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大容量快速充放電石墨烯@硬碳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在鈉離子電池中的應用。本發明利用石墨烯薄片的高導電率和大比表面積,能在負極材料和集流體之間形成高速導電網絡,大大提升鈉離子的傳輸速率,顯著降低鈉離子傳輸的彎曲度,且表面石墨烯片相互交錯形成的微孔同樣可以作為鈉離子的活性位點;硬碳表面的缺陷因為石墨烯的包覆,減少了與電解液的直接接觸,提高了鈉離子負極的首次庫倫效率和循環性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產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的高效均質乳化設備,涉及乳化設備技術領域,包括乳化機機體,乳化機機體的內部設置有容器組件和轉動組件,轉動組件包括框架和蓋板,框架和蓋板為固定連接,框架的底端中心處連接有輸料筒,輸料筒的內部連接有絞龍,絞龍的頂端穿過框架和蓋板,且延伸至蓋板的上方,輸料筒的外部對稱設置有兩組攪拌件,且攪拌件的頂部均穿過框架和蓋板,通過驅動電機帶動絞龍進行轉動,則兩組攪拌件均通過兩組同步皮帶跟隨絞龍同步轉動,在絞龍轉動時,將乳化桶內腔底部原料通過若干組進料槽帶入輸料筒的內部,則輸料筒的內部的原料從兩組出料槽排出,進而該結構使乳化桶內部原料處于流動狀態。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構件纏繞成型用形狀記憶聚合物芯模的制作方法,該方法為:一、將氫化環氧樹脂、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和順丁烯二酸酐按0.5~1.0∶0~0.4∶2.0的摩爾比混合均勻后放入真空干燥箱脫除氣泡,得到氫化環氧樹脂體系;二、將氫化環氧樹脂體系澆注至圓筒狀模具,然后將澆注后的模具置于烘箱中固化,冷卻至室溫后脫模得到氫化環氧樹脂坯件;三、根據所需芯模的形狀選擇芯模成型模具,將氫化環氧樹脂坯件與芯模成型模具組裝,采用吹塑工藝使氫化環氧樹脂坯件變形成芯模形狀,然后冷卻,得到形狀記憶聚合物芯模。本發明制作的形狀記憶聚合物芯模成本低,效率高,可重復使用,制作周期短,脫模方便,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元復合材料耐磨襯板,它由納米結構金屬絲網(1)、高硬度陶瓷棒(2)、聚氨酯彈性體(3)三部分復合而成,陶瓷棒(2)鑲嵌在納米結構金屬絲網(1)的網孔中,用聚氨酯復合成為一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該襯板匯集了陶瓷材料高硬度、金屬材料高韌性高強度和有機彈性體材料的彈性和抗腐蝕性等各種優點,解決了大塊陶瓷在沖擊下的碎裂、單一金屬材料抗腐蝕性差、純聚氨酯在磨損工況下成片撕裂和磨礦效率低的難題,使用壽命比單一材質襯板提高一個數量級。本實用新型的復合成型溫度低、工藝可控性強,成品率高,生產質量穩定,不需要經過熱處理等工藝即可獲得很高的使用性能。
一種復合材料螺旋天線成型制造方法,該天線由天線基體以及纏繞在天線基體表面的螺旋形導體構成,根據天線基體的理論外形制作成型工裝;在成型工裝的表面鋪貼玻璃預浸布進行第一次固化成型并精加工,再鋪貼一層玻璃預浸布后,將帶螺旋升角的導體帶鋪貼,最后進行第二次固化成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測試復合材料薄壁管拉伸強度的試驗裝置,包括置于管材內腔中的預緊裝置和管材外表面包覆的夾緊套,本實用新型中的預緊裝置向管材內表面提供徑向膨脹夾緊力,所述的夾緊套向管材外表面提供徑向夾緊力,使得管材內外表面通過徑向力夾緊,進而增大管材與試驗裝置之間的摩擦力。該試驗裝置結構簡單,有效的避免拉脫、碎裂等失效形式,并極大的降低操作難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采用緩沖凸塊的復合材料板簧與中間加載盒連接結構,包括板簧、加載盒和凸塊,所述的板簧側壁安裝有凸塊;所述的加載盒側壁開槽,開槽方向垂直于板簧竄動的方向;所述的凸塊插入加載盒側壁開槽。本實用新型在板簧與加載盒之間采用凸塊連接,能夠有效提高板簧與加載盒之間的連接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屬于飛機結構設計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全復合材料掛架尾緣結構,包括:梁1、蒙皮2、尾部擋塊3、端部擋塊4、加芯結構5,所述加芯結構為蜂窩芯或者泡沫芯;其中,梁1緣條與機體結構連接,尾部擋塊3與兩側蒙皮2搭接處設置凹槽,梁1緊貼加芯結構5前端放置,端部擋塊4分別放置于加芯結構5上下兩端,蒙皮2前端搭接在梁1緣條上,后端搭接在尾部擋塊3凹槽內,蒙皮2上部及下部搭接在端部擋塊4上;施工方便并且結構形式簡單可靠、能夠保證結構的強度及剛度。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性能水凝膠阻燃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固態含氯化鈉水凝膠具有交聯型聚合物網絡結構能夠大量吸附比自身多幾十甚至上千倍的水,具有較好的保水性能;固態含氯化鈉水凝膠需要更高溫度才能沸騰,蒸發的水蒸氣溫度相較于純水凝膠的溫度高,帶走更多熱量,防護效果更好;固態含氯化鈉水凝膠表面形成大量小氣泡,形成隔膜,小氣泡主要通過熱傳遞傳熱,傳熱速度慢同時固態含氯化鈉水凝膠表面形成一層致密堅硬的鹽、有機高分子的混合物,阻礙熱傳遞;因此,在火災防護等方面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成型樹脂基復合材料異形件的壓制模具及方法,該壓制模具包括設置在凹模固定板上的凹模和設置在凸模固定板上的凸模組件,凸模組件包括成型凸模和壓緊組件,成型凸模包括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壓緊組件包括第一壓緊塊和兩個對稱布設在第二凸模兩側的第二壓緊塊,凸模組件和預浸布鋪設件共同形成一個與矩形模腔相配合的組合式凸模結構;該壓制方法包括:一、預浸布的裁剪;二、預浸布的鋪層裝模;三、合模壓制;四、開模脫模。本發明成型的異形件具有內應力低、翹曲變形小、機械性能穩定的優點,在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上采用一種或多種形狀的裁剪工整的預浸布,提高了異形件的力學強度和外觀質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球墨鑄鐵基復合材料及制備復合卷筒的方法,基體合金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組成:C占3.5~4.0%,Si占2.2~2.7%,Mn占0.3~0.8%,Ni占1.3~1.7%,Cu占0.5~0.9%,Mo占0.2~0.5%,Re占0.02~0.08%,Mg占0.03~0.06%,Ti占0.2~0.3%,P≤0.07,S≤0.02,余量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雜質。采用先進的樹脂砂生產線和電爐熔煉工藝技術,并通過鑄滲工藝使表面合金化,替代熱處理表面強化,將元素鈦、鋯、鉭、鎢與無機鹽混合均勻,固定在鑄型中并澆鑄金屬液,冷卻開箱后得到復合卷筒。本發明能夠提高球墨鑄鐵復合卷筒的韌性、表面硬度和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異形環狀筋條結構的成型模具和成型方法。成型模具包括主體凸模及分塊芯模,通過芯模工裝分段制造,鋪貼后分段轉移至主體凸模,然后銷釘連接的方式,實現了異形環狀結構芯模與主體凸模的精確套合。本發明在主體凸模上完成筋條緣條的鋪貼,在主體凸模外完成左右側立筋的鋪貼及對合、加捻,立筋鋪層轉移至主體凸模緣條鋪層后,再進行芯模連接區鋪貼,最終形成完整的環狀整體鋪層。本發明實現了異形環狀結構筋條的整體成型,且鋪層操作簡便,提高了制造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一種片狀二硒化鉬/碳纖維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硒粉溶于水合肼中,然后經超聲處理形成溶液A;將鉬酸鈉溶于去離子水中,然后加入乙酸,得到溶液B;將親水型碳布進行陽極氧化預處理,然后洗滌、干燥,得到處理后的親水型碳布;將溶液A與溶液B混合形成溶液C,將處理后的親水型碳布置于溶液C中,超聲處理,然后進行水熱反應,最后在惰性氣氛下煅燒即可。本發明將二硒化鉬和親水型碳布進行復合,利用協同效應,通過碳纖維布骨架構建穩定的復合結構,抑制其團聚,提高鈉離子擴散速率提供更多載流子傳輸通道,維持在充放電時的結構穩定性與整個電極的高導電性,促進電極反應動力學過程,從而提高負極材料的結構穩定性和導電性。
本發明涉及一種增韌的超級電容器電極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及不對稱全固態超級電容器的制備方法,通過一步水熱法,以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混合溶液為溶劑,加入石墨烯量子點溶液、Ni(NO3)2·6H2O、Co(NO3)2·6H2O以及活性物質,在鎳泡沫上成功制備出摻雜石墨烯量子點的具有網絡架構的均勻層狀NiCo?LDH電極材料。然在三電極體系中測試其電化學性能,石墨烯量子點的摻雜明顯增強了雙金屬氫氧化物材料的循環穩定性。本發明提供的電極增韌方法工藝簡單、環境友好、效率高、易于控制,可解決現有雙金屬氫氧化物材料作為電極材料應用到超級電容器中循環穩定性差的問題。此外,此電極材料在制成器件時,顯示出了高的能量密度和柔性,可作為優良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磁電復合材料傳感器的生物磁珠檢測裝置及方法,包括處理顯示單元、檢測硅板放置口、封裝外殼、旋轉支架、永磁體、傳感器、電機和導電滑環;處理顯示單元和檢測硅板放置口設置在封裝殼體的外部;旋轉支架和電機設置在封裝殼體的內部,旋轉支架與電機連接;所述導電滑環、永磁體和傳感器均設置在旋轉支架上,永磁體對稱設置在傳感器的兩側,所述傳感器放置在檢測硅板放置口的下方;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依次連接導電滑環和信號處理顯示單元。避免了磁珠與傳感器的直接接觸,降低了磁珠對傳感器的表面質量的影響,傳感器可以多次使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磁珠修飾在傳感器表面,損壞了傳感器表面的質量,傳感器需要多次替換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鈷鐵氧體/多孔碳復合電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為:將生物遺態材料切割成塊狀,放入真空燒結爐中燒結,得到多孔碳,對多孔碳進行預處理,再將預處理的多孔碳浸漬于鈷鐵混合浸漬液中,超聲處理,干燥,得到混合物,最后將混合物轉移到熱水反應釜中進行水熱反應,干燥,得到鈷鐵氧體/多孔碳復合材料。本發明方法制備出的鈷鐵氧體/多孔碳復合電磁波吸收材料具有多孔結構,且電磁吸收能力強;與傳統磁波吸收材料制備工藝相比,原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工藝簡單環保。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工字梁熱壓罐成型模具及使用方法,屬于模具技術領域。該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兩塊硅膠芯模、前限位塊和后限位塊;兩塊硅膠芯模沿長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對齊;下模板連接在對齊后的兩塊硅膠芯模的底部;上模塊連接在對齊后的兩塊硅膠芯模的頂部。在本發明中,設置有上模板、下模板、兩塊硅膠芯模、前限位塊和后限位塊,在兩塊硅膠芯模上均鋪制C型預浸料,形成第一模型,在上模板的底部鋪制第一預浸料,在下模板的凹槽內鋪制第二預浸料;將上模板、下模板、前限位塊和后限位塊與第一模型進行結合,密封,采用熱壓罐成型工藝加熱加壓成型,使工字梁在硫化成型過程中各向同時受壓,有效保證制品的結構強度和孔隙率要求。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析復合材料機械連接釘載和應力分布及應力水平的方法,技術特征在于:建立二維殼梁模型計算連接件釘載分配,并從二維模型中取出一個目標釘附近矩形區域的旁路載荷;在二維殼梁模型的基礎上,根據矩形區域的大小及螺栓尺寸等幾何信息,新建僅包含目標釘的三維實體模型,將二維模型取出的旁路載荷作為三維模型的力邊界條件,并可施加螺栓預緊力,計算該三維模型即可得到該區域應力分布及應力水平。本方法發明充分發揮有限元模型中二維建模方法與三維建模方法的優點,為工程上計算多釘連接釘載分配、及應力分析提供快速而準確的計算方法,降低設計成本。
一種保溫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將發泡保溫材料配合料混合后壓制成型;然后,通過熔融制備微晶玻璃板材;將所制備的發泡保溫材料取出,放于所制備的880℃微晶玻璃板材上表面,將發泡保溫材料與微晶玻璃板材進行復合;然后,將此復合板材通過網帶送入850℃的發泡爐中,于850℃發泡保溫25~45min后,以10~20℃/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600℃,恒溫30min;最后,從600℃開始,以1~2℃/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室溫,即得保溫復合板。本發明將保溫泡沫玻璃材料與微晶玻璃建筑材料在高溫下粘結成一個整體,減少了施工過程中使用水泥砂漿粘結的工序,并減少了材料的使用,簡化了施工工序。同時,所制備的保溫復合板保溫材料結構強度高、吸水率低、密度小、導熱系數低。
一種高性能動力電池用復合材料的水熱合成法,提供了一種摻入了石墨烯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FePO4水熱合成方法,該方法的步驟如下:將一定量的硫酸亞鐵、磷酸和抗壞血酸混合后溶解于一定量去離子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鋰溶液,然后將石墨烯分散在乙醇中后加入到上述的混合溶液中,將混合液轉移至高壓反應釜中,密封,進行水熱反應,將水熱反應產物過濾、洗滌和干燥,將干燥后的物質于一定條件下進行焙燒處理即可。本發明以石墨烯為碳源,所制備的相關材料的粒度分布集中在納米量級,有效地縮短了離子傳輸路徑,并且石墨烯在材料的顆粒表面形成了一層碳包覆層,從而提高了電子的傳輸效率,且有利于大功率充放電。
一種具有提高光學三階非線性品質因數的低溫二氧化鍺-有機改性硅酸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利用改進溶膠-凝膠技術與旋涂技術摻入具有三階非線性特性的光功能染料,得到具有更優特性的光功能薄膜?;|材料本身在532nm波長激光的激發下,具有較好的三階非線性特性,即較高的三階非線性折射率及可忽略不計的三階非線性吸收,是良好的三階非線性光學應用的基質材料,摻雜后材料整體在532nm波長的激光激發下其獲得了更優的三階非線性特性,即具有比染料本身更佳的品質因數,是實現全光傳輸,全光通信,及全光計算機良好的備選基質材料。
本發明具體涉及輕合金及復合材料表面耐蝕、減磨協合涂層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通過等離子體電解氧化法在合金樣品表面制備多孔基底層;(2)采用恒流法在合金樣品表面陰極電沉積氟聚合物涂層;(3)將合金樣品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保溫一定時間,使其與基底層完全熔合在一起,形成協和涂層。本發明中大量滲入基底層膜孔的氟聚合物與陶瓷基底層產生協同作用,可形成具有高耐蝕性能和低摩擦系數,即良好減磨性的協合自潤滑涂層。本發明所用的溶液可用于各種氣候、環境下工作且要求減磨性及耐蝕性良好的零部件表面,且溶液成分及涂層制備工藝簡單,適用于各種尺寸、形狀復雜的表面,易于操作控制,工藝穩定,處理效率高,適于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碳復合材料β?Y2Si2O7晶須增韌Y2SiO5/YAS微晶玻璃復合抗氧化涂層的制備方法,首先以簡單的脈沖電弧放電沉積法在C/C?SiC表面制備β?Y2Si2O7晶須增韌Y2SiO5多孔涂層,然后再采用熱浸漬法制備YAS微晶玻璃外涂層。本發明方法制備的β?Y2Si2O7晶須增韌Y2SiO5/YAS微晶玻璃復合抗氧化涂層與基體結合良好,可實現復合涂層結構的控制,并且制備周期短、工藝過程簡單,且涂層的制備是在低溫條件下完成,成本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數字射線直接成像的復合材料界面形貌檢測系統及方法,該系統包括檢測室、直接成像裝置、延伸至成像區域內供運載車移動的橫軌和用于控制直接成像裝置自動完成圖像采集且對所采集的圖像進行圖像處理的處理器;該方法包括步驟:一、安裝復合板并將復合板送入成像區域;二、確定X射線機與X射線平板探測器的相對距離;三、調節X射線平板探測器與X射線機射線放射窗口的投影重疊;四、控制X射線機與X射線平板探測器同步移動并對復合板界面進行數字射線直接成像檢測;五、圖像處理并觀看復合板界面結合區波紋形貌。本發明可快速、清晰、直觀的采集復合板界面的數字射線成像,快速甄別復合板界面弱結合區域的波紋形貌。
一種組合式碳纖維復合材料剎車盤,包括兩個單面盤和多個通風片。各單面盤的一個盤面為摩擦面,另一個盤面為非摩擦面。多個通風片均布并固定在兩個單面盤的非摩擦面之間,由所述相鄰的各通風片之間的間距形成了通風槽。本發明采用組合式的結構,減小了各組合件的厚度,縮短了制備周期和成本,并且在各種使用環境下能夠更快的進行散熱,降低剎車溫度,提高制動機構的安全可靠性,延長使用壽命。通過對單面盤非摩擦面和通風片表面的防氧化涂層處理,能夠有效避免結構損壞和失效等影響行駛安全隱患,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種內覆耐腐蝕合金復合材料剪切強度測試夾具,包括夾塊A和夾塊B,夾塊A和夾塊B相對排列,夾塊A和夾塊B之間形成間隙,在夾塊A和夾塊B四周設置有螺栓固定孔,所述的夾塊A和夾塊B之間的螺栓固定孔上穿過有定位螺栓;夾塊A和夾塊B底面在同一水平面,夾塊A和夾塊B上有螺栓固定孔,可以根據拉伸試樣的壁厚不同調節定位螺栓,以實現夾塊A和夾塊B之間的間隙;將夾具A和夾具B通過定位螺栓安裝在一起,調節定位螺栓長度選擇合適的夾塊間隙;將整個裝置置于測量平面上,將測量試樣放置于夾具A和夾具B空隙之中即可進行剪切強度的測量;本實用新型具有方便快捷,結果可靠,能夠明顯提高試驗效率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飛行器復合材料組件加工用定位裝置,包括工作臺,工作臺底端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側板,兩個側板底端端部均固定連接有底腳兩個側板之間設有調節機構,調節機構位于工作臺下方,調節機構上對稱設有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工作臺上設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分別通過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穿過工作臺,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之間的工作臺上設有放置槽,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上端相對側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橫板和第二橫板,第一橫板插設在第二橫板內,本實用新型能夠對加工件四側進行擠壓和夾持,從而使加工件能夠快速的進行定位和固定,保證加工件的穩定性,進而保證加工過程順利進行。
本申請屬于航空設計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含封嚴的復合材料后緣艙結構,本申請包括:上部、下部與蜂窩尾緣;所述上部具有平直的上壁板,上壁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上帶板與尾緣上帶板;所述下部具有呈S狀的下壁板,下壁板具有的兩端分別連接有下帶板與尾緣下帶板;其中尾緣上帶板與尾緣下帶板同時連接蜂窩尾緣;本申請既滿足外形和結構密閉封嚴要求,又滿足結構維護需求。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陜西有色金屬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