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為一種基于高分子發泡微球造孔機制的硅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所述硅碳復合材料包括由發泡微球碳化得到的中空碳殼、負載于中空碳殼的納米硅,其中中空碳殼含量為5~95wt%,納米硅含量為5~80wt%。在納米硅表面有導電聚合物包覆層、或碳包覆層,包覆層厚度1~20nm。本發明公開的硅碳復合材料工藝簡單、設備要求低、生產效率高,并且材料比容量高(100mA·g?1電流密度下可達1000mAh·g?1),可用于鋰離子電池領域,用途廣泛。
本發明一種芯片封裝用耐高溫橡膠基復合材料及其應用屬于耐高溫芯片封裝材料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耐高溫、隔濕防潮的封裝芯片復合材料;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將采用的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硅橡膠100份、增塑劑0.1-2份、補強劑1-10份、絕熱微珠50-100份、硫化劑1-15份;本發明涉及的可塑性橡膠基復合材料具有耐高溫特性,能夠全方位保護RFID芯片在高溫環境中正常工作,不僅能保證芯片在300℃環境中不會因過熱受損,封裝后的芯片還有優良的隔濕防潮性能。
本發明屬于功能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具有梯度導電?均勻導熱雙功能網絡結構的低反射高吸收電磁屏蔽聚合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包括具有垂直取向泡孔結構的梯度導電的碳納米管網絡以及在碳納米管泡沫中通過共混澆注工藝構筑的均勻分散的六方氮化硼填料網絡與梯度碳納米管網絡共同構筑的均勻導熱的六方氮化硼/碳納米管功能網絡。本發明將導電碳納米管泡沫與高導熱但絕緣的氮化硼成功復合,通過梯度預制網絡結構控制實現電磁屏蔽復合材料的低反射高吸收特性,并通過構筑取向泡沫結構預制網絡,使六方氮化硼在體積限制作用下定向排列,從而實現復合材料導熱性能的最佳優化,最終實現電磁屏蔽復合材料的低反射高吸收與導熱性能同時優化的目標。
一種雙包覆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發明的雙包覆硅基復合材料Si@C@SiO2是以硅納米顆粒為核,碳和二氧化硅為殼的具有多孔結構的雙包覆復合材料, 其中Si、C以及SiO2含量是:硅與碳的質量比為2 : 1?16 : 5,碳與二氧化硅的質量比為4 : 5?8 : 21。本發明具有成本低,循環穩定性好,可大規模生產的優點。
本發明涉及鋁基復合材料領域,具體是一種碳化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鋁粉和碳化硅混合粉末在球磨機中濕混混合,碳化硅的質量百分比含量為10%~30%,混合過程采用真空保護,在500MPa的壓制壓力下在模具中冷壓成型;在真空條件下,于570℃進行無壓燒結;在空氣錘上進行自由鍛,最終鍛造變形量為50%,隨后在真空條件下于360℃進行2h的再結晶退火。本發明有效地提高了鋁基復合材料的性能,并且本發明工藝簡單,成本低廉,適于工業運用。
本發明屬滑翔機機翼制作技術領域,提供一種XPS擠塑板內核和環氧樹脂復合材料滑翔機機翼及其制備方法。由XPS擠塑板作為內核,玻璃纖維增強D80環氧樹脂復合材料蒙皮,采用真空冷壓成型制備而成。本發明以XPS擠塑板為機翼內核,玻璃纖維增強D80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為機翼蒙皮,借助真空冷壓固化成型工藝制作了滑翔機復合材料機翼,并成功試飛一架復合材料機翼的滑翔機。XPS擠塑板完全閉孔式發泡化學結構與其蜂窩狀物理結構,使其具有輕質、抗壓強度極高和抗沖擊性極強的特性,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穩定性、防腐性較好;玻璃纖維具有絕緣性、耐熱性好以及機械強度高等特性。使得滑翔機整體重量減少,飛行效率和機械強度得到了提高。
本發明屬于一體成型設備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體成型制備復合材料設備艙真空加熱裝置及其工藝,包括金屬模具、真空系統、加熱裝置,金屬模具通過五個平面模具板構成,平面模具板之間通過螺釘鉚固定,金屬模具內鋪設有復合材料、隔離材料,隔離材料鋪設在復合材料的上表面,真空袋包覆在復合材料和隔離材料的外部,真空袋通過真空管路連接有真空泵,加熱元件、熱電偶鋪設在鑄鋁模塊的內部,加熱元件、熱電偶均連接在控制儀表上,加熱裝置有兩個,兩個加熱裝置分別固定在金屬模具的下表面和真空袋的上表面上。本發明使用一體成型制備工藝,保證艙體材料為整體成型固化,提高了設備艙的各項性能。本發明用于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
碳纖維增強錫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金屬基復合材料,解決目前采用碳纖維和基體金屬錫制造復合材料的工藝,會造成碳纖維和基體不連續,不能充分發揮碳纖維增強作用的問題。本發明的復合材料組分與體積百分比為:碳纖維:30~35%,錫:65~70%。工藝步驟為:碳纖維預處理,電沉積錫、清洗、中和,電沉積錫,成型電沉積錫,坯料清洗、烘干,裁剪坯料放入模具,真空熱壓,隨爐冷卻。本發明利用三步電沉積法制備的Cf/Sn復合材料,不僅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而且具有抗腐蝕、抗蠕變、抗咬合、耐疲勞和變形小的優點,可為軸瓦或其它耐磨用材提供更多的選擇。
本發明屬于土木工程中新材料新結構和組合結構領域,具體為一種波紋拱夾芯復合材料組合橋面板。一種波紋拱夾芯復合材料組合橋面板,包括波紋拱肋板,夾芯材料體,復合材料上面板和復合材料下面板四部分,波紋拱肋板通過“凹凸相嵌”形式和粘結劑與下面板相連接,在拱背上方位置填充夾芯材料體形成組合夾芯層,夾芯層與上面板通過螺栓和粘結劑連接。與現有的復合材料橋面板相比,波紋拱肋夾芯復合材料橋面板提高了橋面板局部抗輪壓和剪切性能,解決了直接承受輪載的面板變形過大和腹板易局部屈曲的問題;同時,有效抑制了芯板內斜向剪切裂紋擴展。
本發明屬于及木塑復合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靜電木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提出一種抗靜電木塑復合材料,具有抗靜電性能好、力學性能顯著改善的優點;技術方案為:一種抗靜電木塑復合材料,其中,按重量份數,所述抗靜電木塑復合材料包括:基體樹脂30~50份、第一生物質纖維10~40份、改性生物炭粉末10~20份和助劑1~10份。以及一種抗靜電木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獲取備用材料,將第一生物質纖維、基體樹脂和助劑混合均勻并造粒,生成所述備用材料。獲取改性生物炭粉末。將所述備用材料和所述改性生物炭粉末混合均勻,并經過模具熱壓成型。
本發明涉及一種屏蔽中子用復合材料筒形件的制備方法,具體為核反應堆屏蔽中子用復合材料筒形件的制備方法。解決碳化硼顆粒鋁基復合材料板材通過卷制焊接工藝制備筒形件,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和中子吸收性能降低的問題。本發明采用高能脈沖電流燒結的方法制備碳化硼顆粒鋁合金基復合材料,采用強力旋壓的方法對機械加工后的碳化硼顆粒鋁合金基復合材料坯料進行多道次的旋壓成形,最終旋壓成薄壁筒形件;避免了焊接過程所帶來的缺陷,同時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且成品力學性能優異,具有強度和韌性高的特點,所制備的成品可用于乏燃料儲存及核電站中筒形屏蔽體,是先進的制備復合材料筒形件的方法。
本發明為一種仿貝殼珍珠層的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能夠制備出具有鮮明貝殼珍珠層結構的SiC顆粒增強鎂基復合材料。本發明方法是以貝殼珍珠層微觀結構為模型,采用定向凍融冰模板法和疊層熱壓工藝制備具有鮮明貝殼珍珠層微觀結構特征的、組織結構可控的仿生SiCp/Mg復合材料。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仿生金屬基復合材料制備工藝,制備工藝路線獨特、生產效率高,所制備的仿貝殼珍珠層結構鎂基復合材料與傳統的鎂基復合材料相比,不僅具有高比強度、高比剛度、較好的耐磨性等優良的力學特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韌性、塑性。
具高比電容特性的金屬氧化物/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制備,屬于新材料,所述復合材料的化學通式是NixMoO3+x@rGO/NF,x的取值為1≤x≤3;其制備方法:氧化石墨烯超聲1~2h分散于蒸餾水中;抗壞血酸溶解在分散有石墨烯的蒸餾水中,將清洗后的鎳網放入上述溶液中,80~100℃水浴4~8h;得到沉積有還原氧化石墨烯的鎳網;金屬鹽溶解并充分攪拌后移至50ml反應釜,并將沉積有石墨烯的鎳網浸入溶液中。反應釜置于100~160℃的環境中保持4~10h,冷卻到室溫后,將產物洗滌并干燥后置于200~450℃的管式爐中熱處理0.5~2h得到復合材料。本發明比電容大,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高。
本發明涉及具有多種生態能量因子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點是:該復合材料是含有超細永磁材料粉體、超細電氣石材料粉體及過渡金屬材料粉體的均勻混合物;該復合材料各組份重量百分含量是:超細永磁材料粉體40~85WT%;超細電氣石材料粉體10~60WT%;超細過渡金屬材料粉1~20WT%;本發明特點是:具有磁功能、遠紅外功能、負離子功能等多種生態能量因子,可制造成粉體、注塑或模壓成各種形狀,廣泛使用到生態健康家居系列產品、生態涂料添加劑、生態水處理材料、生態功能紡織品等產品中。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與生物醫學的交叉領域,具體涉及介孔磁性Fe3O4納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介孔磁性Fe3O4納米復合材料通過四步驟制備得到。第一步制備單分散的甜菜修飾的四氧化三鐵納米粒子,記為BMNPs,第二步采用溶膠?凝膠法在BMNPs外包裹一層不含模板劑的無定型二氧化硅,記為BMNPs@SiO2,第三步采用溶膠?凝膠法在BMNPs@SiO2粒子外包裹一層含模板劑CTAB的無定型二氧化硅,記為BMNPs@SiO2@CTAB/SiO2,第四步,用堿溶液刻蝕BMNPs@SiO2@CTAB/SiO2,得到內層具有中空結構的磁性納米復合材料,記為MNPs@HMSS?O。實驗表明,該材料具有介孔蛋黃?蛋殼結構,比表面積大,形貌結構良好,磁性較強等特點。在納米載藥領域和催化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一種二維片層碳基碳化鉬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1)、將質量比為1:(0.5~10)的葡萄糖和鉬酸銨溶于去離子水中,形成3~67g/L的鉬酸銨溶液后,加入2~5倍葡萄糖用量的硼化合物,置于25~100℃下攪拌蒸干,隨后轉入烘箱中繼續干燥得到前驅體;(2)、將前驅體經置于管式爐中,以5℃/min速率升溫,在800~900℃的惰性氣氛下恒溫處理2小時;(3)、高溫處理后的樣品經過洗滌和干燥處理,得到二維碳基鉬的不同碳化物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獲得的二維碳基鉬的不同碳化物復合材料,制備過程簡單,操作方便,工藝參數易于控制,得到新型MoC和Mo2C的不同碳化物復合材料,可應用于制氫催化領域。
一種聚氨酯/分子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高分子材料研究領域,具體來講涉及聚氨酯及無機多孔粒子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這種復合材料的特點在于分子篩不是作為通常的吸水劑,而是作為功能性增強填料添加在其中。其制備方法為:首先將粒徑為0.05~40μm,孔徑為0.3~3nm的分子篩表面有機化改性處理,然后與聚酯或聚醚多元醇在機械力攪拌下混合均勻,之后與多異氰酸酯、擴鏈交聯劑、助劑等用常規聚氨酯合成工藝一步法或預聚體法進行加工,所得的復合材料力學性能、耐溶劑性能均得到明顯提高。
本發明涉及功能天然橡膠復合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輪胎用高導熱低生熱力學性能優異的石墨烯?二氧化硅改性天然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以GO水分散液、SiO2粒子和天然橡膠(NR)膠乳為原料,采用有機化合物和GO兩次改性SiO2,利用膠乳共沉淀法在共水相中制備GO?SiO2改性NR復合材料。不僅能夠減少橡膠制備過程中的混煉段數、混煉時間,減少混煉能耗,降低粉塵污染,而且還可以改善GO?SiO2在橡膠基體中的分散性,提高GO?SiO2與橡膠基體間的界面相互作用,使最終制備的橡膠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明顯提升;同時,可以降低填料?基體間的摩擦生熱和填料?基體間的界面熱阻,降低輪胎在行駛過程中的溫升,從而減緩橡膠輪胎在動態使用過程中的熱老化速度,延長橡膠輪胎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樹脂基復合材料復雜構件的液體模塑熔芯成型工藝,解決了現有的復合材料復雜構件的制備工藝生產效率低,經濟效益差,以及現有的液體模塑成型技術在制備復合材料復雜結構件方面存在的穩定性差,工藝復雜和脫模難的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型芯三維建模;型芯的激光燒結成形;低熔點合金型芯制備;模具準備;增強材料的鋪設與定型;合模;樹脂膠液的配制;樹脂注入;加熱固化;脫模;型芯熔化;復合材料制件修整。本發明生產效率高,脫模和使用方便,成本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PA11/HGB/POE-g-MAH三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PA11在80℃下的真空烘箱內連續烘12h以上,烘料完成后,按照要求準確稱量HGB,然后加入用乙醇溶解的硅烷偶聯劑中,用玻璃棒攪拌均勻,晾干待用;將PA11處理后的HGB和POE-g-MAH經雙螺桿擠出機在200℃-240℃下擠出造粒,螺桿轉速為90rpm。該方法通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備了PA11/POE-g-MAH/HGB三元復合材料,獲得了POE-g-MAH的含量對復合材料流變性能的影響,為制備出性能更好的尼龍11復合材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金屬配合物分子篩復合材料的制備屬于物理化學的范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以磷酸鋁分子篩為主體,采用浸漬法或同晶取代法將金屬離子引入磷酸鋁分子篩中,再于能擴散進入所選用主體孔口的配體在一定條件下進行配合,從而將金屬配合物固載于磷酸鋁分子篩中。該制備方法簡單易行,對制備不同結構的金屬配合物磷酸鋁分子篩復合材料具有普遍適用性。另外,可控制制備條件,制備出同晶取代金屬與金屬配合物同存于一種新型復合材料中,所制備的復合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本發明為一種硼量子點/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首先將硼量子點和石墨烯超聲分散在溶液中,離心后收集沉淀物;然后將沉淀物冷凍干燥后制得硼量子點/石墨烯復合材料前驅體;再將硼量子點/石墨烯復合材料前驅體置于氬氣保護下的管式爐中,高溫熱處理后得到硼量子點/石墨烯復合材料。本發明方法制得的硼量子點/石墨烯復合材料相對于純石墨烯儲鋰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通過電化學儲鋰性能測試結果表明,該硼量子點/石墨烯復合材料具有更優異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起始容量高達>2600 mAh/g,有望成為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替代者之一。
本發明涉及具有導電、導熱、導磁等功能的復合材料領域,具體是一種Fe3O4/氧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將氧化石墨烯懸濁液與1~10質量份的Fe3O4納米粉體混合,超聲攪拌1~2h,制備Fe3O4/氧化石墨烯復合膠體;然后將上述Fe3O4/氧化石墨烯復合膠體加入到的24~36%wt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中,加入N, N-二甲基二甲酰胺,混合均勻后在室溫中超聲分散0.9~1.3h,倒入聚四氟乙烯膜上在室溫中固化48~50h,再置于75~83℃的烘箱中干燥12~14h,得到Fe3O4/氧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復合材料。本發明簡單易行,具有低成本和良好分散性的特點。
一種納米粘土增強炭/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是將粘土和瀝青分散在含分散劑的水中攪拌制得均勻分散液,將連續炭纖維浸沒在分散液中,之后自然晾干或在低溫下烘干后,制得復合材料預制體;將預制體層疊進行熱壓處理,得到納米粘土增強炭/炭復合材料。本發明具有成本低、簡單、快速制備高強度的優點。
一種高熔點抗磨蝕梯度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 于復合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本方法為了克服已有的高熔點復合 材料制備過程存在的耗能、費時、設備復雜及成分調節困難的 工藝缺點,從而提供一種的制備復合材料的方法。本發明的復 合材料制備方法包括:將顆粒度為0.1~0.5um的高熔點原材料 粉機械混合并研磨成半合金化狀態后,并與其它顆粒度為 1.0~15μm的原材料微粒粉均勻混合,壓制成一定形狀的坯 料。將坯料置于具有20~50V,5~30Hz脈沖電壓的石墨模中, 用電弧引燃坯料形成自持燃燒。模具內采用Ar氣保護或 10-2Pa的低真空。本發明的方 法主要用于成分復雜的高熔點復合材料的制備并且快速節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樹脂基復合材料零件的快速成型方法,它是以環氧樹脂(E-51)和丙烯酸為原料,以碳化硅晶須為增強劑,以N,N-二甲基苯胺為催化劑,以對羥基苯甲醚為阻聚劑,以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為稀釋單體,以異丙基硫雜蒽酮(ITX)為光引發劑,以硅烷偶聯劑(KH-560)為改性劑,以甲醇為溶劑,先合成環氧丙烯酸酯,由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酯稀釋,合成光敏樹脂,光敏樹脂與碳化硅晶須合成樹脂基復合材料混合液,在光固化成型設備上進行零件的快速成型,復合材料混合液在X-Y-Z向工作臺的電極槽內由紫外光源、聚焦透鏡聚焦、計算機程序控制,逐點逐層快速成型固化,是制備注射模具、薄片砂輪、超薄零件、特殊形狀零件的最快捷的方法。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500千伏單回路三相復合材料橫擔懸垂塔,解決了現有的輸電鐵塔存在的塔窗的高度受中相間隙圓控制的技術問題。在V形鐵塔塔頭(9)的左側支叉上分別設置有左側上端復合材料空心支柱絕緣子(6)和左側下端復合材料空心支柱絕緣子(7),在V形鐵塔塔頭(9)的右側支叉上分別設置有右側上端復合材料空心支柱絕緣子(11)和右側下端復合材料空心支柱絕緣子(10),左側上端復合材料空心支柱絕緣子(6)的內側端、左側下端復合材料空心支柱絕緣子(7)的內側端、右側上端復合材料空心支柱絕緣子(11)的內側端和右側下端復合材料空心支柱絕緣子(10)的內側端連接在一起。結構清晰簡單,安裝調整簡單方便。
一種生物形貌碳化硅與分子篩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是將生物結構碳化硅置于硝酸和氫氟酸的混合溶液中于處理,將溶有模板劑的水溶液與氫氧化鈉水溶液混合后加入氧化鋁物質,加入二氧化硅物質,攪拌得到分子篩溶膠;將得到的生物結構碳化硅抽空,將分子篩溶膠抽進容器與生物結構碳化硅混合后置于高壓釜中,先于20-80℃老化3-12小時,再于120-180℃晶化12-96小時,自然冷卻;取出反應物,抽濾并用蒸餾水洗滌至中性,于80-120℃干燥12-36小時;將產物中的顆粒與分子篩粉末分離,顆粒在400-600℃焙燒2-6小時,即得復合材料。本發明具有制備的復合材料保持了與原生物質相似的形貌和微觀結構,兼具了碳化硅材料和分子篩的優點。
一種耐腐蝕鎂鋁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材料加工工程領域。具體來講是通過在鎂與鋁、鎂合金與鋁、鎂與鋁合金或鎂合金與鋁合金之間添加熔點較低的鋅、錫或鋅錫鋁鎂之間的相互組合,在溫度為200~500℃,大氣狀態下施加0~50MPa的恒定壓力或是在有石墨、氧化鋁或氧化鎂等惰性劑包埋的條件下施加0~200MPa的恒定壓力,并保溫20~50分鐘的條件下,形成具有連接層的鎂與鋁、鎂合金與鋁、鎂與鋁合金或鎂合金與鋁合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這種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抗腐蝕、消震性、電磁屏蔽性、可修飾性等性能。這種制備方法工藝簡單,產品質量穩定,易于控制,生產成本低,適用于工業化批量生產。
描述了用于制備碳材料?石墨烯復合材料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包括獲得包含分散在液體介質中的氧化石墨烯材料和碳材料的分散體系,蒸發液體介質以形成碳材料?石墨烯復合材料前體,使復合材料前體在800℃至1200℃的溫度下、在惰性氣體存在下退火以形成碳材料?石墨烯復合材料。氧化石墨烯材料可以是接枝氧化石墨烯。還描述了柔性碳材料?石墨烯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可以具有附著于石墨烯層的聚丙烯腈(PAN)基活性碳,具有1500m2/g至2250m2/g的比表面積,以及微孔和介孔的雙峰多孔結構。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山西太原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