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磁制冷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由聚合物粘結的磁制冷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的特征是將鐵基、錳基、鎳基或釓基等室溫磁制冷合金顆粒與高導熱樹脂進行機械混合,合金顆粒占總體積的50%至98%;聚合物在磁場下進行固化以獲得內嵌合金顆粒的取向排列。獲得的磁制冷復合塊體材料具有高磁熱性能,大磁晶各向異性和磁熱各向異性能,抗壓韌性比現有磁制冷合金提高1至2個數量級,在高頻使用時渦流損耗低等優點。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可以獲得近終形復雜型材,省去切割加工等步驟,易于工業化批量生產。
一種分析復合材料層合板層間損傷的方法,通過推導組合界面單元的剛度方程,縮聚掉組合界面單元副結點的自由度,使組合界面單元在有限元模型中是一個整體,只有八個主結點。采用本發明的組合界面單元和有限元模型計算模擬結果較好,計算得到曲線在線性段與試驗曲線基本重合,在峰值之后的下降段與試驗曲線的趨勢一致,層間損傷起始和損傷演化過程的模擬都符合實際。計算得到的載荷峰值62.8N,試驗值63.1N,誤差-0.4%。與現有技術方法相比,本發明具有計算規模小,計算效率高的特點,同時,由于組合界面單元具有厚度,因此前處理建模時相比零厚度的內聚力單元來說容易實現。
本發明涉及用于太陽能電池的金屬硫化物/石墨烯/氧化鋅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1)惰性氣氛保護下,將金屬硫化物、石墨烯和引發劑均勻混合后,注入叔丁基鋰溶液中,高溫條件下攪拌;2)制備鋰化后的金屬硫化物/石墨烯粉末;3)制備金屬硫化物/石墨烯的復合物;4)將氧化鋅與金屬硫化物/石墨烯的復合物混合于水中,攪拌,再靜置陳化,得到懸浮液于溫度為120~180℃條件下反應,然后將其中的固體分離出來,即得到目標物。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制備方法簡便、催化性能優異,增大了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比電容量,壽命長,提高了石墨烯的電學性能,使其在超級電容器、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多巴胺納米球/氮化硼量子點/石墨烯固體潤滑劑及其制備方法、應用和復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驟:乙醇、去離子水和氨水混合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鹽酸多巴胺溶解到去離子水中并滴入混合溶液中,依次經過攪拌、離心和水洗后進行干燥得到PDA NS;將PDA NS和GO混合攪拌均勻后加入水合肼進行冷凝回流,得到PDA NS/RGO復合粒子的產物體系,待PDA NS/RGO復合粒子的產物體系冷卻后,對產物體系進行洗滌并冷凍干燥得到PDA NS/RGO復合粒子;在離子水中加入硼酸后再加入氨水并通過磁力攪拌均勻后放入反應釜中冷卻,得到BNQDS;將BNQDS和PDA NS/RGO復合粒子通過磁力攪拌后冷凍干燥得到PDA NS/BNQDs/RGO固體潤滑劑。本發明得到的固體潤滑劑,能減小和穩定基體材料的摩擦系數、提高其耐磨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重力浸滲鐵基復合材料預制體的高通量制備方法,將鍍有金屬層的陶瓷顆粒放入丙酮中浸泡,然后清洗并烘干,使用PVA水溶液,將烘干后的陶瓷顆粒以及金屬粉末混合后放入石墨模具中烘干;再將石墨模具依次堆垛后進行高通量燒結處理,獲得陶瓷顆粒預制體。本發明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表面質量,有利于預制體的澆鑄。
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基于滾輪的復合材料預浸膠帶熱壓搭接裝置,由底板、下導輥機構、上導輥機構、頂板、驅動機構和熱風桶組成;下導輥機構由下導柱、兩個下導輥架和若干下導輥組成;上導輥機構由上導柱、兩個上導輥架和若干上導輥組成;頂板中部開有熱風口,在頂板上固定安裝有兩個驅動機構和熱風桶;兩個驅動機構的驅動桿穿過頂板后各自與對應的上導輥架固定連接,驅動機構驅動上導輥架沿上導柱運動。本發明中下導輥采用聚四氟乙烯,此材質具有抗酸抗堿、抗各種有機溶劑的特點,即保證了導輥外側不粘膠;采用上、下導輥擠壓、運動過程中充分黏合同時濾除黏合處內部的空氣,保證纏繞制品的質量。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備陶瓷基復合材料波形彈簧的模具及方法,第一模具本體上的模具型面與波形彈簧的一個型面相同,第二模具本體上的模具型面與波形彈簧相對一邊的型面相同,且分別設有定位銷和定位孔。將SiC或Si3N4纖維布制備波形彈簧預制體,經模壓縫合,完成彈簧預制體定型;再利用化學氣相滲透法在預制體的SiC纖維表面制備BN界面層,和采用化學氣相滲透工藝對波形彈簧預制體預致密化,在多軸數控機床上采用立方氮化硼或金剛石特種刀具對波形彈簧粗、精加工,最后制備防氧化涂層,完成波形彈簧制備。本發明波形彈簧自由高度3~8mm,彈片厚度0.5~6mm,彈簧外徑10~300mm,內徑5~250mm。SiC/SiC波形彈簧剛度系數為50~300N/mm。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抗菌樹脂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定量稱取需要進行加工的合成樹脂制品并等量打包處理;2)在每一份打包處理的合成樹脂制品中加入一定重量比的抗菌添加劑,并加入注塑機中注塑;3)調節注塑機的注塑溫度,使得抗菌添加劑與合成樹脂制品混合完全;4)將注塑成型的合成樹脂產品進行冷卻、烘干以及切割處理;5)將獲得的合成樹脂產品進行再次打包稱重處理。本發明工藝簡單,制備方便,可快速有效的完成生產,并且抗菌效果優異。
本發明涉及金屬硫化物/石墨烯/二氧化鈦納米管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1)制備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加入鈦源并攪拌;3)堿化;4)制備金屬硫化物/石墨烯/二氧化鈦納米管;5)將上部得到的粉體材料放在坩堝中,在氮氣或氬氣氛保護下溫度450℃燒結0.5h-1h,即可得到金屬硫化物/石墨烯/二氧化鈦納米管。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技術成本低廉、環境友好、可重復性好,制備方法簡便、催化性能優異,因此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螺桿木塑復合材料擠出成型機,包括第一泵體和第二泵體,其中,第一泵體位于第二泵體上方,且第一泵體的出料口與第二泵體的進料口連接,第一泵體中設置有用于攪拌材料的第一泵桿;第二泵體中設置有用于擠壓材料的第二泵桿,第一泵桿與第二泵桿均為雙螺桿,能使植物纖維在自然干燥含水率小于15%的條件下可以正常生產并保證產品質量,省去木粉烘烤工藝,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陶瓷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制備裝置,包括底座、密閉容器、攪拌桿和超聲波探頭,密閉容器包括外殼和頂蓋,外殼安裝在底座上,外殼內設有爐膛,爐膛內側設有電爐絲,爐膛內設有金屬坩堝,頂蓋頂部固定有導向殼,導向殼內設有安裝座,導向殼上穿設有絲杠,絲杠下端與安裝座螺紋連接,超聲波探頭上端安裝在安裝座上,安裝座上還安裝有攪拌電機,攪拌桿上端與攪拌電機輸出軸固連,攪拌桿和超聲波探頭的下部均位于金屬坩堝內,外殼底部安裝有漏料缸筒,漏料缸筒上端與金屬坩堝連通,外殼側部安裝有滑動片。本實用新型能使陶瓷顆粒在金屬基體中均勻分散,實現了兩者在微米級乃至納米級的均勻混合,防止金屬基體吸氣氧化。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輕量化復合材料數控定位器。包含層疊且互相垂直設置的X向運動機構、Y向運動機構、Z向運動機構,X向運動機構為定位器的基座,與Y向運動機構通過滑軌滑塊結構連接,Z向運動機構與Y向運動機構通過滑軌滑塊結構連接,Y向運動機構可在X向運動機構上表面沿X向滑動,Z向運動機構在Y向運動機構上表面沿Y向滑動,Z向運動機構自身可沿Z向做垂直運動,保證在飛機大部件精確裝配過程中,既滿足飛機大部件裝配調姿精度,又不降低數控定位器的剛性和強度。滿足飛機大部件精確裝配的要求,減輕數控定位器的重量,增加數控定位器的可移動性,使未來數字化集成裝備朝著可移動式、輕量化等方向發展。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天線反射器的成型膠合夾具及使用方法,成型膠合夾具包括成型模胎、起模裝置及支撐筋板定位裝置,成型模胎工作面與反射面外形一致,其上制有反射器預埋件定位孔,并劃有零件外形線,外形線外設有環狀凸臺,環狀凸臺底部設有起模裝置,支撐筋板定位裝置包括角座、定位卡板及定位角片,定位卡板安裝在角座上,定位卡板上制出支撐筋板的定位凹槽,凹槽位置裝有定位角片,定位卡板凹槽及定位角片用于限定支撐筋板的安裝角度和方向。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菱鎂砼復合材料包裝箱,主要由箱蓋、箱體、箱體座及連接固定件構成。他的特別之處是包裝箱整體結構的每一部分是采用了菱鎂砼復合型材結構;連接件采用一種U型螺栓及和U型螺栓相配套的扣板,通過螺母固定連接,尤其是選用了工字形型材做箱體底座支梁,該結構可使包裝箱成本降低,重量減輕、容積增大,外觀上造型美觀。
本發明涉及一種C/C復合材料SiC?Y2Hf2O7復合涂層及制備方法,將Si粉和碳粉在一定配比下混合均勻作為原料,在一定溫度制度下采用包埋法制得SiC內涂層。以硝酸釔和四氯化鉿為原料,尿素為還原劑,采用溶劑燃燒法制備鉿酸釔粉體。所得粉體經高溫熱處理或造粒,用超音速等離子噴涂法制得鉿酸釔外涂層,所制備涂層具有較好的涂層結合力,在160個1200℃?室溫水的水冷熱震環境中仍保有較為完整的表面特征。
本發明一種纖維復合材料的方形模組盒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原材料準備;步驟2,預成型;將連續玄武巖纖維在方形的1號模具中鋪設成型,然后將1號模具放置在1號模壓機的成型臺上;采用液體淋澆方法將第一份環氧樹脂均勻淋澆到鋪設的連續玄武巖纖維層上,利用1號模壓機先壓制3min~5min進行第一次預成型;然后抬起模壓機的上壓板,再淋澆第二份環氧樹脂到纖維層上,壓制5min~7min進行第二次預成型;最后再抬起模壓機的上壓板,再將第三份環氧樹脂淋澆到纖維層上,然后合模成型;步驟3,正式成型;將合模成型的方形模組盒從1號模具中取出,放置于2號模壓機的2號模具中,壓模成型。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三向正交結構的隱身復合材料,包括混雜纖維三向正交織物,混雜纖維三向正交織物內填充有環氧樹脂組合材料;混雜纖維三向正交織物包括正交放置的x方向紗和y方向紗以及z方向紗,z方向紗垂直穿過每層x方向紗和y方向紗,并將x方向紗和y方向紗捆綁。z向紗交替捆綁多層x、y向紗,能避免層合結構的分層,抗沖擊力強;采用的氣動臥式三維立體織機織造工藝穩定、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成本低、整體性好、易于成型。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飛機復合材料球面框結構設計方法,屬于飛機氣密框結構設計技術領域。包括:步驟一、設定球面框結構;步驟二、計算所述球面框氣密載荷;步驟三、計算作用在環框上的擠壓載荷、徑向載荷以及軸向載荷;步驟四、計算所述規則球皮的半徑、高度以及初步厚度;步驟五、計算所述規則球皮的面積和初步重量;步驟六、計算所述規則球皮的子午圈角;步驟七、選定所述規則球皮的層合板類型;步驟八、確定準各項層合板的層數;步驟九、確定每個層合板中球皮鋪層的數量;步驟十、計算所述規則球皮的最終厚度及最終重量;步驟十一、計算加強筋的設計參數;步驟十二、計算環框腹板厚度;步驟十三、建立有限元模型,對環框進行結構優化。
本發明公開了變截面三維五向編織復合材料構件的單胞區域劃分方法,具體為使用花節高度值h對構件進行橫截面劃分,然后獲得所有劃分截面上構件內外輪廓邊緣的細分節點,并且根據構建的數學模型計算得到單胞幾何模型參數,選擇關鍵參數作為偏移值進行節點偏移,將相鄰截面間編號相同的節點進行連接獲得多組連線,使用該連線與網格單元是否相交來判斷并劃分內胞網格單元區域、面胞角胞網格單元區域,并且對判斷后得到的內胞網格單元區域、面胞角胞網格單元區域分別建立集合,以便于賦予材質屬性,為后續更加準確的宏觀構件力學響應數值模擬做好鋪墊。
本申請涉及涂層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用于提高碳/碳復合材料表面致密度的涂層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熱場部件,所述涂層組合物由粉料和有機溶劑制得,所述粉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得到:68?75份石墨粉末;5?7份酚醛樹脂;13?16份硅源粉末;1?3份六亞甲基四胺,5.5?7.5份三氧化二鋁粉末;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有機溶劑與酚醛樹脂混合,加入六亞甲基四胺,加熱攪拌得到初混溶液;將石墨粉末和硅源粉末以及三氧化二鋁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將混合粉末分散到初混溶液中,攪拌,得到涂層組合物。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由所述涂層組合物處理后得到的熱場部件,本申請具有提高熱場部件對于硅蒸汽抗腐蝕性能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樹脂基復合材料部件加工用熱壓成型設備,下凹模的外部設有模具套筒,模具套筒相對的兩側設有相互平行的移動滑槽,模具套筒內安裝有推刀組,推刀組包括與下凹模上表面平行且與移動滑槽垂直的連接桿,連接桿的兩端分別滑動連接于對應的移動滑槽內,連接桿上安裝有刀片,刀片的刀刃與下凹模上表面接觸,兩個螺紋推桿的一端均安裝有錐齒輪二,每個螺紋推桿的下方均設有豎直的螺紋傳動軸,螺紋傳動軸的頂部安裝有錐齒輪一,兩個螺紋傳動軸下端分別設有蝸桿,兩個蝸桿與同一蝸輪嚙合傳動連接,蝸輪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本實用新型刮除毛邊,同時能夠平鋪模壓料,減少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本發明公開了合金鋼?不銹鋼復合材料過渡層用焊絲及其制備方法,其藥芯按質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組份:鎳粉24?26%、錳粉4.5?5.4%、硅粉3?3.6%、鈮粉0.05?0.08%、鉬粉0.08?0.10%、鉻粉50?52%、鈦粉1?2%、氧化鑭0.03?0.04%,其余為鐵粉,以上組分含量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00%。過渡層Ni、Cr等合金元素的含量較高,可以有效的減少增材過程中出現的碳遷移現象,沒有明顯的增碳層和脫碳層,力學性能優良;同時由于過渡層用藥芯焊絲中Ni、Cr的含量較高,有效減少出現馬氏體層;降低了低合金鋼和馬氏體不銹鋼界面殘余應力,保證界面強度。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加工連續纖維增韌SiC陶瓷基復合材料的金剛石工具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目前金剛石工具壽命短,成本高,現有加工方式制備的金剛石工具效率低的技術問題。該工具包括金剛石刀頭及與金剛石刀頭固定連接的金屬基體;金屬基體的第一端設置有連接軸,第二端端面設置有定位凸臺;金剛石刀頭一端面設置有與定位凸臺相適配的定位凹槽。該方法為1、制備金剛石刀頭過程為混料:按重量計,取金剛石粉15?30份,SiC粉5?20份,銀粉2?19份,錫粉3?20份,青銅粉30?70份和氧化鋁陶瓷空心球5?40份,混合;裝粉;裝爐與燒結;冷卻與拆模;2、將金剛石刀頭和金屬基體固定連接后加工和開刃,得金剛石工具。
本發明一種SiC纖維增強SiC陶瓷基復合材料鉆削加工方法,屬于鉆削加工技術領域;將SiCf/SiC陶瓷基復材切割成需要的尺寸后,將超聲振動加工系統與三坐標軸數控銑床連接;選擇空心釬焊金剛石磨頭,并將該刀具安裝在超聲刀柄上;根據主軸轉速、進給速度、超聲振頻及刀具端面的磨粒數,調整振幅到需要的參數;對安裝好的SiCf/SiC陶瓷基復材進行超聲振動輔助鉆削工藝試驗,得到鉆削加工切削參數;在試件上按照試驗結果得到的最佳工藝參數進行超聲振動鉆削加工。采用本發明的加工方法可以完成了在SiCf/SiC陶瓷基復材上進行鉆削加工的目標,且尺寸精度和形狀精度滿足設計要求。
本發明提供一種臨近空間雙腹板空心復合材料螺旋槳結構及其制作方法,工作面蒙皮和上槳轂單元一體成型,得到一體式螺旋槳上部單元;非工作面蒙皮和下槳轂單元一體成型,得到一體式螺旋槳下部單元;一體式螺旋槳上部單元和一體式螺旋槳下部單元上下粘接,并在上槳轂單元和下槳轂單元之間填充槳轂填充單元;在工作面蒙皮和非工作面蒙皮之間粘接雙腹板,從而形成單片螺旋槳。本發明中,使用雙腹板結構代替泡沫夾心,在保證質量指標的前提下,提高了螺旋槳的扭轉剛度。槳轂和槳葉采用一體式結構形式,可保證槳根處的纖維連續性,減少了應力集中現象,降低了加工難度,同時具有強度高、剛性好和質量輕等特點。
一種強疏油套孔結構的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Ps小球的預處理:稱取市售Ps小球,用熱水洗滌后,加入1,2?二氯乙烷溶脹一定時間;步驟2,疏油網絡的制備:將洗好的Ps球置于三口燒瓶中,作為種子聚合物,通氮5min后,同時配制腐殖酸鈉溶液、丙烯酸鈉、引發劑與交聯劑、均勻加入三口燒瓶,再將含氟材料均勻混入,通氮,程序升溫,將余下含氟材料滴加完畢,攪拌反應,洗滌,將未反應的單體洗出;大孔小孔配合作用于廢水,高效節能;解決了油污堵住孔道的問題,解決了吸附樹脂使用中油污中毒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介孔二氧化硅/玻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采用介電常數為6,粒度為1~20μm的玻璃粉;然后在玻璃粉中添加介孔二氧化硅粉末采用噴霧造粒法制備造粒粉末用于后續的制坯、?;c封接工序。玻璃粉、分散劑、粘結劑、水按質量比為:80~120:1~5:6~15:50~100,玻璃粉介孔二氧化硅用量為玻璃粉質量的0~20%。玻璃粉玻璃粉本發明優化了現有玻璃封接材料制備技術,提高了玻璃封接材料的整體性能,為玻璃封接材料的制備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對開發新的玻璃封接材料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炭/炭復合材料預制體打孔鉆頭,由從下至上依次設置的鉆刀、出料倉和夾頭三部分組成,所述鉆刀為空心圓柱形結構,所述鉆刀的下端設置有倒角刃口,所述出料倉由空心圓柱形倉體和開在空心圓柱形倉體上的出料口構成,所述空心圓柱形倉體的直徑大于鉆刀的直徑,所述空心圓柱形倉體的下端與鉆刀的上端相連通,所述出料倉的上端與夾頭的下端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采用普通鉆頭易破壞預制體結構、導致預制體變形和纖維被扯出,以及采用普通取心鉆無法連續工作、需停機對預制體內的切削進行清理和易破壞預制體結構的問題,同時制造成本低,易加工,簡單實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人機復合材料平尾整體固化成型工裝;由前緣氣囊、中部氣囊、后緣氣囊、四通組件、壓力調節器、梁體定位板、上壁板后段模具、上壁板前緣段模具、下壁板模具、前梁模具、后梁模具、梁定位板和脫模器組成。前緣氣囊、中部氣囊、后緣氣囊充氣后用于給產品加壓。四通組件用于連接氣囊,使三個氣囊內部壓力始終保持平衡。壓力調節器可調節充氣壓力與充氣速率。梁體定位板、梁定位板用于定位前梁模具、后梁模具的位置。脫模器用于成型后前梁模具、后梁模具脫模;實現平尾整體用烘箱設備一次共固化成型,工藝過程簡單,產品精度高,成本低,重量輕,重復性好,前緣鋪層纖維連續,提高其產品生產效率和成功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復合材料噴霧式3D打印裝置及方法,屬于3D打印技術領域??朔爽F有技術中3D打印產品內部缺陷多的問題。通過混料系統將待打印物的粉末充分混合,再經分散系統、熔融系統和冷卻系統,使原料充分熔化,彌散均勻分布后通過霧化噴頭完成打印。噴頭內的加熱腔對熔融喉管內的絲材進行加熱融化,進一步保證了絲材的完全熔化,融化后液體能夠穩定流動;另外通過送氣通道內準確的控制氣壓,根據待打印物智能化選擇噴頭噴嘴大小和形狀,可以根據情況選擇點噴、線噴和面噴中的一種,減少了打印過程中溫度釋放不均衡,消除了材料應力的影響,從而消除時間的翹曲,減少了缺陷,提高了加工效率。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陜西有色金屬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