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導熱顆粒增強鎂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高導熱顆粒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為鎂合金基體和增強顆粒的復合材料;所述增強顆粒均勻分布于所述鎂合金基體中,并與所述鎂合金基體形成良好的界面結合。該鎂基復合材料在鎂合金基體上引入增強顆粒,從而在保證復合材料輕質化的情況下,有效提高復合材料的導熱率和力學性能。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將鎂合金基體的原料熔煉后,再與增強顆?;旌?,最后經壓鑄成型,制備得到增強顆粒與鎂合金基體混合分散均勻、界面結合良好的復合材料。
本發明涉及一種硅氧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和在電池中的應用。所述硅氧復合材料包括硅氧材料、碳包覆層和碳納米管;所述碳包覆層設置于所述硅氧材料的表面,所述碳納米管的一端插入碳包覆層內與硅氧材料接觸。本發明所述硅氧復合材料中碳包覆層和碳納米管的存在,可有效提升硅氧材料的離子電導率和電子電導率,增加硅氧材料的動力學性能和循環性能;同時,本發明中碳納米管的結構設置(碳納米管的一端插入碳包覆層內與硅氧材料接觸),使得碳納米管不僅在硅氧復合材料中分布均勻,而且與硅氧材料接觸,進一步提升了復合材料的電導率和電化學性能。
本發明屬于量子點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獲取聚合物微球與表面活性劑的混合溶液,將堿性物質和氧化物前驅體與所述混合溶液進行混合處理,得到聚合物復合微球;對所述聚合物復合微球進行煅燒處理,得到空心微球復合材料。本發明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能夠得到以空心微球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的空心微球結構不但顯著增大了可與量子點等發光材料結合的比表面積,提高量子點等發光材料的分散穩定性,而且有利于提高發光材料的發光強度。
本發明公開一種長玻纖增強PP復合材料,其原料包括:無堿長玻纖PP、光穩定劑、增韌劑、相容劑、抗氧劑、熱塑穩定劑。本發明提供一種長玻纖增強PP復合材料,特別設置一種相容劑,可有效提高長玻纖與PP的相容性。微量的甲基異噻唑啉酮和硝酸鉀存在時,便可大幅提高長度為6-12mm,直徑為11-20μm的長玻纖與PP材料的相容性,使長玻纖均勻地混合在PP材料中,有效提高所制得的PP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種制備所述長玻纖增強PP復合材料的方法,設計相容劑、熱塑穩定劑的制備方法,有利于提高相容劑、熱塑穩定劑效用的發揮。
本發明公開一種納米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半導體器件,方法包括步驟:在徑向方向上預定位置處加入一種或一種以上陽離子前驅體;在一定條件下同時加入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陰離子前驅體,使陽離子前驅體與陰離子前驅體進行反應形成納米復合材料,并且所述納米復合材料的發光峰波長在反應過程中出現藍移、紅移和不變中的一種或幾種,從而實現在預定位置處的合金組分分布。通過上述制備方法所制備的納米復合材料,不僅實現了更高效的納米復合材料發光效率,同時也更能滿足半導體器件及相應顯示技術對納米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要求,是一種適合半導體器件及顯示技術的理想量子點發光材料。
本發明公開一種智能水表殼體用ABS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智能水表殼體用ABS復合材料的原料配方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40~60份ABS、40~60份ABS再生料、2~5份SBS、0.1~0.5份抗氧劑1010、0.1~0.5份抗氧劑168、0.1~0.5份抗紫外線劑UV-531、0.03~0.08份擴散粉EBS、0.01~0.02份鈦青藍色粉5380E、0.01~0.02份EG紅色粉和0.01~0.05份8G黃色粉。本發明智能水表殼體用ABS復合材料的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水網系統的標準,具有高性能、高抗沖、高穩定性、型體穩定、耐候性高、韌性高、耐寒性好、色澤符合標準和符合環保標準等特點。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及其制備方法,涉及顯示領域。該復合材料包括三氧化鉬納米材料與共軛有機芳香族二硫化物,共軛有機芳香族二硫化物通過插層的方式嵌入三氧化鉬納米材料。該復合材料可有效提升載流子傳輸性能,同時改善層間及面內導電性,通過本發明中的復合材料制備得到的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空穴傳輸層的空穴注入及傳輸性能夠被有效提升。
本發明涉及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墨烯聚氯乙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馬來酸酐接枝聚苯乙烯樹脂5?10份、N?甲基吡咯烷酮1?3份、聚氯乙烯20?30份、改性石墨烯1?5份、乙炔炭黑1?3份、氧化鋅0.1?3.0份、增塑劑4?8份、抗氧劑0.1?3.0份、引發劑0.05?0.5份和填料1?5份。本發明通過采改性石墨烯增韌聚氯乙烯,而改性石墨烯呈均勻分散狀態并與復合材料具有強的界面結合力,對聚氯乙烯聚合反應動力學和傳熱過程無影響,可以綜合提高聚氯乙烯性能,能顯著提高改性石墨烯與聚合物基體相容性,使改性石墨烯均勻地分散于聚氯乙烯中,從而獲得了性能優異的復合材料。
本發明屬于顯示器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獲取石墨炔和第一金屬鹽的混合溶液,將還原劑與所述混合溶液混合后進行水熱反應,得到金屬化石墨炔;獲取金屬化合物溶液和金屬化石墨炔的有機溶液,將所述金屬化石墨炔的有機溶液與所述金屬化合物溶液混合處理,得到金屬化石墨炔摻雜金屬化合物的復合材料。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操作簡單,適用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和應用功能,金屬化石墨炔摻雜金屬化合物的復合材料,提高了電子傳輸層的電子傳輸能力,促進電子?空穴在發光層中有效地復合,降低激子累積對器件性能的影響,從而提高發光器件的光電性能。
本發明公開一種阻燃的玻纖增強PA66復合材料,本發明特別設計一種阻燃劑添加至玻纖PA66復合材料中,其包含適量的醋酸鎂、檸檬酸鐵銨,可以有效提高產品的阻燃性能,在高溫下復合材料仍不發生燃燒、滴落,有效消除玻纖的“燈芯效應”。由于具備優秀的力學性能和阻燃性能,本發明提供的玻纖PA66復合材料尤其適用于制備汽車零部件、電子產品原件等。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復合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靜電環氧樹脂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一種抗靜電環氧樹脂復合材料,包含如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碳納米管0.1~3.0份;導電云母0.1~1.0份;偶聯劑0.1~1.0份;環氧樹脂60~80份;固化劑8~30份。本發明使用氨基功能化的碳納米管和導電云母為復配填料,分散環氧樹脂中,制備具有抗靜電性能的環氧樹脂復合材料,操作工藝簡單,復配填料的使用一方面可以保證材料的抗靜電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該方法所使用的功能填料的添加量少,產品的穩定性好,可用于電器、電子等方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量子點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環境溫度傳感器,其中,所述量子點復合材料包括鑭系金屬有機框架以及結合在所述鑭系金屬有機框架上的量子點材料。由于量子點具有較好的熒光強度和量子效率,在較弱的激發光強度下都能表現出較強的熒光,當量子點的發光強度降低后,其損失的能量通過能量傳遞可傳輸給鑭系金屬離子,增強其發光強度,利用這一特性,該量子點復合材料能夠探測?40℃?100℃的溫度變化,且由于兩者具有較高的能量傳遞效率,該復合材料的信噪比也較高,誤差值小于4%/℃。因此,采用本發明提供的量子點復合材料作為環境溫度傳感器中LED的熒光材料,可實現根據發光顏色判定相應的環境溫度。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量子點發光二極管。所述復合材料包括氧化鎳納米顆粒和結合在所述氧化鎳納米顆粒表面的乙酰丙酮鈷;其中,所述乙酰丙酮鈷中的鈷離子與所述氧化鎳納米顆粒表面的氧離子相結合。該復合材料中的乙酰丙酮鈷可以提高氧化鎳的導電性,減少氧化鎳納米顆粒的表面缺陷,同時Co2+替代Ni2+使得該復合材料體系顯示出p型摻雜的性質,因此,空穴載流子濃度得到提高,電阻率減小,從而提高了空穴的注入能力,將其用于量子點發光二極管的空穴傳輸層,可以促進電子?空穴有效地復合,降低激子累積對器件性能的影響,從而提高器件性能。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夾層結構復合材料電池箱體,包括上蓋、下箱體和兩側端板,所述上蓋、下箱體和兩側端板均采用由內側板、泡沫夾芯和外側板制成的夾層結構復合材料制成,所述內側板為具有絕緣性能的復合材料,所述外側板為混雜結構復合材料,所述兩側端板分別位于電池箱端部內側。本實用新型夾層結構復合材料電池箱體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剛度好、抗沖擊性能好以及保溫性能好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其中,所述復合材料包括三維石墨烯以及負載在所述三維石墨烯上的氧化鋅納米顆?;蚪饘匐x子摻雜氧化鋅納米顆粒。本發明所述復合材料中,由于氧化鋅納米顆?;蚪饘匐x子摻雜氧化鋅納米顆粒是負載在三維石墨烯中,所述三維石墨烯一方面可提升復合材料的導電能力,另一方面還可有效避免氧化鋅納米顆粒之間或金屬離子摻雜氧化鋅納米顆粒之間發生團聚;所述三維石墨烯還具有良好的剛性與良好的延展性,能夠提升復合材料的成膜均勻性。
本發明屬于尼龍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一種超低吸水耐寒耐磨尼龍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超低吸水耐寒耐磨尼龍復合材料通過用包括重量份數如下的原料組分制備得到:第一長碳鏈尼龍60~80份;結晶性半芳香尼龍1~10份;增強材料15~30份;耐磨母粒1~10份;第一潤滑劑0.2~1.0份;抗氧劑0.3~1.0份;相容劑0.5~2份;憎水劑2~10份;其中,所述第一長碳鏈尼龍為單體碳原子數≥10的尼龍。本發明提供的超低吸水耐寒耐磨尼龍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和力學性能,注塑流動性佳,復合材料表面滑爽而不油膩,同時具有超低吸水性能以及良好耐寒耐磨特性,尤其適合制成掃地機刷。
本發明屬于量子點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量子點晶體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獲取量子點材料、金屬無機鹽和凝膠的混合溶液;將所述混合溶液凝膠化;添加陰離子溶液進行結晶處理,得到量子點晶體復合材料。本發明量子點晶體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制備工藝簡單,適用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和應用,并且制備的量子點晶體復合材料,通過晶體基質的致密性和有序性為量子點提供了化學和物理隔絕環境,提高了量子點的穩定性,改善了量子點器件長期在激發狀態下應用的光穩定性。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復合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導熱環氧樹脂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一種導熱環氧樹脂復合材料,包含如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碳納米管0.5~3.0份;納米氮化鋁0.5~10.0份;硅烷偶聯劑0.1~1.0份;硬脂酸0.1~0.5份;環氧樹脂60~80份;固化劑8~30份。本發明使用氨基功能化的碳納米管和偶聯劑表面改性的納米氮化鋁為導熱填料,分散環氧樹脂中,制備具有導熱性能的環氧樹脂材料,操作工藝簡單,一方面可以保證材料的導熱性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該復合材料所使用的功能填料的添加量少,產品的穩定性好,可用于電器、電子散熱等方面。
一種碳纖維復合材料電子產品外殼,包括碳纖維復合材料夾層結構及設置于所述碳纖維復合材料夾層結構外周的短切碳纖維增強的熱塑樹脂層,所述碳纖維復合材料夾層結構的周緣開設有若干凹槽,所述短切碳纖維增強的熱塑樹脂層覆蓋所述凹槽。上述碳纖維復合材料電子產品外殼,采用短切纖維增強的熱塑樹脂層與碳纖維復合材料夾層配合結構,使制備得到的電子產品外殼具有成本低、重量小、厚度薄、強度高、剛性高等優點。采用凹槽連接結構,提高了碳纖維復合材料夾層結構和短切碳纖維增強的熱塑樹脂層的連接強度。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復合材料結構包括塑料基層、物理氣相沉積層、第一電鍍層、第二電鍍層及第三電鍍層。物理氣相沉積層包括第一沉積分層及第二沉積分層,第一沉積分層貼合于塑料基層上,第二沉積分層貼合于第一沉積分層遠離塑料基層的側面上。第一電鍍層貼合于第二沉積分層遠離第一沉積分層的側面上。第二電鍍層貼合于第一電鍍層遠離第二沉積分層的側面上。第三電鍍層貼合于第二電鍍層遠離第一電鍍層的側面上。上述復合材料結構通過依次疊加設置塑料基層、物理氣相沉積層、第一電鍍層、第二電鍍層及第三電鍍層,能夠使得各層結構之間的結合力更強,附著力更好,且制備上述復合材料結構時,毒性較小。
一種玻纖增強尼龍復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組分:尼龍樹脂35~66.8%;短切玻璃纖維30~60%;納米層狀硅酸鹽2~15%;相容劑1~5%;潤滑劑0.1~1%;抗氧劑0.1~1%。上述玻纖增強尼龍復合材料,通過納米層狀硅酸鹽填料與玻璃纖維協同增強,不僅保持了玻璃纖維增強尼龍復合材料的優點,進一步提高了復合材料的強度和韌性,克服了高玻璃纖維含量增強導致的材料尺寸穩定性差、表面較差等缺點,而且對材料的顏色影響較小,機械性能優異、流動性較好,可應用于需求高強度的機械、汽車零件制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為納米氧化鋅和石墨烯,且以所述復合材料的總重量為100%計,所述石墨烯的重量百分含量為0.1%~10%。將納米氧化鋅和適量的石墨烯的復合材料用作量子點發光器件的電子傳輸層材料時,可以避免電子進一步傳輸到量子點的價帶,減少激子淬滅幾率,提高器件發光效率。
本發明公開一種復合材料、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提供ZnO納米顆粒、Au源;所述Au源選自塊體Au和Au粒子中的至少一種;將ZnO納米顆粒、Au源、S源與第一有機溶劑混合,進行水熱反應,制得所述復合材料。本發明采用ZnO納米顆粒、塊體Au和/或Au粒子、S源于有機溶劑中進行水熱反應,S源可對ZnO納米顆粒進行表面硫化實現在ZnO納米顆粒表面形成ZnS層的同時,Au源可進行熱溶解、擴散成呈孤立分布的原子級Au實現對ZnS層表面的負載,獲得以ZnO納米顆粒為核材料,以ZnS和Au為殼材料的復合材料。復合材料中的ZnS和Au可協同提高其所在LED的電子傳輸效率。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一種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由富含氧/氮的有機分子1,3?二[三(羥甲基)甲氨基]丙烷與氧化石墨烯進行有效地共價偶聯,制備了一種結構穩定、選擇性好的的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通過氧化石墨烯與1,3?二[三(羥甲基)甲氨基]丙烷在催化條件下進行酯化及酰胺化反應,得到一種穩定化學鍵合的復合產物。一定程度的鍵合,使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對各種物質由于吸附機理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吸附能力,并顯示出對有機物的吸附選擇性和對某些金屬離子的吸附排斥性,可實現水溶液中有機物質的高效吸附以及對無機和有機污染物混合物的有效分離;并且該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重復利用性能。
本申請提供一種增強無鹵阻燃聚酰胺復合材料,上述的增強無鹵阻燃聚酰胺復合材料包括如下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結晶性聚酰胺樹脂36.3份~64.2份;非結晶性聚酰胺樹脂2份~10份;有機硅添加劑0.5份~2.5份;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0.2份~0.5份;無鹵阻燃劑10份~15份和玻璃纖維10份~40份。上述的增強無鹵阻燃聚酰胺復合材料,使得非結晶性聚酰胺樹脂、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有機硅添加劑和無鹵阻燃劑聯合使用,在確保增強無鹵阻燃聚酰胺復合材料具有較好地阻燃效果的情況下,減少無鹵阻燃劑的使用量,進而在配合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使用的情況下,進一步減輕了無鹵阻燃劑的析出量,進而減少增強無鹵阻燃聚酰胺復合材料的腐蝕性,有利于降低設備的保養維護周期和成本,進而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墨烯/聚苯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它們在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應用。該方法先采用改進后的Hummers方法制備氧化石墨烯;再將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溶有過硫酸銨氧化劑的溶液中,形成水相,將苯胺溶解在有機溶劑中,形成有機相;然后將水相和有機相混合,靜置反應生成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復合材料;最后將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復合材料中氧化石墨烯還原成石墨烯,將聚苯胺還原態轉化成導電的氧化態即可得到石墨烯/聚苯胺復合材料。本發明以聚苯胺纖維作為石墨烯不同片層的導線,因此,該石墨烯/聚苯胺復合材料能夠明顯提高電極材料載流子傳輸效率,具有優異的超級電容性能,應用前景良好。
本發明公開一種量子點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半導體器件。方法包括步驟:在預定位置處合成第一種化合物;在第一種化合物的表面合成第二種化合物,所述第一種化合物與所述第二種化合物的合金組分相同或者不同;第一種化合物和第二種化合物體之間發生陽離子交換反應形成量子點復合材料,所述量子點復合材料的發光峰波長出現藍移、紅移和不變中的一種或多種。本發明利用量子點SILAR合成法精確控制量子點逐層生長以及利用量子點一步合成法形成漸變組分過渡殼。通過上述方法所制備的量子點復合材料,不僅實現了更高效的量子點復合材料發光效率,同時也更能滿足半導體器件及相應顯示技術對量子點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要求。
本發明屬于功能性復合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二氧化釩/碳微球熱致變色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復合材料為碳微球共混二氧化釩粉體形成的復合結構,由二氧化釩與碳混合組成,所述二氧化釩粉體尺寸為0.1?1μm,所述碳微球直徑為3?5μm;所述碳微球占所述復合材料的質量分數為30?50%,其制備采用水熱處理法,將還原劑與碳源合二為一,對二氧化釩前驅體進行還原和碳化。本發明所得二氧化釩/碳微球熱致變色復合材料熱致變色性能優良,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適于大規模生產。本發明的復合材料可廣泛應用于智能控溫涂層、涂料領域。
本發明公開一種低散發長玻纖增強PI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選用氯酸鎂、氯化鎂、丙二醇三者協效降低長玻纖增強PI復合材料的散發性,使利用本發明長玻纖增強PI復合材料制備的產品其中小分子成分不易因光、熱效應而散發,保持復合材料的穩定性,同時還能有效地維持所制得的PI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本發明提供的PI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抗沖性能、低散發性能,且表面光滑無浮纖,尤其適用于制備汽車零部件、電子產品元件、儀器儀表部件、航空設備部件等產品。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復合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導熱耐磨聚苯硫醚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包含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PPS45~80;導熱填料15~50;增容劑1.5~5;硅烷偶聯劑1~3;所述的導熱填料為碳納米管(CNT)和碳纖維(CF)的混合物。本發明采用酸氧化法處理碳納米管和碳纖維,解決了導熱填料纏結程度高、難分散,與基體樹脂粘結差的問題,通過熔融共混的方式將多種具有優良性能的助劑分散到PPS中,解決現有材料導熱耐磨及高力學性能不能兼具的缺陷,制備得到的高導熱耐磨聚苯硫醚復合材料質量輕,具有高導熱,耐磨還兼備優異的綜合力學性能。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東惠州有色金屬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