和調控真空烘箱的真空度來調節導電織物上聚苯胺的負載量。本發明簡單易行,可以實現導電織物/聚苯胺復合材料電極的量產,并有效克服原位化學氧化法和電化學沉積法制備聚苯胺基材料的不連續性,該復合材料電極可用于制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硅酸鹽瓷泥竹木纖維復合材料,包括復合纖維粉和低密度環氧樹脂膠凝水,復合纖維粉和低密度環氧樹脂膠凝水的重量比為75~150:7~155。通過復合纖維粉和低密度環氧樹脂膠凝水混合得到復合材料,使得得到的成品含有纖維,從而保持了相應的韌性,有效防止了在使用時容易開裂的現象;同時,不是完全采用木材成分,大大減少了自然資源的浪費。經過硅酸鹽瓷泥竹木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整個過程簡單,且可直接采用現有的設備處理;同時經過該制備方法得到的硅酸鹽瓷泥竹木纖維復合材料,具有防蟲、防水、防凍裂和開裂的優點,且大大減少了自然資源的浪費,提高了陶瓷廢料的利用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除甲醛樹脂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1)將聚丙烯腈大孔吸附樹脂進行胺化預處理;(2)將步驟(1)的聚丙烯腈大孔吸附樹脂加入硅藻土/多孔碳分散溶液中,超聲攪拌,靜置60min,在60~80℃下干燥,備用;(3)再加入抗菌復合材料分散溶液,超聲攪拌,靜置60min,在60~80℃下干燥,即可得到除甲醛樹脂復合材料;所述抗菌復合材料占聚丙烯腈大孔吸附樹脂總重量的0.5~1%,所述硅藻土/多孔碳占聚丙烯腈大孔吸附樹脂總重量的0.5~1%。本發明經過合理的搭配硅藻土和抗菌復合材料,使得樹脂材料具有優異抗菌和除甲醛性能,滿足多功能樹脂材料的需求,進一步拓寬樹脂材料的應用。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復合材料制備注塑產品的生產設備,包括:多個喂料機構,用于向混料機構投放基體材料和所述助劑;混料機構,用于:熔融投放入混料機構內的基體材料;將熔融狀的基體材料與投放入混料機構的助劑進行混合形成復合材料;輸送復合材料;注塑機構,用于塑化輸送自混料機構的復合材料;注塑塑化后的復合材料以形成注塑產品;控制器,與喂料機構電連接,用于控制喂料機構投入到混料機構內的基體材料或助劑的投放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復合材料制備注塑產品的生產設備,省去了配混造粒之后的包裝、運輸等環節,降低了生產能耗,節省了生產成本,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用復合材料制備注塑產品生產成本較高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進谷木生物質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PVC木塑材料技術領域,其中,所述的改進谷木生物質復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分的組分:聚氯乙烯樹脂粉20?60份;改性稻殼粉5?20份;木塑復合材料的邊角料10?40份;填充劑2?20份;穩定劑2?5份;丙烯酸樹脂加工改性劑1?15份;潤滑劑1?6份;發泡劑0.1?5份;光穩定劑0?0.2份。所述的改進谷木生物質復合材料是通過對原料的混合、擠出及定型制得,操作簡單,所制得的木塑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優異,同時使用壽命長,具有良好的抗菌防腐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硅?鋁?鐵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該硅?鋁?鐵復合材料,包括內核和包裹內核的外殼;內核為硅?鋁基空心球;外殼中包括鐵元素;硅?鋁?鐵復合材料上有孔。本發明的硅?鋁?鐵復合材料,通過結構調整提升了硅?鋁?鐵復合材料的比表面積,當其用于吸附重金屬離子時,吸附位點也對應提升,最終提升了其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容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輻射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原料包括聚四氟乙烯樹脂60~80wt%;馬來酸酐10~25wt%;納米氮化硼8~15wt%;聚苯硫醚1~10wt%。聚苯硫醚(PPS)和納米氮化硼的加入可有效改善PTFE的耐磨性,當PPS質量分數為5wt%時、納米氮化硼質量分數為12wt%時,復合材料的體積磨損率最??;若保持納米氮化硼為12wt%不變,當PPS含量繼續增大時,復合材料的磨損率逐漸增大,但耐磨性均優于純PTFE;若保持PPS為5wt%不變,當納米氮化硼含量在8~12wt%范圍時,復合材料的磨損率與納米氮化硼添加量呈反比,當納米氮化硼含量在12~15wt%范圍時,復合材料的磨損率與納米氮化硼添加量呈正比。
本發明提供一種環保復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PP?100份,增韌劑3?4份,抗氧劑0.5?1份,阻燃劑8?12份,潤滑劑1?1.5份,PAMAM?1?2份,鋅硅復合氧化物10?15份。本發明還公開了該環保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環保復合材料的VOC含量較低,且具有較強的耐磨性、耐低溫性和耐老化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吸附甲醛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新型吸附甲醛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包括:以硅源、鋁源、HZSM?5晶種和模板劑為原料,先將其中的固體原料研磨并充分混合,再加入其中的液體原料混合后放入晶化釜中晶化,得到的樣品經洗滌、干燥,再經焙燒即得HZSM?5分子篩;取HZSM?5分子篩、鋯源和苯二甲酸源溶解在DMF中,然后加熱保持并冷卻室溫,用甲醇清洗離心后,干燥得到UiO?66?Zr/HZSM?5復合材料。新型吸附甲醛復合材料,由所述的新型吸附甲醛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制備而成。本發明原材料廉價,來源廣,工藝操作簡單,易產業化。所制得的UiO?66?Zr/HZSM?5復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積,能夠在室溫下持續、快速吸附室內空氣中低濃度甲醛污染物,具有長壽命,高凈化率的特點。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復合材料損傷的檢測方法,包括S1、使用ImageNet數據庫的圖像對AlexNet網絡進行預訓練;S2、從已有的復合材料的文獻中收集復合材料的圖像的數據集;S3、將數據集中75%的圖像隨機選擇用于AlexNet網絡訓練,25%的圖像被隨機選擇用于驗證AlexNet網絡;S4、調整訓練好的AlexNet網絡的學習速率,對復合材料損傷的類型和嚴重程度進行分類。本發明通過采用AlexNet網絡訓練模型代替人工目檢和無損檢測的方式對復合材料的損傷程度及類別進行檢測,提高了檢測的精度和效率,降低了檢測的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菌除甲醛樹脂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1)將聚丙烯腈大孔吸附樹脂進行胺化預處理;(2)將步驟(1)的聚丙烯腈大孔吸附樹脂加入硅藻土/多孔碳分散溶液中,超聲攪拌,靜置60min,在60~80℃下干燥,備用;(3)再加入抗菌復合材料分散溶液,超聲攪拌,靜置60min,在60~80℃下干燥,即可得到抗菌除甲醛樹脂復合材料;所述抗菌復合材料占聚丙烯腈大孔吸附樹脂總重量的0.5~1%,所述硅藻土/多孔碳占聚丙烯腈大孔吸附樹脂總重量的0.5~1%。本發明經過合理的搭配硅藻土和抗菌復合材料,使得樹脂材料具有優異抗菌和除甲醛性能,滿足多功能樹脂材料的需求,進一步拓寬樹脂材料的應用。
本發明屬多孔碳基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多孔碳/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采用兩步法,先以稻殼作為前軀體制備多孔碳,加入金屬鹽進行復合,再對復合產物進行熱處理,得到的多孔碳/金屬氧化物復合材料中的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成功均勻分散在多孔碳的孔隙中,避免了使用水熱法制備多孔碳/金屬氧化物時采用的炭化稻殼在水中分散性差的問題。同時,在多孔碳中引入金屬氧化物后制備的復合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具有更高的比電容,該復合材料還可用于制備鋰硫電池。作為鋰硫電池正極硫載體,可發揮多孔碳和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的雙重固硫作用,顯著提高鋰硫電池的比容量和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屬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陶瓷增強纖維基復合材料、陶瓷增強纖維基復合管及其制備方法。該纖維復合材料主要由纖維基和陶瓷增強料組成;纖維基體包括至少一層纖維布。該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向陶瓷增強料加入燒結助劑和有機粘結劑,經溶解制成陶瓷漿料,再將纖維基體層浸漬在陶瓷漿料中,經固化得陶瓷增強纖維基復合材料。一種陶瓷增強纖維基復合管混凝土柱,是將混凝土填充在陶瓷增強纖維基復合管中形成的。該陶瓷增強纖維基復合材料和管的機械性能好、耐腐蝕、耐高溫,使得陶瓷增強纖維基復合管混凝土柱在建筑等領域均具有廣泛的應用。
本發明屬于電感元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乙烯基注塑磁性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一種聚乙烯基注塑磁性復合材料,包括由如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備得到:5%?30%聚乙烯基材,70%?95%磁性填充物,1%?4%偶聯劑,1%?4%助劑。本發明的聚乙烯基注塑磁性復合材料,尼龍基材能與磁性填充物界面得到更充分的接觸,提高了相容性,從而能使填充量提高,最大磁能積隨之提高,同時界面粘接性改善使該聚乙烯基注塑磁性復合材料的內聚能大幅提升,使該聚乙烯基注塑磁性復合材料在高磁性填充物填充的同時保證其力學強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能抑制水垢產生的PETG和UHMWPE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按重量百分數該復合材料包括以下組分:PETG樹脂65~75%,UHMWPE樹脂10~15%,EVA樹脂5~10%,相容劑4~6%,其他助劑4~5%,抗氧劑0.2~0.5%,所述的其他助劑為二氧化硅和磷酸銨;該制備方法包含:配料、制備混合物料A、制備混合物料B、熔融擠出、造粒及后處理;本發明的復合材料能使碳酸鹽等難溶于水的物質更難地集聚在復合材料的表面,從而達到抑制水垢的目的,同時保證了復合材料的制瓶、易加工等性能,滿足小型制瓶級產品的要求。
本發明公開一種PBT阻燃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化工材料技術領域。所述PBT阻燃復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PBT、聚乙二醇、玻璃纖維、潤滑劑TAF、溴化環氧樹脂以及銻酸鈉。聚乙二醇具有優良的潤滑性、保濕性、分散性、粘接性,能夠使PBT阻燃復合材料中,各組分分子結合緊密,溴化環氧樹脂具有耐熱性和抗沖擊性的雙重作用,既能提高阻燃能力,又能提高撓度,潤滑劑TAF與玻璃纖維、銻酸鈉等無機材料之間形成作用力,使得分子間連接更加緊密,聚乙二醇、溴化環氧樹脂、潤滑劑TAF共同作用,提高了PBT阻燃復合材料的撓度,本發明提出的PBT阻燃復合材料,在保證其阻燃性能較好的前提下,提高了PBT阻燃復合材料的撓度。
本發明公開一種Sb2S3@Sb6O13@rGO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Sb2S3@Sb6O13@rGO復合材料是將銻鹽、L?酒石酸和硫化劑分別溶于去離子水中攪拌均勻后混合,隨后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經攪拌反應后轉移到不銹鋼反應釜中,在100~200℃下反應15~28個小時后,抽濾后進行冷凍干燥,制備出球狀硫化銻,隨后將球硫化銻置于管式爐中氣體氛圍下反應1?5個小時后隨爐冷卻制得中間產物Sb2S3/Sb復合材料,將上一步得到得Sb2S3/Sb復合材料溶于去離子水中進行超聲后與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合后轉移到不銹鋼反應釜中進行第二次水熱反應,經過抽濾、冷凍干燥后收集到的樣品即為Sb2S3@Sb6O13@rGO復合材料。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東佛山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