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測定冶金熔渣中Al2O3活度的方法,屬于冶金冶煉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方法采用CaF2?Al2O3作為參考渣,將參考渣與Sn粒、待測渣與Sn粒同時升溫,利用高溫化學平衡,得到待測渣中Al2O3的活度。本發明通過采用CaF2?Al2O3作為參考渣,采用Sn粒作為溶劑,避免了其他方法依靠熱力學數據所造成的誤差,有效提高了熔渣中Al2O3活度測定的準確性。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引入在鋼鐵冶金中存在于金屬熔體上的熔渣內的混合物,這種混合物的用途以及用于預處理在鋼鐵冶金中存在于冶金容器(例如轉爐、電弧爐或盛鋼桶)中的金屬熔體上的熔渣的方法。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隨用于冶金爐的冷卻板(12、12′)一起使用的間隙填充插入件(20),冷卻板(12、12′)具有朝向爐內部的前面(14、14′)、朝向爐的爐壁(10)的相對的后面(16、16′)、以及四個端面(18、1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間隙填充插入件(20)包括:金屬前板(24),具有面向爐內部的前側面(26);以及錨定裝置(28、28′、30、30′、32、34),用于以這樣的方式將前板(24)安裝在兩個相鄰的冷卻板(12、12′)之間,即,使得前板(24)在兩個冷卻板(12、12′)的端面(18、18′)之間延伸,并使得前板(24)的前側面(26)與兩個冷卻板(12、12′)的前面(14、14′)齊平。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澆鑄來自冶金容器的熔融金屬的內水口,所述內水口包括具有軸向通孔的基本上的管狀部分;內水口板,所述內水口板包括在周邊內被封閉的底部平坦接觸面和與所述底部接觸面相對并且將所述管狀部分的壁連接至所述板的側邊的第二表面,所述側邊限定所述板的周長和厚度,所述內水口還包括金屬殼,所述金屬殼包覆除所述內水口板的所述滑動面以外的所述側邊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一些或所有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設有金屬支承面,面向所述接觸面并且相對于所述接觸面凹進,并且從所述側邊的包覆部分延伸超出所述接觸面的所述周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由圍繞所述板的所述周邊分布的至少兩個單獨的支承組件的凸緣限定。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去除雙流板坯連鑄機中間包內鋼液夾雜物的冶金裝置,氣幕透氣磚、第一擋壩(1)、第二擋壩(2)依次間隔平行排列在湍流控制器與其中一個中間包上水口之間,氣幕透氣磚與湍流控制器(4)的縱向中心線的水平距離c為600~800mm,第一擋壩(1)與氣幕透氣磚的水平距離b為200~400mm,第二擋壩(2)與中間包上水口(7)的水平距離a為400~600mm,所述第一擋壩的高度高于第二擋壩的高度,應用本發明的裝置使得連鑄坯中等效直徑大于50μm的夾雜物全部去除,連鑄坯中等效直徑小于50μm的微小夾雜物數量比使用雙流板坯連鑄機中間包內設置湍流控制器、擋墻、擋壩的裝置生產出來的連鑄坯中夾雜物同比減少40%以上,同比延長中間包使用壽命3~4小時。
一種用于冶金爐的冷卻板及具有該冷卻板的冶金爐,該冷卻板包括具有至少一個內部冷卻劑通道的金屬本體,該金屬本體具有面向冶金爐的內部的前面和相對的后面。在水平橫截面中可見,前面具有通常凹入的形狀。此外,在展開的前視圖中可見,該本體具有梯形形狀,該梯形在其底部具有一個銳角(α)和一個鈍角(β),所述銳角(α)在35°至85°的范圍內。
包括機器人的冶金鑄造設備,其中機器人包括通過聯接元件聯接到機器人的臂的操作工具,聯接元件包括:工具接口,其剛性地聯接至操作工具;以及·機器人接口,其剛性地聯接至機器人的臂,其中i.聯接元件具有順應性,順應性可以被控制,以使得在將負載施加到工具接口上時,工具接口可以通過沿著第一、第二和第三正交空間軸線X1、X2、X3中的一個或多個平移和/或圍繞X1、X2、X3中的一個或多個旋轉而相對于機器人接口移動,且ii.聯接元件具有彈性,因為在負載釋放時,工具接口返回到復位位置,該復位位置相對于機器人接口對應于將工具接口和機器人接口分開的復位距離Dr。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粉末冶金材料表面冶金缺陷的腐蝕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除油:除油溶液的重量比配比為:氫氧化鈉:30?g/L~50?g/L,磷酸鈉:20?g/L~30?g/L,碳酸鈉:10?g/L~30?g/L,水:余量;活化:活化溶液的重量比配比為:鹽酸500?ml/L~630ml/L,氯化鐵109?g/L~195g/L,硝酸25ml/L~40ml/L,水:余量;顯色:所述顯色溶液的重量比配比為:鉻酐100g/L~150g/L,濃硫酸320ml/L~400?ml/L,鉬酸銨15g/L~25g/L,硫酸錳8g/L~20g/L,水:余量;缺陷檢查:目視檢查,材料表面呈灰色或黑色的部分即為表面冶金缺陷。本發明的優點是通過目視檢查可以快速、準確檢查出材料表面是否存在冶金缺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粉末冶金模具及應用該模具的粉末冶金工藝,具體涉及粉末冶金技術領域,包括模具支架,所述模具支架中部固定設置有下座板,所述模具支架頂部固定設置有上座板,所述下座板與上座板中部之間固定設置有模具筒體,所述模具筒體中部固定設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部活動設置有轉動筒,所述轉動筒頂端固定設置有下模具安裝座。本發明通過轉動筒轉動,轉動座擺動塊與固定葉的碰撞產生振動,使粉末原料充分填充下模具內部空間角落,振動力還多余的粉末原料進行抖落,抖落的原料出料管排出,方便后續下模具與上模具的合模壓制,方便粉末原料的充分填充,方便粉末原料的定量,提高成形工件的標注,提高工件質量。
一種用于冶金容器的線性滑動水口(10)包括具有第一孔(30)的滑動板(20)和具有第二孔(32)的固定板(22)??删€性滑動的托盤(26)支撐滑動板(20)并且被設置成使得滑動板(20)相對于固定板(22)滑動以通過第一孔和第二孔(30;32)的相對位置來控制冶金容器的流出量?;瑒影?20)相對于所述可滑動的托盤(26)可轉動。所述滑動水口還包括用于為滑動板(20)提供限定的角位置的棘輪機構(40;140)。棘輪機構(40;140)被安裝在可滑動的托盤(26)上以使所述可滑動的托盤(26)形成棘輪機構(40;140)的固定框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電磁波吸收率,優異的透波性,高溫體積穩定性好,抗熱震性好,抗侵蝕優良的微波冶金窯車用莫來石?氮氧化硅復合耐火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原始料為:莫來石骨料和細粉、SiO2微粉、Si粉,采用壓制成型方法成型,在N2氣氛下通過原位氮化反應燒結制備得到。本發明所述的莫來石?氧氮化硅復合耐火材料的主晶相為莫來石和氧氮化硅,同時在基質中有少量的β?Si3N4、β?Sialon和O′?Sialon,體積密度在2.5?3.0g/cm3之間,常溫耐壓強度:100?130MPa,常溫抗折強度:15?30MPa,1400℃時熱態抗折強度在10?20MPa左右,具有良好的透波性。
本發明屬于金屬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冶金固廢直接還原鐵粉和再生鐵粉熱壓鑄高強度機械部件的方法,將鋼削金屬粉、還原鐵粉和鋼渣鐵渣粉混合均勻,制得混合金屬粉;混合金屬粉加熱至650?860℃,在惰性氣體氛圍保護下,加入液壓機的模具內,將模具內的混合金屬粉刮平,經一次或二次熱壓鑄,取出壓件,覆蓋石灰粉或煤粉進行保護暖冷4?6h,制得密度為6.5?7.8t/m3的高強度機械部件。本發明制得熱壓鑄制品完全可替代絕大部分鑄鐵、鑄鋼機械部件制品,熱壓鑄制品是一種原料來源廣泛、工序簡單、成本低廉、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的一種熱壓鑄制備方法,開辟出機械部件制備的一個新行業或新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冷卻冶金爐的冷卻件,其中 該爐子的鎧殼(113,213,313)在其朝向爐室(Oi)的一側配備有耐火材料(114,214,314),所述冷卻件具有一冷部(2,102,202,302)和一個通過熱傳導被冷卻的熱部(4,104,204,304),該冷卻件在工作狀態下馬上形成一個防止繼續被渣侵蝕的保護層(凝固線),整個熱部只由一塊薄板(5,105,205,305)構成,該薄板在冷側配備有一個呈管形狀的獨立的冷部(2,102,202,302)。此外,提出了相應的冷卻系統和一個熔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氣力法冶金爐身、例如BOF爐身的排氣罩組件,它包括處于排氣罩組件內預定位置處的可拆卸的噴霧冷卻部件。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過程監控裝置和監控軟件,該裝置由攝像裝置、I/O控制器、232/485轉換器及計算機組成,攝像裝置控制由云臺解碼器和232/485轉換器通過串行電路與計算機聯接,攝象所拍攝數據通過圖象采集壓縮卡到計算機內部存儲器直接聯接,整個由攝象機對現場的攝制生產過程圖像通過計算機進行監控,其控制過程通過計算機控制程序來完成,優點:該系統采用了硬件計算機結構和軟件控制程序管理,從而對生產過程監視和監控、故障診斷、專家操作指導等,大大改進了工業電視監視系統的功能,為實現生產過程的監視、控制、調度與管理一體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是現代冶金生產過程,生產管理不可缺少的程序管理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冶金渣灌耳軸鑲鑄方法,它為在渣罐本體澆鑄時,將加工好的耳軸澆鑄在渣罐本體上,完成耳軸與渣灌本體的鑲鑄。它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制備外砂型,它包括將加工好的耳軸橫向埋放在砂型內,耳軸的內側端伸入外砂型腔內;步驟(2)、將外砂型套在內砂芯上,將鋼水澆鑄在外砂型模型與內砂型模型之間的腔內,將耳軸澆鑄在渣罐本體上;冷卻后,除去砂型,完成耳軸與渣灌本體的鑲鑄。本發明操作簡單,生產效率高,生產周期短,生產成本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冶金制備中的冶金成型模具,包括上下延伸的機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機體內上下延伸的工作腔,所述機體頂端端面固設有與所述工作腔相通的料斗,所述工作腔上方相通設有左右延伸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下方設有左右延伸且與所述工作腔相通的細料口;本發明的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設置有進行齒合連接機構,使裝置可對不同體積大小的礦石進行分類,有利于對礦石中的金屬元素進行后續提取加工,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又由于設置有三種不同的輸送結構,可將各類不同體積大小的礦石轉移至裝置外,并提高本發明的實用性。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量冶金保溫材料保溫效果的方法—對比法,特別涉及一種測量鐵水保溫材料保溫效果的方法—對比法。分別測定空爐、已知樣品、待測樣品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即降溫曲線??梢灾庇^判斷待測樣品是否具有保溫性,利用已知樣品的保溫效果對比法衡量待測樣品的保溫效果,判斷待測樣品的保溫效果是否滿足生產需要。該對比法是一種相對法,降低了測量的系統誤差,方法準確、可靠,操作簡單、特別適合實驗室中衡量不同類型的固體鐵水保溫材料的保溫效果研究。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粉末冶金原料處理工藝,其使用了一種球磨設備,該球磨設備包括工作臺面、安裝架與球磨裝置,采用上述球磨設備對粉末進加工處理時的具體方法流程如下:設備檢查、投料、球磨、停機與出料,球磨裝置包括轉動電機、筒體、鋼球、篩分機構與輔助機構,輔助機構包括固定桿、固定螺釘、擠壓桿與復位彈簧,篩分機構包括上篩板、受壓桿、安裝環、隔板、下篩板、承托板、支撐彈簧、導料管與二級篩板。本發明在球磨過程中通過篩分機構與輔助機構的相互配合,完成了對研磨制成的金屬粉末的篩分工作,直徑已滿足要求的金屬粉末能夠直接從出料口排出,而無需進行二次研磨,節省了工作時間,減輕了設備的工作負擔。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冶金淬火的粉末冶金燒結爐,包括工作塊,所述工作塊內設置有一燃燒空間,所述燃燒空間上端壁內設置有一下端壁與燃燒空間連通且上端壁連通外界空間的尾氣管道,所述第一壓強槽下端壁內設置有下端壁連通外界空間的第一渦輪槽,所述第一渦輪槽左端壁內設置有下端壁連通外界空間的第二渦輪槽,所述工作塊內設置有一將位于第二渦輪葉片上端處的第二渦輪槽右端壁與位于第一渦輪槽上端處的第一渦輪槽左端壁連通的充氣管道,所述充氣管道上端壁內設置有一復位槽,此裝置具有機構簡單,操作方便,燃料點火容易且讓燃料更快充分燃燒,能夠快速燒結,可以很好保護爐壁,避免燒結爐的損壞,具有很好的實用性,更加環保安全。
本發明涉及一種粉末冶金錫青銅復合鐵基粉末 工藝,其首先將含量為2-15%銅、1-6%鉛、0.5%-3% 錫、0.1-3%碳、0.2-12%硫,余為鐵粉的鐵基粉末壓制成 型,然后于1050-1250℃下燒結1-3小時,制成鐵套,將錫青 銅粉末壓制成型后,于750-850℃下燒結1-3小時制出銅 套,將銅套和鐵套于750-850℃下復合,這種工藝可用較低的 材料成本,獲得較高的機械性能,可廣泛應用于紡織、輕工、建 材等機械的軸瓦以及其它零件的制造上。
本發明涉及冶金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放燙傷冶金爐進料裝置;包括加料斗、上推機構、滑動機構和冷卻機構,加料斗內腔中固定有隔板,盛料腔中設有底板,盛料腔側壁設有空腔;上推機構包括平衡管、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推桿和壓桿,平衡管與盛料腔側壁轉動連接,推桿和壓桿一端分別與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連接,推桿另一端與底板轉動連接,壓桿另一端固定有壓板;滑動機構包括滑軌和滑座;冷卻機構包括冷卻箱、冷卻活塞、拉繩和復位彈簧;冷卻腔側壁固定有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以及進第三單向閥,冷氣箱與第三單向閥的進氣端連通,第一單向閥的出氣端與空腔連通,空腔與冷卻腔下部連通。本方案的加料裝置可以避免工人被燙傷。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TiH2的Ti?Nb?Sn骨修復合金的粉末冶金制備方法,通過其方法得到的合金的壓縮性能取得了明顯的提高,該方法主要包含如下步驟:按成分配比稱取TiH2、Nb、Sn粉末,將TiH2、Nb、Sn粉末進行機械均勻混合;采用壓片機,對混合均勻的TiH2、Nb、Sn粉末進行壓制,得到樣品;在高純氬氣保護氣氛下,將所述樣品放入管式爐中進行燒結成形;燒結完成后,隨爐冷卻,得到Ti?Nb?Sn合金。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將氣體吹入冶金容器中的裝置和冶金容器,例如吹氣塞,該裝置包括:(a)沿著中心軸線延伸的主體(2),該主體包括,(b)將位于所述主體的一端的氣體入口(3a)與位于沿著所述軸線的相反端的氣體出口(3b)流體連接的至少一個氣體流動通道(3),所述氣體流動通道(3)的形狀為由第一和第二相對表面限定的狹縫。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容許防止滲入的熔融金屬或熔渣堵塞該裝置。
本發明涉及用于冶金爐,例如還原爐、電弧爐、感應爐等的電極的冷卻裝置(1),該冷卻裝置包圍所述電極并且由多個單片(2,3,4,5)組成,其中至少一個單片(2,3,4,5)裝備有至少一個鉸鏈(7,8)。本發明還涉及用于偏轉至少一個單片(2,3,4,5)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過飽和狀態下存在水合和/或非水合鹽的固?液?固濕法冶金方法,該方法通過有意和重復地應用干燥和潤濕步驟來實現,增強了礦物或精礦上的化學和物理現象,從而在硫化物的非化學計量分解及其隨后與氯化物的沉淀中引發銅的結晶、再結晶和釋放。本發明由3個步驟組成,稱為:(a)潤濕,(b)干燥和過飽和,(c)洗滌和再潤濕,這些步驟在20?40℃范圍內的溫度下進行而不考慮氧化還原電位,水和酸的消耗量最小,無需添加氧。該方法允許減少水和酸的消耗,因為硫化物的轉化可只在水合鹽的存在下和/或少量添加酸與水的情況下進行。此外,本發明允許在附聚和/或附聚?固化步驟中減少水的使用,因為當水合鹽與礦物混合時,水合鹽的水分子潤濕礦物,減少在潤濕和附聚和/或固化步驟中應添加的水量。本發明的方法也可應用于硫化物賤金屬,例如鎳、鋅、鈷、鉛、鉬等,而不考慮在砷的存在下出現的硫化物礦物的通常雜質。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速鋼表面覆層的制備工藝。粉末冶金法制備高速鋼表面硬質合金覆層的工藝,其特征是:取組份為:WC、Fe、Co、Ni的粉末,其重量百分比分別為:78~82、6~12、2~6、2~6,粉末經過球磨機球磨混合后,用水玻璃做粘結劑進行調制,水玻璃占粉未總重量的5~10%,將調制好的混合料涂覆在高速鋼制品的表面,干燥后在真空爐中燒結,燒結溫度1200℃~1350℃,保溫時間10分鐘~60分鐘,燒結后獲得與高速鋼基體牢固結合的硬質合金覆層。本發明能夠解決高速鋼制品耐磨性、耐熱性不足的缺陷,大幅度提高其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電磁波吸收率,優異的透波性,高溫體積穩定性好,抗熱震性好,抗侵蝕優良的微波冶金窯車用方鎂石?氮氧化硅復合耐火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原始料的加入重量份數為:鎂砂骨料65?70份、鎂砂細粉15?23份、SiO2微粉2?6份、Si粉10?15份,結合劑加入量為原始料總重量的3?6%。本發明性能如下:體積密度2.8?2.95g/cm3,常溫耐壓強度:80?120MPa,常溫抗折強度:15?25MPa,1400℃時熱態抗折強度在5?10MPa左右,按照YB/T376.1?1995標準1100℃?水冷次數為10?20次,常溫介電常數:8?11,具有良好的抗侵蝕性。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屬電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