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火法冶金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拋料機的支撐輪結構。具有安裝板,安裝板的下部設有三個等間距排布的立板,三個立板的底部設有固定軸,固定軸的兩端通過螺母安裝;兩個滾輪分別安裝在相鄰的立板之間,并通過軸承座安裝在固定軸之上。滾輪包括輪轂以及置于輪轂外側的輪胎,輪轂上設有注油孔。本實用新型用于拋料機的支撐輪結構,結構設計合理,支撐強度較高,安裝較為簡便,維護較為便捷,適應性較廣。
本實用新型涉及火法冶金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拋料機的行走轉向裝置。具有固定板,固定板呈長方體形狀,固定板上設有圓筒狀固定座,固定座上設有旋轉套管;固定板上固定座的一側設有呈U形的支撐座;固定板上靠近支撐座的一端設有U形安裝架,固定板的端部置于U形安裝架內,并通過螺栓安裝,U形安裝架連接有推拉桿;固定板上靠近固定座的一端設有兩個安裝板,兩個安裝板均可沿其與固定板連接位置轉動。本實用新型用于拋料機的行走轉向裝置,結構設計合理,支撐強度較高,轉向效率高,安裝較為簡便,維護較為便捷,適應性較廣。
本實用新型涉及火法冶金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拋料機用支撐及旋轉輪結構。具有安裝板,安裝板的底部設有旋轉板,旋轉板與安裝板卡接,兩者貼合區域設有密封圈;旋轉板中部的兩側設有兩個軸套,軸穿過旋轉板,兩端安裝在兩個軸套中;旋轉板的下部設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設有三個等間距排布的立板,三個立板的底部設有固定軸,固定軸的兩端通過螺母安裝;兩個滾輪分別安裝在相鄰的立板之間,并通過軸承座安裝在固定軸之上;滾輪上設有油杯。本實用新型拋料機用支撐及旋轉輪結構,結構設計合理,支撐強度較高,旋轉性能較佳,安裝較為簡便。
本實用新型涉及火法冶金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拋料機。具有機架,機架前側設有電機;拋料倉,置于機架上部,拋料倉頂部設有物料進口,側端設有物料出口;拋料倉內設有旋轉輥,旋轉輥通過皮帶與電機連接,皮帶置于機架和拋料倉的外側;旋轉輥壓在置于拋料倉內的輸送帶之上,輸送帶的兩側分別置于拋料倉的物料進口端和物料出口端。本實用新型拋料機,主要用于將粉狀物料或其它類似細粉、小顆粒狀等物料高速拋入焙燒爐或其它設備中。設備結構設計合理,支撐強度較高,連接較為牢靠,使用較為方便,使用壽命較長,加工效率較高。
本發明屬于冶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銅閃速熔煉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將銅精礦、石英砂和含砷物料進行混合,所述含砷物料包括回收的砷煙塵、砷濾餅、黑銅泥、吹煉渣、渣精礦;(2)將混合料投入反應塔進行熔煉;(3)熔煉爐渣經水淬冷卻后進行選礦處理,所述選礦處理是在浮選過程中加入砷捕獲劑,通過浮選分離出渣銅精礦,浮選過程中藥劑將爐渣表面不穩定形態的砷進行捕獲,并隨渣銅精礦一同被分離出來,再將渣銅精礦返回步驟(1)作為銅精礦循環處理。上述方案,提高了爐渣固砷的容量和效率;避免了額外的砷固化/穩定化工藝過程,強化了爐渣固砷性能,實現了銅冶煉伴生砷的安全無害化。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善高配比硫酸渣球團礦焙燒固結性能的工藝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1)、硫酸渣增濕:將硫酸渣增濕使其含水量達到15wt%?20wt%,在原料存儲系統中封閉保濕8h以上;(2)、預配混料:將鐵精礦、硫酸渣和MgO混合形成混合料,硫酸渣含量為混合料的50wt%以上,混合料的平均含水量達到12wt%~13wt%,MgO含量為混合料的1.5wt%以上;(3)、磨礦;(4)、配料;(5)、造球;(6)、干燥;(7)、預熱;(8)焙燒;(9)、冷卻。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球團礦在干燥、焙燒過程中產生的粉末量少;成品球團礦抗壓強度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與此同時,回轉窯內沒有結窯現象;成品球團礦的冶金性能,特別是還原膨脹指數會優于普通鐵精礦氧化球團礦。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轉爐加料技術,具體為一種用于冶金轉爐的活動加料溜槽機構。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通過設置降溫機構,提高殘渣的散熱以及排渣效率;通過設置助推機構,其與降溫機構的配合使用,對殘渣進一步散熱,加快殘渣排出速度,并且對夾雜在殘渣中的金屬進行分離,減少資源浪費。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EAF電弧爐出鋼階段加入的合金往往因為出爐后放置時間較長而冷卻,冷卻后的合金加入鋼包會降低精煉初期鋼水溫度,影響精煉效果及鋼水質量,而提出的一種雙聯冶煉的合金烘烤方法。通過合金隨鋼包在烤包器烘烤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去除合金中游離水和結晶水,且由于隨包烘烤的原因,合金無明顯溫降,促進了雙聯冶煉精煉效果,生產產品質量提高。
金屬冶煉用的電氣智能攪拌器,包括罐體(1)和電機(2)。
從銅轉爐渣中綜合回收銅礦物和鐵礦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I級磨礦分級:將包括組分及質量百分含量為Cu 3.1-6.2%,Fe 42.1-50.9%,SiO218.5-22.5%,Al2O3 0.60-0.72%,CaO 0.08-0.18%,MgO 0.1-0.25%,Zn 2.5-4.18%,S0.1-0.46%的銅轉爐渣破碎至-2mm,送入由球磨機I和分級I工序組成的I級磨礦分級系統進行磨礦,使得銅轉爐渣細度要求為-0.074mm占75%;
銅冶煉中間物料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顎式破碎機(20),顎式破碎機(20)的進料口與上料平臺(10)的出料口銜接、顎式破碎機(20)的出料口與大傾角皮帶(30)的進料口銜接,物料經大傾角皮帶(30)輸送至擺式磨粉機(40)中研磨成細小顆粒,擺式磨粉機(40)頂部設置有選粉機(50),選粉機篩分后的物料進入下游的布袋收塵單元(60)內收集,再通過布袋收塵單元(60)下方設置的刮板輸送單元(70)運送到精礦庫儲存。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電解銅箔制備工藝采用濕法冶煉存在的諸多問題,為此提供一種縮短了產業流程,節能降耗,節省大量制造成本和資金占用的利用濕法冶煉過程硫酸銅溶液短程制備電解銅箔的工藝。
隨著金礦的大規模開采,易處理單一金礦儲量不斷減少,含砷難處理金礦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與此同時,我國對稀有金屬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使得成分復雜的金礦,尤其是對于選別尚未完全的選金尾礦,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則成為當前形勢的必然要求。本發明涉及金礦的選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從高砷選金尾礦中回收金的方法及其應用。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銅陵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