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套筒喂入輔助裝置及套筒喂入設備,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所述套筒喂入輔助裝置包括:連接塊及若干限位件;所述連接塊與所述托盤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內開設有若干容納腔和若干通槽,若干所述容納腔與若干所述通槽一一對應,所述容納槽與相對應的所述通槽連通;若干所述限位件與若干所述容納腔一一對應,所述限位件可升降式地設置在所述容納腔內,所述限位件可穿過所述通槽。本發明套筒喂入輔助裝置及套筒喂入設備可以保證變形的套筒順利喂入卷取機芯軸上。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應快節奏軋制的卷取溫度模型自學習方法,屬于冶金行業熱軋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配置卷取溫度模型的水冷自學習目標點,當自學習目標點通過高溫計后,獲取實際溫度數據,立即與預測溫度進行比較,計算出水冷自學習系數,進行上下限和數據平滑處理后更新到模型數據庫,用于卷取溫度模型計算。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原設計中在熱軋帶鋼完全通過卷取前高溫計后才進行模型自學習系數更新,而在快節奏生產時,更新后的模型自學習系數無法用于下一塊帶鋼的設定計算,造成多卷帶鋼溫度控制異常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轉爐測試煉鋼用廢鋼質量的方法,屬于冶金行業煉鋼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1)確定輸入項鐵元素;(2)確定輸出項鐵元素;(3)根據輸入項鐵元素總量=輸出項鐵元素總量,得出廢鋼收得率。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轉爐煉鋼物料平衡原理,計算出廢鋼中的鐵元素在轉爐的收得率,利用該廢鋼的收得率評價廢鋼質量的好壞,計算過程簡單,能計算出廢鋼在轉爐中的收得率,便于廢鋼的質量控制,降低成本。
本發明涉及冶金建設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固定預埋螺栓的凸出基礎表面支架埋設結構及埋設方法,包括基礎平臺、置于基礎平臺上的預埋螺栓、用于固定預埋螺栓的固定支架,基礎平臺上澆筑有混凝土層,固定支架的立柱與混凝土層之間設置有臨時套件。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提前預留孔洞,無需后續剔鑿,施工速度加快,無噪音、垃圾和粉塵,綠色環保。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除塵的可移動式管道,它涉及冶金、鑄造業除塵技術領域。包括第一輥輪、第二輥輪、第三輥輪、風箱、吸風口、軋道輪和管道,第二輥輪兩側下方對稱設置有第一輥輪和第三輥輪,第一輥輪、第二輥輪、第三輥輪上繞接有管道,管道通過吸風口與風箱相連,管道上的移動口與第二輥輪固定連接,管道兩側還設置有軋道輪。所述的管道通過第一輥輪、第二輥輪和第三輥輪跟隨天車移動;所述的吸風口與除塵的管道連接處通過軋道輪限位固定。本發明的管道的結構設計合理,可以根據除塵的需要,吊裝鋼水罐子或者鐵水罐子天車吊裝移動時,可以隨著罐子移動除塵,大大提高了除塵效率,保證了工人的工作環境,運行成本低,操作可靠,實用性強。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提高含硼鋼連鑄板坯表面質量的方法,包括:(1)冶煉工序:控制鈦合金的加入時機和添加量;(2)連鑄工序:控制連鑄機拉速,同時低碳含硼鋼采用高黏度結晶器保護渣和低碳鋼二次冷卻工藝,中高碳含硼鋼采用低黏度結晶器保護渣和中高碳鋼二次冷卻工藝;(3)加熱工序:二加熱段末溫度≥1160℃,板坯出爐溫度≤1210℃,一加熱段快速升溫,二加熱段和均熱段緩慢升溫;(4)軋制工序:控制板坯開軋溫度。本發明提高了Ti的收得率,避免了Ti的氧化物危害;全工序控制冷卻速率,不僅可以做到熱送熱裝,節能降耗,還可以提高產量,不需要任何設備改造和成本投入,連鑄板坯表面質量合格率≥99.8%。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軋帶鋼頭成型軋機及其成型方法,屬于冶金行業鋼渣處理設備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固定輥架(7)固定在軋輥底座(11)上,活動輥架(6)滑動連接在軋輥底座(11)上,活動輥架(6)和固定輥架(7)之間通過調整絲杠(8)連接,陰輥(9)設置在固定輥架(7)上,陽輥(10)設置在活動輥架(6)上,陰輥(9)和陽輥(10)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1)和減速器(2)連接,陰輥(9)和陽輥(10)的轉動方向相反;所述陽輥(10)的輥面上設有多個輥環剪(12),陰輥(9)的輥面上設有多個凹槽(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將不同形狀和尺寸的渣鐵軋制成片狀物,同時將片狀物切成長條狀,作為熱軋鋼帶頭供煉鋼使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軋機支撐輥更換裝置,屬于冶金行業軋鋼和起重設備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與天車配合連接的吊耳(6)固定在橫梁(13)的中間,橫梁(13)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與橫梁(13)滑動連接的滑枕(8),每個滑枕(8)上固定一個夾持腿(9),兩個夾持腿(9)上分別設有一個柱銷(10);所述兩個吊裝連桿(2)的一端分別連接在兩個夾持腿(9)的柱銷(10)上,兩個吊裝連桿(2)的另一端分別通過螺栓(12)連接在支撐輥換輥支架(3)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穩定可靠,操作維護方便,省時省力,避免了換輥人員站在換輥支架上拆卸、安裝造成的滑跌和高處墜落,提高了作業安全性。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強耐磨高合金鋼輥壓機輥套及制造方法,屬于建材行業鑄造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外層采用超強耐磨高合金鋼,內層采用低碳中合金鋼復合而成,通過熔化外層超強耐磨高合金鋼、熔化內層低碳中合金鋼、離心澆注復合輥套、復合輥套熱處理工序制造而成。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優選輥套內外層材料配比,采用合理的離心復合鑄造工藝,使內外層實現冶金結合,結合狀態好。根據輥套高合金的特點,通過提高回火溫度,經多次回火過程,加強了輥套的斷裂韌性。本發明輥套外層硬度為60~64HRC,沖擊韌性12J/cm2,內層硬度為26~30HRC,抗拉強度800~900MPa,屈服強度730MPa,使用壽命比以前鍛造堆焊輥套提高2倍以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應用于高比例球團冶煉的料序控制方法,包括:根據本次冶煉所需的N種爐料及每種爐料的加入量,設置N種爐料中每種爐料的放料開始時刻、放料總時長及第一秒流量,以使所述上料皮帶上所述球團礦的料條完全落入所述燒結礦的料條內,并且覆蓋率在85%以上;控制N種爐料的上料料序為:以本次冶煉開始放料的時刻為起點進行計時,當計時達到N種爐料中第i種爐料的放料開始時刻時,以針對第i種爐料的第一秒流量向上料皮帶投放第i種爐料;在達到第i種爐料對應的放料總時長時,停止放料。本申請能夠避免球團礦和燒結礦在物理、化學以及冶金性能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影響爐內煤氣的穩定分布,使得爐內煤氣的分布更加穩定分布。
本申請提供一種帶鋼卷取的方法,涉及冶金行業熱軋技術領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若帶鋼頭部已進入卷取機,執行步驟2;若帶鋼頭部未進入卷取機,手動將帶鋼頭部卷入卷取機內,并判斷層冷輥道上帶鋼的長度,帶鋼長度過長時,執行步驟2;步驟2:卷取前先將第二助卷輥、第三助卷輥開到最大,關閉第一助卷輥至卷取機內鋼卷處,同時,關閉側導板至將帶鋼夾到微鼓起;步驟3:正轉卷取機卷筒,同時反轉運輸輥道,直至帶鋼卷取完成。本發明能夠安全快速對運輸輥道上的帶鋼進行卷取處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本發明只需要一臺卷取機即可將運輸輥道上的全部帶鋼卷取完成;本發明利用生產現場固有的設備即可快速處理事故。
本發明涉及一種板坯連鑄機扇形段底座三維建模測量的方法,屬于冶金設備管理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將連鑄機扇形段底座圖紙通過ProE或SolidWorks等軟件繪制成三維模型;導入跟蹤儀SA數據處理軟件,使測量坐標系與三維模型進行匹配;利用SA軟件關系匹配功能進行數據處理,計算出測量點與基準面的矢量距離關系。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激光跟蹤儀SA軟件與板坯連鑄機扇形段的三維模型相結合,可消除輔助測量工具的系統誤差,減少人為誤差,簡化板坯連鑄機扇形段底座的測量作業,從而準確、高效測量扇形段底座。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桶用熱鍍鋅鋼帶生產工藝,屬于冶金行業鍍鋅鋼帶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化學成分質量百分比:C:≤0.07%,Si:≤0.025%,Mn:≤0.25%,P≤0.025%,S≤0.020%,Als:0.015~0.065%,T[O]:≤30ppm,T[N]:≤30ppm,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夾雜,工藝步驟:(1)轉爐冶煉終點質量百分比:C:0.03~0.07%、P≤0.020%、S≤0.015%;(2)熱軋終軋溫度885~905℃,卷取溫度685~725℃;(3)冷軋總壓下率控制在70%~85%;(4)連續退火爐爐內板溫670~70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性能,滿足使用要求。
一種利用合金元素配分制備碳硅錳系Q&P鋼的方法,原理屬于金屬學,應用于冶金生產。為保證Q&P鋼具有優異的強度及良好的塑性,并且具備良好的焊接性,使鋼中碳含量控制在較低水平,所開發的鋼種的顯微組織為位錯馬氏體基體以及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機械穩定性的殘余奧氏體組織,以實現合金元素的配分作用。因此,采用合理的化學成分設計、利用合金元素在雙相區配分作用機理,制備低碳高強C-Si-Mn系Q&P鋼,并提出了一種利用合金元素配分制備碳硅錳系Q&P鋼的方法及工藝。優點在于:在傳統碳配分作用基礎上,實現合金元素的配分作用,鋼中碳含量控制在較低水平,且Q&P鋼具有優異的強度及良好的塑性和焊接性,該制備Q&P鋼的方法簡單易行,成本較低。
本發明涉及一種旋流式消聲器,屬于冶金行業壓力容器排放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內套筒(1)和外套筒(2)同心布置,內套筒(1)和外套筒(2)的一端為封閉端,內套筒(1)和外套筒(2)的另一端與連接底座(6)螺紋連接,連接底座(6)上設有連接法蘭(7),內套筒(1)和外套筒(2)的外表面上均設有均勻布置的排氣孔(3),內套筒(1)和外套筒(2)之間填充鋼絲球(5),內套筒(1)和外套筒(2)的封閉端設有螺旋導流體(4),所述螺旋導流體(4)為與內套筒(1)和外套筒(2)同心的圓錐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體積小,消音效果好,能夠滿足壓力容器噪音排放標準。
本發明涉及一種優化熱軋平整二級軋制力設定值的方法,屬于冶金控制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不同鋼種組建立相應的模型軋制力參數基表和軋制力模型系數表;對于某一鋼種,根據軋制力基表值計算鋼種組對應的軋制力模型多元非線性回歸系數,并按鋼種組保存到對應數據庫表中;自動計算生產用軋制力,作為二級系統軋制力的設定參數,由二級系統下發給一級PLC控制系統用于生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手工輸入軋制力設定參數帶來的數據誤差,提高工藝參數設定的準確性和參數計算規范性,提高工藝自動化控制水平和產品質量,提高了平整生產的工作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冷卻液分配型廢鋼配料口,屬于冶金設備領域,筒體壁包括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的耐溫層、耐沖擊層、低溫冷卻層和冷卻循環層。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冷卻液分配型廢鋼配料口的制作方法,取耐溫層、和冷卻循環層,通過下封板將耐溫層與冷卻循環層之間的端部連接并密封,通過上封板將冷卻循環層的端部連接并密封,形成腔體,冷卻循環層內設置有冷卻循環通道,向耐溫層與低溫冷卻層之間澆注耐沖擊層材料,形成筒體壁。本發明通過設置循環冷卻通道對配料口筒體進行降溫,減小筒體的熱應力,通過多層設置的結構降低熱傳導性,增強筒體的使用壽命,并且材料簡單易得,成本低廉,提高了生產效率,適用于所有硬質物料的加入。
本發明涉及一種扇形段框架剛度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屬冶金行業連鑄機扇形段維修設備及方法技術領域。測試裝置的機殼為由上板、下板和側板組成的方形盒,吊耳固定在方形盒的一側,定位擋板鉸接在方形盒的另一側;方形盒的上板上設有多排支撐塊,靠近每塊支撐塊的上板上分別設有一個上部位置傳感器,支撐塊上設有與扇形段輥子相配合的半圓形凹槽;方形盒的下板上設有與支撐塊相對的壓板,靠近每塊壓板的下板上分別設有底部位置傳感器;每個支撐塊和壓板之間均設有一個液壓缸,液壓缸的杠桿與支撐塊驅動連接。本發明還公開了使用該測試裝置的測試方法??稍诰€下檢測扇形段框架剛度是否滿足使用要求,避免因扇形段剛度不合格造成的鑄坯中心偏析等質量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底式隧道爐加熱系統及其加熱工藝,屬于冶金行業廢鋼加熱設備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車底式隧道加熱爐(14)的一端為進車端,車底式隧道加熱爐(14)的另一端為出車端,進車室(11)設有進車室門(10)和通向進車室(11)內的進車端轉運車道(8a),出車室(22)設有通向出車室(22)內的出車端轉運車道(8b)和出車機(23),進車端轉運車道(8a)和出車端轉運車道(8b)之間設有軌道(7),軌道(7)上設有臺車(4),軌道(7)、進車端轉運車道(8a)、車底式隧道加熱爐(14)和出車端轉運車道(8b)構成環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對鋼鐵企業節能降耗起較大的促進作用,工藝流程簡單,維護成本低。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定位軋輥吊具及使用方法,屬于冶金行業熱軋帶鋼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所述導向套筒(2)安裝在起重機小車(3)上,導桿機構(1)安裝在吊具(4)上,起重機小車上的導向套筒位于吊具上的導桿機構正上方,導桿機構(1)和導向套筒(2)形狀相匹配。本發明避免在吊運過程中的晃動,在起重機到達指定位置停止后,可立即啟動下降操作,無須考慮吊具在最高位的啟動、運行、停止時的晃動問題,在保證設備精度的情況下,提高了運輸效率。
本發明涉及一種隨機時間間隔取樣方法,屬冶金質檢取樣控制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控制系統啟動后讀取HMI取樣間隔范圍;系統啟動讀取取樣間隔時間范圍后計數器根據讀取的時間范圍即開始循環計數;計數器以PLC掃描周期為計數觸發;按下啟動開關時,取啟動開關觸發時計數器的值計算第一次取料時間間隔,第一次取完料后用取料完成信號時計數器的值計算下一次取料時間間隔,如此往復實現可定義范圍內隨機時間間隔取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摒棄人為因素影響,取得的樣品能真實的反應灰料的質量情況,有力的保障了下一步配料的準確性,避免由于成分波動對正常生產造成影響,該方法具有科學性、適用性、準確性的特點。
本申請涉及冶金技術領域,揭示了一種轉爐氧槍橫移裝置的停車控制方法及系統??刂扑鲅鯓寵M移裝置向檢修限位移動;實時獲取所述氧槍橫移變頻器制動單元狀態信號;當所述氧槍橫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制動單元開始工作信號,并且達到所述控制器設定的連續工作時間時,則控制所述氧槍橫移裝置停止。本申請避免了緩沖器接觸撞擊,使得設備反向運行,對設備傳動機構造成沖擊。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軋帶鋼拋鋼甩尾的控制方法,屬于冶金行業熱軋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設計自動化一級判斷邏輯,根據程序投入與否,判斷是否開啟IF條件循環;當程序投入后,根據精軋出口目標厚度,選擇程序適用的厚度規格,并可修改拋鋼的機架和F5輥縫調整的長度。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增加控制程序截取拋鋼的時間點,精準控制軋機輥縫抬起的時間和程度,在不影響帶尾厚度公差要求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控制甩尾,可以很好的降低熱軋帶鋼生產過程中的甩尾幾率,并較大程度的保護軋輥、提高軋輥的使用噸位。
本發明涉及冶金建設領域,具體是一種旋流井井壁外模板臨時鎖緊方法。采用鋼絲繩配合倒鏈將旋流井外模板臨時圍起來,通過倒鏈逐漸將鋼絲繩收緊,外模板逐漸與旋流井外壁緊貼形成圓形,當調整到與旋流井直徑吻合時,穿過對拉桿螺桿并設置水平環向鋼筋,并通過山型卡鎖緊固定,本發明便于井壁外模板的快速就位,能夠對井壁外模板進行固定和微調,加快施工速度,保證模板的整體外觀質量,起到雙重加固模板作用,安全系數提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鋼軋制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該帶鋼軋制方法依次包括對待軋制鋼坯進行粗軋的步驟,對經過粗軋的待軋制鋼坯進行精軋的步驟,其中,待軋制鋼坯包括中間坯,用于對待軋制鋼坯進行精軋的精軋機組前設置飛剪,待軋制鋼坯在經過設置于精軋機組前的飛剪時,取消對待軋制鋼坯的中間坯進行切尾的步驟。經過該方法軋制得到的帶鋼魚尾實測長度≤100m,能夠滿足使用標準即最大魚尾最大為500mm,因此,在應用時,無需對魚尾進行剪裁,因此,能夠提高帶鋼軋制的成材率,并且,軋制穩定性控制理想。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藥芯焊絲鋼帶及其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藥芯焊絲鋼帶化學成分及其質量分數為:C≤0.04%,Mn:0.15?0.35%,Si≤0.040%,S≤0.008%,P≤0.012%,Al:0.020?0.035%,N≤0.0030%,O≤0.0050%,余量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生產方法具體步驟包括:鐵水脫硫,轉爐冶煉,爐外精煉,連鑄,連鑄坯加熱,熱軋及卷曲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爐外精煉工序控制O的質量分數為≤0.0050%,N的質量分數為≤0.0030%。本發明生產的藥芯焊絲鋼性能較好,應用范圍廣,抗拉強度在325MPa以上,屈服強度在252MPa以上,本發明生產工藝成本低廉,生產穩定性高。
本發明涉及一種反應燒結鈦酸鋁-氮化硅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陶瓷材料領域。該復 合材料所用原料以及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α-Al2O3粉42~47%,TiO2粉34~38%,MgO粉 3.6~4.6%,ZrO2粉0.4%,Si3N4粉10~20%。其制備方法是將上述原料干混后,與質量濃 度為2%的聚乙烯醇溶液混合攪拌形成半干坯料;坯體成型壓強100~150MPa;成型后坯體 在110℃干燥2h;干燥后坯體在氮化氣氛條件下經1450~1550℃保溫2~3h燒成后得到反 應燒結鈦酸鋁-氮化硅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的強度比普通鈦酸鋁材料高的多,是冶金、玻璃、 汽車、航天等領域有希望的更新材料。
本發明涉及一種氮化燒結鈦酸鋁-氮化硅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陶瓷材料領域。該復合材料所用原料以及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0.04MM的鈦酸鋁粉88~94%,<0.02MM的SI粉6~12%。其制備方法是將上述原料干混后,與質量濃度為2%的聚乙烯醇溶液混合攪拌形成半干坯料,聚乙烯醇溶液重量百分比外加量為6%;坯體成型壓強100~150MPA;成型后坯體在110℃干燥2H;干燥后坯體在氮化氣氛條件下經1450~1550℃保溫2~3H燒成后得到氮化燒結鈦酸鋁-氮化硅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的強度比普通鈦酸鋁材料高的多,是冶金、玻璃、汽車、航天等領域有希望的更新材料。
本發明涉及一種軋制立輥間距專用測量工具及其方法,屬于冶金行業軋鋼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將測量尺頭沿萬能軋機導衛(11)和萬能軋機水平輥(10)的下輥送入需測量的兩個萬能軋機立輥(9)間隙內,并通過兩個測量頂尖(3)與所需測量的兩個萬能軋機立輥(9)中間部位同時接觸后,用讀數鎖定螺母(7)鎖定主弧度刻度尺(5)和副弧形刻度尺(6),主弧度刻度尺(5)和副弧形刻度尺(6)刻度值相加,直接讀取所測萬能軋機立輥(9)間距。本發明有益效果:能準確地測量出萬能軋制立輥間距,并且對同架萬能軋機立輥間距不需要反復測量來減小測量誤差和縮短測量時間。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NM450級無需淬火熱處理的耐磨鋼板及其生產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耐磨鋼板的化學成分組成及其質量百分含量為:C:0.28~0.33%、Mn:1.80~2.40%、Si:0.90~1.20%、S≤0.015%、P≤0.020%、Mo:0.35~0.50%、Nb:0.030~0.050%、Ti:0.020~0.050%、B:0.0005~0.0025%、Al:0.005~0.030%,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所述生產方法包括轉爐冶煉、LF爐精煉、RH爐真空精煉、連鑄、加熱、軋制和中溫回火熱處理工序。本發明所得耐磨鋼板的硬度為435~465HBW,具有生產方法簡單,成本低,生產效率高,硬度均勻性好的優點。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北唐山有色金屬電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